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外婆     
其实这个外婆并不是我真正的外婆,嫡亲外婆是外公的结发妻子,在母亲十岁的时候就病故了.这之后外公又娶了一位富家女,但在我年幼时也过世了,所以没有什么印象.外公的第三任妻子,虽是明媒正娶,但并不和二太太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外公和二太太住着洋房,开着洋车,这位三太太住在上海霞飞路上一个小亭子间里.虽然过去也有下女伺候,但生活远不如二太太奢侈和挥霍.我所说的外婆就是这个住在亭子间里为外公生育了三个子女的三外婆.  相似文献   

2.
肖玲玲 《老年人》2013,(9):34-34
儿时,我住在外婆家。外婆做了什么好吃的,总会让我先端给老外婆老外公吃。后来老外婆过世,留下患有眼疾的老外公,年过花甲的外婆独自承担起照顾老外公的责任。再后来老外公瘫痪在床,外婆也不嫌弃,每日里为他端屎倒尿,服侍得熨熨帖帖。在外婆的精心照料下,老外公活到92岁高寿才仙逝。  相似文献   

3.
<正>幸福是什么?我常常这样问自己,也常常这样问别人。父亲母亲之间的婚姻是依中国式传统媒妁而定的,在媒人介绍之前,他们互不认识,而且,听外婆说,当时外公是很反对这门亲事的,理由是父亲只是个普通机修工人,而母亲好歹是  相似文献   

4.
每逢星期天,读小学4年级的美花总要到外公外婆家去一趟。这不是美花喜欢去,是妈妈让她去陪陪外公外婆。妈妈工作的部门属“窗口”行业,星期天不休息。外公年轻时是位机械师,在一次工伤事故中失去了左手。现在他还不到70岁,就显得很苍老;外婆也很老了,宽大的衣衫掩盖不住发福的体态,头发是染过的,可是头顶涌出的白发就像雪白的羽毛堆成的鸟巢。美花虽是个女孩子,可也十分调皮。每次见她来,外公外婆脸上就笑得像两朵经霜的秋菊。外婆会马上挎个菜篮子上菜场,去买美花爱吃的菜;外公则总是慈祥地叫:“花,过来陪外公说说话。”…  相似文献   

5.
外公看云     
我小时候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 ,便以为全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 ,生下来就有一个温馨和美的家。直到有一天 ,我长大了 ,被外面世界的召唤吸引 ,出去闯荡 ,才有了异样的感觉。又过了很久 ,我遇到了哈。哈是一个从小没见过自己外公外婆的人 ,常常听我絮絮叨叨说一些云南家里的事。外公外婆生了7个孩子 ,等到这些孩子一个个结婚生育的时候 ,家里简直成了一个热闹的乐园。人多故事多。在我的回忆里 ,家里每个人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风趣、幽默和笑话。尤其是外婆 ,常常导演家庭欢乐的喜剧 ,有时把大家逗得笑声冲破屋顶。那么 ,外公呢?哈忍不住问。我…  相似文献   

6.
备蹄 《老人天地》2013,(8):34-35
霸道、自私的孙子让我忧 2011年3月,儿子的岳母去世,亲家公患有慢性病,10岁的孙子威威正式由我和老伴接管。威威10岁前,一直跟着外公外婆,我和老伴也只是节假日见见,而今朝夕相处,威威的毛病很快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叶子 《金色年华》2009,(11):42-43
外婆去世后,外公病了。他的精神时好时坏,总黏住妈妈一个人。快放暑假时,妈妈很焦虑。公司安排她去北京学习,她丢不下外公。我早就对她有意见,觉得是她惯坏了外公。  相似文献   

8.
能称得上麻坛老将,除了我的外公,还会有谁?外公70来岁,瘦瘦的,有点儿秃顶,白头发不少。尽管年纪大,但只要麻将桌一开,外公总是精神抖擞,神志专致。外公这辈子没什么兴趣爱好,就喜欢打打麻将。外公打麻将的瘾可重呢,连作梦都梦到和牌。有一天,外婆不让外公去打麻将,外公急得像热  相似文献   

9.
无言     
我的外婆十八岁就嫁给了外公。外婆曾有个心仪的男子,但他去当兵了,去之前,他对外婆说,等我,回来娶你。但外婆的父母是不等的,于是外婆嫁给外公。他们结婚前从没有见过面,两个人是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结婚的,然后一天天过下去。争吵是在所难免的,因为那时的贫穷,争吵几乎是每天都有。在母亲的记忆中,她的父母是在争吵中度过一天又一天的,而外公,用的最多的是他的拳头。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听外婆提起那个当兵的男人,他英俊、善良,还会唱歌给她听。但传来的消息却是让人伤心的,有人说他在打仗中阵亡了,有人说他去了台湾,反正,她的初恋情人是…  相似文献   

