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写是画家应具备的基本表现方法,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速写已由最初的草图形式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它是画家收集生活资料、挖掘创作素材、训练造型、体悟生活感受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好的速写作品能以最简练、概括的线条,抓住物象最本质的特征,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因而极具感染力和观赏性。它要求画家在作画前对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仔细观察、具体分析,从构图组织、主观感受、画面虚实、宾主关系方面进行综合处理。一、速写构图的艺术表现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论述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这些表现手法后,特别指出:“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所谓“经营位置”即是指画面构图关系,即在一定的空间中合理地安排和处理人物(景物)的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以体现作品的形式美感、主题思想和意境效果。东晋画家顾恺之称构图为:“置陈布势”,意指对画面各种构成因素进行全面考虑,统一安排,以达到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关系,构图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速写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2.
速写一词作为绘画术语,一直有许多习画者理解为是与素描不同的绘画形式,在今天,摄影术的普及和运用,青年学子已不屑于画速写这等手工劳动。本文试从速写的原初涵义出发,阐明速写的真正内涵及其在学习绘画过程中画速写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百鸟朝凤图     
王艺凝 《新少年》2022,(Z2):94-97
<正>清代画家沈铨,字衡之,号南苹,出生于浙江一个贫苦之家,十几二十岁时开始接触绘画,刻苦钻研,并以此为生。沈铨的画精致艳丽,以造型严谨、构图精巧为长,善画花鸟走兽,在当时惊艳了日本天皇,沈铨也受其邀请远赴日本任教。在日本,沈铨创立“南苹画派”,将中国画技法发扬光大,并对日本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归国后,沈铨名声大振,受清政府赏识,成为宫廷画家。  相似文献   

4.
论速写教学     
速写,是个小画种,也许不被人理会,学画的学生和教画的老师也不是太看重它,不太深追求它,教学也是平板地进行着,这是不公正的。速写虽是小画种,但它对于从事美术的人来说,学习它,掌握它,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速写实践中,对速写教学的认识观点和教学主张,阐述了“速写的内涵和意义”、“速写和素描的区别”、“速写和解剖结构的关系”、“照相为什么不能代替速写”、“怎样看待速写的准确”、”速写是一种心理教育”和”速写的表现方法”等七个方面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提出来试图促进教改,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5.
速写作为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有着特殊的涵义。它是一代又一代画家们追求的一个载体、一种样式,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并留下极丰厚的速写艺术精品。然而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忽略了此项使命,忘却了它的精神实质。从速写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速写的三种功能,在此强烈呼唤人们重新认识和重归大自然,用心中的画笔去体悟真正意义上速写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东山魁夷是日本现代著名的风景画家,代表着战后日本绘画的最高成就。他的风景画纤细、宁静,自然流露出了日本空寂的幽玄美;另一方面,也充满了明朗感和生命力。在他的画前,观画入仿佛被吸引到画面中,精神和灵魂与画中的风景融为一体。通过东山先生所画的风景,我们领略到自然界最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速写人生     
人生,其实就像速写一样。画是对真实生活的静态写照,生活又是画的动态表现。每天,每个人都会在晨曦中拿起自己的画笔,在薄薄的速写纸上描摹自己崭新的一天。  相似文献   

8.
娱乐广场     
选助手宋代有位知名的画家,他有3位高徒。一天,他把3个弟子叫到跟前吩咐:“你们跟我学画业已3载,也该出去自己闯荡了,只是我还想留一个徒弟在身边当助手。现在我请你们以《鸡》为题作一幅画,技艺高者可留下。”画家言明两天后看徒弟们作的画。第三天一大早,画家抱了1只母鸡去看画,他先走入大徒弟的画室,撩开画帘后老母鸡便冲着画“咯咯咯”地直叫。原来,大徒弟画的是一幅《群鸡争食图》。画家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接着他又来到二徒弟的画室,刚一揭开画帘,老母鸡便扑腾着往画上扑。原来,二徒弟画的是一幅《饿鹰抓雏鸡》。画家不由赞道:“妙也!…  相似文献   

9.
19世纪70年代之后,日本的南画走向衰弱。为了打破南画衰败的状况,南画家们尝试各种方式拯救南画于水火,主张重返自然,立足于写生,表达内心,为南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类南画作品被冠以"新南画"的名称。  相似文献   

