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界定合同当事人合意的范围是否以合同书为准,需要考虑当事人在合同书之外所作出的允诺、约定等内容是否符合特定的条件,从而成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书中设立内容合并条款,明确限定其合意范围局限于合同书,需要考虑相关的约定是否属于格式条款。内容合并条款的排除效力仅在作为单独磋商条款时才具有合理性。在存在内容合并条款的情况下,合同书之外的允诺、约定仍然可以作为解释合同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中新近兴起的产业门类,将成为甘肃省“6551”文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甘肃省情,分析甘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必须转变已有的经济发展观念,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平台服务和企业扶持等重点环节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甘肃数字内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破产财产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在大陆法系中还是在英美法系中,“财产”作为法律概念通常是指权利的内容或权利的客体。在破产法中,破产财产的集合体构成破产财团,破产财团在性质上则带有一定人格化倾向,即破产财团并非单纯作为客体,而可以作为破产关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代表性人物,马原、余华一个作为开创者,一个作为取得较高成就者,在1980年代后的先锋文学探索中,对固有的文学观念和传统,起到了一定的反叛作用,先锋文学也在从形式探索到内容创新的发展中,由反叛传统,到部分地回归传统。  相似文献   

5.
文化内容创新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容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内容不足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问题.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内容创新的重要意义.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在内容创新中应当发挥积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实施"国家文化内容创新工程",同时以综合配套的制度安排、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作为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化速度日益加快的潮流中,城市的精神文化建设也成了愈来愈引起人们关注的话题.城市中的俗文学活动作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项内容,也显示出了消费活动的特征.虽然我国的消费文化研究不很发达,但文学消费活动却早已有之,尤其以清代的扬州最为突出.城市俗文学活动作为社会现象,具有生产消费的一般属性,而作为市民生活的一项内容,还表现出了实用性、夸示性和人格化三重品格.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俗文学活动作为消费对现代文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其文化功能问题是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现象中需要解决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以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发挥的作用为依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来发挥文化功能的,主要包括其作为指导思想、成为价值信仰、化为公众意识、蕴含文化重任、成为学术思想、具有世界意识等方面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明——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文明是客观存在 ,有其基本内容 ,社会文明建设也有其基本内容。社会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最基本的部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明 ,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紧密相联 ,因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袁洪亮 《船山学刊》2003,(3):139-144
在波澜壮阔的近代国民性改造运动中,主张国民性改造的知识分子探索运用教育、文学、戏曲等多种方式作为改造国民的主要武器,同时,在改造国民的过程中,也逐渐实现了上述方式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近代转换。  相似文献   

10.
当前广西地方中小企业立法中仍缺乏详细的信息服务内容,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立法尚未建立。原因是《中小企业促进法》中信息服务立法面临地方立法细化的难题、地方财政资金使用受到制约、信息立法制度尚未成熟。在广西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立法中,可考虑增加如下内容:确立政府作为广西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立法的协调主体,深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资金的供给体制,设立中小企业第三部门信息服务机制建设内容,注重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何祚庥 《齐鲁学刊》2006,3(1):49-64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科学发展”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是目前各项工作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其核心首先是尊重和依靠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和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的规律;其具体规律包括:(1)生产力要最大限度地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2)生产力是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3)生产力是不断地趋向社会化而变化发展的;(4)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综合地满足上述生产力发展的四个规律。为此,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新构建历史唯物主义;要实现思维模式从阶级分析到生产力分析的转变;要学会“生产力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提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深化了生产力基本要素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文化生产力正在处于崭新的发展时期,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在客观认识文化生产力涵义和特征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存在的态势与矛盾进行全面分析,准确把握影响文化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现实障碍,并据此探索积极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危机管理的有效运作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与配合。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危机管理的成本,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因此,对于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危机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三个代表”中,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处于基础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新世纪中,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南亚一些国家合法的伊斯兰政治势力趋于活跃,非法的伊斯兰极端势力也得到发展,活动日益猖獗,对东南亚政治和社会稳定造成破坏和冲击。目前,东南亚合法的伊斯兰政治势力和非法的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影响都在扩大,但仍在政府的可控范围之内。因此短期内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变更国家体制的可能性不大,但伊斯兰教和世俗力量的斗争将加剧。从东南亚政治、社会经济和宗教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东南亚伊斯兰极端势力难以形成大的气候,但东南亚恐怖主义袭击的威胁还存在,东南亚的反恐斗争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生产力的本质、发展形态的嬗变、发展规律及现代生产力特点的考察与揭示,阐明了劳动者的创造力是生产力的本质属性、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生产力的魂之所系。进而推导出“培育人的创造力是生产力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任务”的结论,以求对我国生产力的现代化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已越来越被人们承认和理解。然而,作为社会科学的哲学是不是生产力,则被不少理论工作者所否定,为广大实际工作者所轻视。本文在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内涵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力系统的运动变化规律,通过对生产力概念的界定,阐述了马克思新哲学生产力的特征、功能,进而探讨了发展哲学生产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Previous sociological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macro for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overall happiness with one's life, but it has neglected an analysis of happiness in immediate situations and the micro forces that may shape it.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social structural as well as individual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happiness in situations that are morally challenging. Data are examined from an experiment in which satisfying self-interests may involve cheating to get ahea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while distal, structural factors influence happiness for those who do not cheat, proximal, individual factors influence happiness for those who cheat. We discuss how both macro and micro forces may shape happiness in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20.
郑来春 《兰州学刊》2009,(11):50-52
建立在斯大林论述基础上的传统生产力范畴在其内涵和外延上都具有严重缺陷,其内涵和外延存在着自相矛盾,因而越来越不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我们必须紧密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立场对其进行深刻反思,并根据新技术革命中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现实,对传统的生产力范畴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