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由政府主导、社会和市场参与而形成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资融资体系、供给体系、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的总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历了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意识形态灌输模式"到改革开放后"部门供给模式"的变迁,而这两种模式现在都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多元参与合作模式"成为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想模式。其中,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民间组织、文化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村级治理是"三农"问题研究的重要单元。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无法满足村级治理的需求,存在要素缺失和权重失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供给主体单一、市场力量不足、农民自主程度弱、供给内容不均衡方面。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构应该坚持差异、引导、长期、复合、市场、中介等原则,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化政府供给能力,开辟市场服务途径,鼓励第三方参与供给,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从而为村级治理提供物质、精神以及社会等条件支撑。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评价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和均等化问题是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议题.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由中央到地方逐级递减,并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供给主体单一、投入不足、结构失衡和总体满意度不高的问题.为此,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借助社会组织与市场力量和构建与完善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等政策路径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从而均衡城乡利益、缩短城乡差距和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推动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矛盾也比其它地区得到更早、更为充分的暴露,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方面面临更多的挑战,市场大省更迫切需要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我省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应选择从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构建符合浙江实际的社会保障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等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会提出不同的指标与要求,其实现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是在既有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一种施政导向,要求政府维护公众利益关系和谐共生,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政府必须通过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公正途径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正途径意味着政府从公正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出发进行职能定位,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这具体表现为:在提高效率方面,要调整和优化政府职能结构,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新型公共财政体制,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水平;有效聚合社会资金,实现政府与社会共同承担公共服务的提供.在实现公平方面,政府必须重视全体公众的基本公共需求,在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进行角色定位,承担除旧布新的责任,促进社会合作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现状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我国城乡差距的根源和表现,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是政府解决城乡差别的现实途径。近年来,山东省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效率低下;转移支付资金利用效率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短缺。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缺少有效的农民参与机制、长效筹资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界定不清;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能力与公共服务职责不对称。当前,建立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体系及其路径包括:建立与完善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公共服务供给分担机制、资金保障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是现阶段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和重要手段,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相辅相成、互促并进。文章通过对福建省27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发现:农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从生产经营活动扩展到与之相关的市场、金融信息等领域,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信息需求强烈。研究认为,适应村域转型发展,有效解决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应着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的平台、中介和机制建设。创新平台建设运营模式,整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平台服务内容;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信息站功能,发挥信息员队伍作用;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建立适应需求的投入、评估、激励以及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形成综合信息服务建设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中,农村民间组织日益受到关注。农村客观存在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农村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农民特殊的社会文化需求和农民的创造性实践推动了政治、经济公益类和社会文化服务类等民间组织的生长和发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并且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李秀忠 《东岳论丛》2013,(1):150-154
山东省诸城市、胶州市农村社区建设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有效探索,其公共服务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主要为农民提供三大类服务: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社会救助、人口计生等;二是生产性服务,建立健全科技信息、生产资料、市场营销服务体系;三是市场化的便民服务,包括便民超市、农资超市等便民服务项目。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不少:农村社区建设科学规划不足,社区范围设置缺乏科学论证,模式创新不足,存在行政化倾向等。为此,农村社区建设要进一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突出重点,不断完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功能;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社区建设与当地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把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摆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产品视角下县级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路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乃至整个和谐社会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县级政府应该对此承担一定责任。然而经历长期计划管制,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出现不适应,因此,需要在农村公共产品服务的各个过程和各个环节锻造县级政府的服务能力。从转变政府理念、增加服务数量、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归结出县级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基本路径:提升对服务型政府的理解和认同能力,增强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回应能力,提高合理合法规制的设立能力,探索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4,(5):233-237
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处于文化产品供应不足、服务机制缺失的状态。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制约着农村的经济活力,同时也影响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重视农村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建设与和谐发展,把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的文化权利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农民文化权利、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应该提上日程。农村公共服务发展迟缓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表现之一。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供给不公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突出。应当建立组织机构,为农民参与公共服务提供舞台,政府要为贫困农民提供免费的有关生存的公共服务,为一般农民提供成比例补贴的有关发展的公共服务,鼓励富裕农民利用市场获得所需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3.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广东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制度安排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是新阶段广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出问题。从广东的实际来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也在农村。统筹广东城乡一体化必须从广东农村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公共服务模式,强化政府职责,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和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够为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活以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有效的服务,办"政府统不了、市场解决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随着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其社会职能不断扩大,形式日益多样,农民参与人数及组织规模逐步扩大,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织载体.但是,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组织也需规范自身的运行,社会各界也应积极支持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不仅存在整体不足,也存在供给错位。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有效合理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需求决定供给。建立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机制,应更加注重农民作为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主体的作用,建立起以尊重农民个体权利基础上的多样的组织化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农村公共物品,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私人物品和私人服务的生产.要素属性的农村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因为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农村私人物品和私人服务的生产,具有外部性,影响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确立要素属性农村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所有权的排他性和完善农村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发展受市场调节的农村私人物品和私人服务的生产,从而要求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和完善农村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4,(9):186-191
当前,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水平,是学界和政界普遍关注的议题之一。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追根究源在于有关行为主体基于有限理性做出不恰当的行为选择。在农村校车服务供给过程中,农民的有限理性导致"理性无知",亦即有意识地不去表达、不实表达、消极表达或者无法表达对农村校车服务的真实需求;政府的有限理性导致"理性冷漠",亦即有目的地表明没有能力和动力去提高农村校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破解"理性无知"和"理性冷漠",社会必须做出集体理性的选择,架构起有关行为主体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得农民获得更多农村公共服务选择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使得政府具有更多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回应性和责任性。  相似文献   

18.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升农村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近年来吉林省各地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梳理总结和问题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与农村改革实践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新阶段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举措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行政改革的新理念相呼应。西方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的改革创新,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和公民的权利,关注公共服务的公正要素和追求公共利益的目标,对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以及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借鉴意义。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致使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严重缺失的问题。应明确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在新阶段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从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做起,加快步伐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20.
县乡村干部是基层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执行者,他们了解农民基本的公共服务需求。对东中西部各省(市、区)的县乡村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县乡村干部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基本满意,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