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孙毅 《南方论刊》2007,(9):59-60
外语导游要精通外语、并对本民族文化有较深的研究,将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文化修养,才能获得理想的导游效果,转播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外语专业学生的民族文化缺失问题日益严重,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语教育中单纯重视西方文化的输入而忽视了民族文化的输出。这种现象违背了大学外语专业学生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急需采取改革教育机制、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等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就中西方而言,由于各民族物质环境、文化起源等不同,所以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具有不同的思维特征。笔者通过对思维差异对中西方语言表达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全面、多层次地把握中西方思维差异的内涵及其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以便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4.
杨玉 《学术探索》2012,(6):159-161
语言生存的环境依赖它所托的文化环境,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对中国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造成极大威胁,打破了语言生态平衡。为此,民族外语教育应以加强学生文化认同为目标,从教师、教材及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方面改革来抵制文化帝国主义,从而构建和谐语言生态。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的差异影响着语言表达方式。中国学生在写作中总是不能摆脱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形成英语思维。本文通过探讨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文写作遣词、造句、谋篇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希望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归纳总结了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西语言文化在交际中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形式。语言与文化共存,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过去的教学忽视了语言的文化特征,忽视了不同文化载体的文化差异。20 世纪是跨文化交际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学语言,而且要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只有这样,才可能应用准确和地道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达到更理想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是跨文化交际中两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在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而礼仪虽是中英语言的共核,但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也有着各自的表达方式。本文主要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以及在非语言环境下,分析对比中英礼仪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曾敏 《天府新论》2012,(4):158-161
教育是传递、传播和创造文化的手段和工具。外语教育的过程是对异国文化的选择、重组、改造和传播的过程。课程文化也是一个文化的子系统,并且是一个不断变化之中的动态生成性系统。现代理念的外语课程教学,应该是具有人文意识的、文化和知识相互碰撞的文化意识的完善与生成的工程。外语课堂不仅享有学习共同体的美称,从课程的本质上看,外语课程就是构建一个场,构建一个容认知、文化、社会、政治、伦理、实践于一身的多维空间。在外语课程和文化联姻中,必将诞生出跨文化语言体验的个体,能用独特的声音表达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纬度内的生命强音。课程必定脱胎于文化,以智慧的表达形式回归于文化,融入人类社会的文化建构和新向度思维。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文化在现代化的语境中遭遇到严重的生存威胁,“原汁原味”的保留是不可能的,简单地为经济服务同样是对民族文化的危害。只有结合民族现实的发展,在寻求合乎民族实际的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才有民族文化的生长点。现代化并没有统一的模式,生活方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正是在多样性的世界图景中,民族文化显示出它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经常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讲话时需要使用一些语用策略。研究目的是从语言交际角度出发,对国际贸易交际语境下语用策略的运用进行研究。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是语料研究。口头交际语料分析方法的运用,为本文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言语得体策略、委婉语策略、模糊语言策略、间接言语策略、不实施威胁面子行为的礼貌策略等的运用关系到国际贸易交际的成败。  相似文献   

12.
汉英两种语言在交际中遵循不同的语用规则而时常出现语用失误,究其原因,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所致。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必须牢记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以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孙丽明 《学术探索》2012,(10):130-132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中西方语用原则方面的使用差异:具体介绍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语用原则的具体内涵以及在文化方面的对比差异性,目的是为了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语用原则并尽可能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误,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中西方的语言文化交流,说出地道流利的英语。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已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活动之一,但由于不同地域的人之间存在各种文化上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障碍仍然存在,交际失败经常产生。本文拟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析跨文化交际语境和引起跨文化交际障碍的语用原因,试图对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论语言变体和语用失误之间的互相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连续体。语言变体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连续体的节.属于语言习得过程的输入。语言变体由系统变体和非系统变体构成,其中又含有个体变体和语境变体。语用失误则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语用上,注重语言使用者运用语言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属于语言交际过程中的输出。语用失误由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构成。两种不同的理论研究共同的对象——语言习得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习得和使用,这就极大地丰富了语言习得和使用的内涵,对语言的学和教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主流文化对比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诸方面,包括语言体系方面存在差异,异质文化的冲突以及文化心理的碰撞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会对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带来许多障碍。本论文通过中美主流文化的对比,研究跨文化交际中东西文化存在的明显差异,提出要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教育,这对消除交际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内容和功能,语用失误与语用语言、社会、心理、迁移相关联。导致这些失误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原因。针对失误的表现和成因,提出了减少甚至避免语用失误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时间语言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时间取向和文化时间观。这种差异势必在人类交际中引起磨擦和冲突。对于不同的心理时间取向和文化时间观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时间语言,以减少或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增强其交际活动的有效性,提高交际质量。  相似文献   

19.
语用失误分析及其对旅游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涉外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是,在翻译或导游解说过程中,难免出现语用失误问题,从而引起语言交流障碍。本文详细分析了引起语用失误的原因;简述了语用失误的分类;同时,着重探讨了语用失误问题对旅游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习者英语使役表达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役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很普遍,但中国学习者受母语语言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往往倾向于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这一分析型使役表达法,不像英语本族语人多选择综合型表达法,即词汇化使役动词。产生这一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往研究多集中在词汇、句法对比分析等语言层面。从文化角度进一步探究这一倾向产生的原因,并分析由于滥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导致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旨在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提高教师对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