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与文化提炼,凝华形成了包含价值中立、学术自由和知识权威等文化定位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具有励志明神、导向规范、凝聚感召、熏陶感染等功效,具有自主自治、学术自由、人文精神等精神传统以及维系“权威”地位的传统使命。大学精神及文化变迁主要经历了从宗教神性到价值理性、从价值理性到工具性、从工具性再到后现代性三个阶段,伴随着大学精神传统的每一次变迁,都会形成大学的新模式和新职能与使命的创新,同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效果。大学作为一种学术独立机构延续到今,得益于大学精神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协同耦合与适应性变迁,使大学精神形成了科学与人文并举、传统与现代结合、求实与创新互应的文化淀积,使大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着最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和大学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所特有的精神意识环境和思想观念氛围。其核心则是大学的文化精神。大学独特的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大学的科学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和社会精神。但今天日益流行的急功近利倾向却使大学的文化精神特别是大学的科学精神受到某种侵蚀。建设健康的大学校园文化 ,需要努力抵御这种侵蚀和制止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3.
试论大学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能体现大学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思想和行为特征的主导性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及气质,它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宽容精神和启蒙精神等八个基本的方面。重建中国大学精神,是政府、社会和大学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解读了中世纪和近代大学自治的内涵及特征。笔者认为,虽不同历史时期大学自治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却明显地体现出历史继承性,具有如下的文化价值:成为保障学术自由和摆脱外在权力影响的一种制度层面的内在精神;成为处理大学与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内在规则或尺度;溢出制度化的层面,渗透于大学“精神生活”的场域中,形成大学人独立自主的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5.
在汲取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儒家仁爱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科学地阐释了"爱"的本质,系统地探讨了大爱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为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大爱传统,践行大爱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大学教育事业中树立大爱育人理念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在大学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理念的嬗变过程记录着大学的发展轨迹和大学功能的拓展,折射出大学的制度变迁。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大学理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面临着新的嬗变。对于大学理念的迷茫和大学理念的重建,需给予新的解答。  相似文献   

7.
文章诠释了大学精神,阐述了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关系,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和灵魂;要从校园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方面贯彻大学精神;要通过建立机制,美化校园环境,重视行为养成,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来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8.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当下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分析文化、组织文化与大学文化的性质和特征入手,通过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研究已有成果的梳理,从文化个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大学理念是大学内部管理与运转的哲学基础,符合逻辑地论证了大学呈现的是一种“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  相似文献   

9.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学术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文化正面临着认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上的双重困境,主要受到知识民主化和学术资本主义的严重冲击。为秉持大学精神文化之鹄的,需要坚守和发扬大学哲学性格。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策略在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理念,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大学志趣,塑造理性的大学学术精神,并在开放过程中变革大学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精神及其涵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灵魂和生成的精髓,是一所大学生存、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新世纪的到来,赋予了大学更多更重要的使命,大学要完成这些重要的历史使命,根本点在于大学自身的完善,用一种新的观念来诠释、提升、涵蕴大学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主要包括追求自由的文化精神、崇尚科学的文化精神、倡导民主的文化精神和富于批判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从“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理论观点看,文化与习俗具有过程性和语境性。在此基础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构成了新疆文化研究的双重视域。中华文化的共性教育是一种创新性的国家力量。在新疆形象系统中,需要解构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和自恋意识,而要建构统一的地域人气质文化——新疆文化与新疆人文化。  相似文献   

12.
西口文化:中国文化传统演进中的异化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口”作为一种历史现象,近年来被提升到了“文化”的高度。西口现象何以被称作文化,目前没有学者做出过明确的界定。文章通过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比较,确定了西口作为文化现象的各种因素,即西口现象符合作为一种文化所应具备的条件,并给予西口文化以确切的定义。文章作者认为西口文化是以山西右玉杀虎口为核心,军事文化为基础的,明清时期与南方主流文化相对应的、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俗文化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西口文化的特征,阐述了这一文化现象是在中国文化传统这一宏观背景下的局部异化现象,是对古代中国文化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别从儒家语言、儒家的人性论、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等视阈研究儒家文化对中国法律传统的影响,认为中国的法律传统存在礼法合治、重公法轻私法、重义务轻个人权利等特点,提出中国立法一方面要对中国优秀的法律传统进行继受,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中国法律传统中重公法轻私法、重义务轻个人权利,忽视对个人财产权的尊重等内在缺陷,吸收西方国家重视个人权利、私法以及尊重财产权等现代法治理念,从而在我国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实现向现代法治国家转型。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及其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早年接受了赫尔德、维科以文化哲学为内核的历史哲学思想和浪漫主义思潮,晚年又接受了文化人类学的思想。他把这些思想融入哲学创造之中,创立了以实践和辩证法为内核的文化哲学理论。这一理论分别表现在马克思对自我意识的研究、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和对历史规律的探讨之中。在自我意识的研究中,马克思以偶然性和人的自由为主题,分析了感性人的存在的内在矛盾,建构了人的自我创造活动的本体论和实践的文化哲学研究范式。在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中,马克思以实践、异化劳动为主题,分析了人的历史性存在和发展,阐发了充满否定辩证法的历史主义原则。在历史规律的探讨中,马克思以资本主义、民族发展为主题,探讨了人的创造活动与历史规律的关系,建构了文化哲学的历史理论。正是由于有了这一理论,马克思才超越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传统,创立了自己的实践哲学传统,而拉法格、拉布里奥拉等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在不断地解读马克思的这些文化哲学理论中,发展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因此,如果不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就很难在深层理论上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变革的意义,亦难以理解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爱国思想始自先秦,这种传统思想在历史流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由于它来源于宗法制下的“孝”,所以历史上一直保有“移孝作忠”的传统.相对于代表具象地域疆界的“国”和民族来说,更强调对抽象的礼仪文化的认同.历史上争论不休的“华夷之辨”也是基于这种文化认同感而来的.爱国传统在任何时期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面临西方历史解构主义及其软实力入侵双重挑战的今天.  相似文献   

16.
战略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在战略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持久性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特征。战略文化传统具有历史延续性、文明关联性、价值观念主导性等特点 ,它从认知与判断战略环境、确定战略目标、选择战略手段与战争样式等方面影响一个国家的现实战略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国饮食文化拥有万千余年的悠久历史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世界上居于先进地位。本文从膳食配置、饮食方式、菜肴风格、餐饮习俗、饮食制度、餐具使用、美食追求、烹饪思想、饮酒风尚、茶事活动以及宴会举办等方面概括总结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民族传统。  相似文献   

18.
谭肖崖调查军阀孙殿英东陵盗宝案、戴修瓒因三一八惨案而拘传段祺瑞案、吴盛涵审判大间谍川岛芳子案,表现了德山善德文化熏陶下的法治人才面对邪恶势力毫不畏惧的勇气。正直的人品,实事求是的精神,刚正不阿的性格,是这些从事法治工作的德山书院学子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管理的成熟即企业文化管理基本传统的形成。本文探讨了传统的内涵、特征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巨大作用。提出对待企业文化传统既要继承也要改造 ,总结了企业文化传统的形成阶段和培养机理  相似文献   

20.
儒家传统体育伦理是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传统伦理文化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儒家传统体育伦理也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内涵,蕴涵着现代人全面发展的思想萌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其内含的教育价值对于加强我们今天的社会公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