10.
我们看到许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没有真正弄懂题目包含的意思就匆匆动笔,等写完一看,结果跑题了,或者扣题不是很紧,想挽救也来不及了。为了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同学们必须首先学会审题。相传在宋代的时候,一个画院经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画题是一句诗:“踏花归去马蹄香。”要求画家根据这句诗画一幅画。要画好这幅画,首先要琢磨这句诗的意思。有的画家没有用心审题,就凭着一知半解随心所欲地画了起来。画的都是满地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主考官看了很不满意,连连摇头。这些画家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把诗句中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群像扫描     
《华人时刊》2011,(12):38-39
华人女画家西班牙速写油画大赛夺魁据西班牙《欧华报》报道,西班牙马德里雷蒂诺公园最近举行了第23届国家速写油画大赛,此次大赛吸引了来自西班牙全国各地超过800名画家的参与。马德里华人女画家杜淼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获得了由"马德里之友"基金会提供的6000欧元最高奖励。  相似文献   

12.
老舍与绘画     
老舍爱画。他爱看画,爱积藏画,爱交画家朋友,爱看画展,爱发表观画感。从他与绘画有关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不但是画家的知音、诤友,更是一位高水平的绘画鉴赏批评家。老舍的人格和他对绘画的见解事实上影响了一代画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几位中国当代表现主义画家和日本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对中日表现主义绘画作品及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异同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地域国度,画出的作品画面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却完全反应了作者各自不同的的心态和追求;画面的视觉效果,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往往都隐喻了画家矛盾的心里。  相似文献   

14.
颠倒过来     
一次,一位画家向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画家阿道夫门·采尔诉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一天时间,而卖掉它却要等上一年!门采尔认真地回答说:亲爱的,请您颠倒  相似文献   

15.
速写中的点、线、面袁汝波速写是素描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有着极为丰富的生活对象,还有其独具魁力的构成形式和表现语言。古往今来,众多艺术大师都非常重视它,把它作为绘画事业的基本功。西方画家如米开朗哲罗、门采尔、安格尔、列宾等,都以其精彩的速写技艺盖压众...  相似文献   

16.
从前,有一个露宿街头的乞丐,他认识了一个贫困潦倒的画家。不久,画家积郁成疾,临终前,画家送给乞丐一幅画。画的是一双大手和一张微笑的脸,乞丐欣喜若狂,因为□ 白国宁他曾听说过一些画家死后出名的事。于是,他便开始等着某一天用这幅画卖一大笔钱,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他等了许多年,画家没有出名,后来乞丐带着遗憾离开人间。富有戏剧性的是也有一个乞丐,同样的这个乞丐得到了一位画家的—幅画,画的内容同样是一双大手和一张微笑的脸,乞丐看懂了这幅画,他没有高兴,只是痛快地笑了一整天。从此,他不再向别人乞讨,他开始用自己的双手赚钱。…  相似文献   

17.
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为庆祝圣诞,某国要在大教堂里画一幅圣婴诞生在马厩的壁画。担此重任的画家很有名气,他广泛征求天真无邪的儿童作模特,各地的照片纷至沓来。画家从中找到了一位非常可爱且有圣洁气息的婴儿照片,便以他为原型作画,结果,画出来的圣婴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 20多年过后,这位画家又接受委托,画一幅魔鬼的壁画。画家又广泛征求模特,可寄来的照片都不够凶恶。有人建议他到死囚牢房去寻找,在那里果然找到了一个符合要求的杀人抢劫死囚犯。  相似文献   

18.
郭盖 《北京纪事》2009,(3):40-45
寒冬中的宋庄画家一个画家坐在蹦蹦车里,他的画靠在车边上。阳光朗朗地照着,只是风偶尔会呼地一下刮大一阵儿,支在地上的画便被掀翻了几处。画家便赶快停止闲聊,把画扶起来,重新码好。  相似文献   

19.
东山魁夷是名满天下的日本在世画家。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日本政府曾将他的《春晓》作为珍贵礼品送给毛泽东主席。他的画色彩清纯、意境空寂,有一种童贞般的纯洁、美丽。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曾说他的画是“日本古典美的精魂”。但对他的散文,我们一直所知甚少。而他的散文与其绘画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探寻这种关系,我  相似文献   

20.
点滴小事能长期坚持,离大功告成近在咫尺。有两个绘画的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一道理。一个国王听说有位画家擅长水彩画,便专程去拜访这位画家,订购一副孔雀的画。一年后,他登门取画。我订购的水彩画在哪儿?你的孔雀就要画好了。画家说。他拿出了画纸,不一会儿工夫,画了一只非常美丽的孔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