10.
毛尖 《金色年华》2008,(9):34-34
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家里一直有两个外公,一个是亲外公,一个我们叫做隔壁外公。所谓隔壁,也就是他在我们的大宅院里住最东头,挨着外公外婆的房间。后来我外公身体不好,家里去订了口木质很好的棺材放在空屋里,因为算命的说这样才镇得住病。果然是镇住了,外公接着又活了好多年,中间,隔壁外公倒去世了,睡了外公的棺材去的。  相似文献   

11.
正外公在世的最后十几年,中了两次风,腿脚不便利了,神志也开始混沌不清。他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外婆一手料理。上不了厕所,外婆就搀着他去。拿不稳筷子,外婆就喂他吃饭。说错话得罪了人,外婆就跟在后面道歉。外公又有糖尿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外婆怕外公馋,就每日陪他一起吃粗粮,就这样,没有生病的外婆,忌口了十几年。都说人老了会变成小孩,外公的晚年,也跟小孩子无异。一到过年过节,他就主动向后辈伸手要红包,当着大家的面拆开来,谁给少了他还不高兴。要来了钱,他就开开心心地踱回房间,一股脑儿全塞给  相似文献   

12.
初恋与事业齐飞罗燕的父母都是新疆大学的生物教授,非常重视对罗燕的教育。因在当地找不到会说普通话的保姆,出生6个月后,她被父母送到上海由外公外婆抚养。她的外公在1949年之前曾任中央银行副行长兼造币厂厂长,可以说这是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到大,家里一直灌输给她“人一定要念书”的理念。少年时期,罗燕家中两次被抄,外公两次被隔离审查。12岁的时候,外公在牛棚里去世了,  相似文献   

13.
王子华 《老年世界》2014,(24):27-27
外婆喜欢吃柿子,所以外公迎娶外婆那年,便在家门口的院子里种上了一棵小小的柿子树。  相似文献   

14.
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之中,到底谁是最疼爱我们的老人呢?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祖辈投资,外婆最积极很多研究发现,外婆最疼爱孩子,其次是外公,再次是奶奶,而爷爷则通常排名最后。早在1980年代,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的研究者,约克大学的利特菲尔德和西安大略大学的拉什顿对丧子家庭的调查就发现,当孩子夭折之后,老人之中最伤心难过的是外婆,其次是外公和奶奶,悲痛程度最轻的是爷  相似文献   

15.
外婆一辈子居住在乡下的老房子里,儿女们各自成家之后,只剩下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十年前,外公因病去世,孩子们不放心外婆独自生活,就让她开始在子女家里轮流居住.好在,外婆的身体一直非常硬朗,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不管到哪家住,都不会给他们添麻烦.  相似文献   

16.
<正>可圈可点的做法玲玲3岁的时候,爸爸离开她和妈妈到一个很远的城市去工作,一年才能回来看他们一次。妈妈一个人带着玲玲生活,还要抽时间去照顾玲玲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管非常辛苦,可玲玲从来没有听妈妈抱怨过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08,(18):61-62
一.案例分析题 第一题 刘某,女,16岁,小学毕业后一直辍学在家,没有一技之长。现在与外公外婆一起居住,父母很少关心她,家庭经济条件很差,要靠低保维持家庭生活。惠有哮喘病,体形十分肥胖。性格内向自闭,很少出门与人交流,两年前曾经有过自慰行为。外公外婆十分担心她的将来,所以找到社区工作机构求助。根据刘某的情况,社区机构里的个案工作者准备进行家庭访视。  相似文献   

18.
想念外婆     
<正>1苏喜出生在一个较为殷实的家庭里。她的父母年轻时本来是一家工厂的工人,但因为读过大学而且工作努力,慢慢的,爸爸升到了副厂长的位置,妈妈也成为厂里的会计。工作繁忙的爸爸妈妈无暇顾及苏喜,她才刚满5岁,就把她放在了外婆家,由外婆抚养长大。在苏喜的记忆里,外婆曾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她们住在外公生前单位分发的小公寓里,房子的年龄有点大,外表看起来已经稍显破旧。公寓的斜对面是一家  相似文献   

19.
外婆20岁那年嫁给了外公。 那时外婆在乡里的初中教数学。乡里的办学条件比较简陋,语文组和数学组被安置在同一个办公室里。新学期开学的头一天,校长领着一位浓眉大眼的小伙进来,给众人引见:“这位是新来的李老师,以后初中二班的语文课就由他来教。”  相似文献   

20.
正为父母分忧,大专毕业生跳槽外企1990年,李哲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公岭镇一个贫苦农家,父亲李永启和母亲查玉兰皆为农民。为了赚钱养家,李哲两岁那年,父母便双双去外地打工,将年幼的李哲交给外公外婆照顾。每年只有在春节时,李哲才能与父母团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