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霞,女,土族,青海省民和县人,1966年10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并留校任教。现任青海民族学院艺术系党总支书记、主任、教授、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点首席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土族》副主编、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青海省诗歌学会副会长、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九届全国青联委员、八届青海省青联常委等。  相似文献   

2.
曹娅丽,女,满族,1963年10月出生,天津市宝坻县人。198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当年分配至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从事少数民族艺术研究工作。现任青海民族学院艺术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中,曹娅丽研究员勤于思考,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艺术科研项日2项,主持青海省社会科研项目1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主持并完成的国家艺术科研项目《青海土族文化艺术研究》以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为依据,从土族服饰、婚礼、节庆、音…  相似文献   

3.
院党委副书记张学忠同志看望师生。 邓 明摄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青海…  相似文献   

4.
简讯     
2007年7月29日-8月1日,在青海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青海民族学院艺术系、黄南州人民政府在西宁联合举办首届唐卡艺术研讨会,来自四川、甘肃、内蒙、青海的近6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就唐卡艺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艺术创新、工艺技法、颜料配制、唐卡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唐卡艺术创作流派、历史渊源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会后部分代表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地区进行了考察,参观了热贡艺术馆,走访了“家家从艺,人人作画”的热贡四寨子民间艺术作坊等,并与热贡艺人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达哇(全名扎西达哇),男,藏族,1965年生于青海贵德县,1975—1983年,在青海省海南州民族师范学校学习.1987年在青海民族学院少语系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调至青海民族师范专科学校藏语系任教,2002年在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到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任教。现为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藏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因明委员会理事。  相似文献   

6.
马燕,女,回族,青海西宁人,1965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后留校从事编辑和教学工作。先后在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进修学习;2000年至2002年参加青海民族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2006年至2008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现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  相似文献   

7.
赤旦多杰,男,藏族,1962年1月生于青海省西宁市。1986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并留校任教,2008年获行政管理硕士学位。现为青海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民族经济教研室主任,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点方向导师。  相似文献   

8.
东主才让,男,藏族,1964年12月出生,青海省贵德人。1983年考入青海民族学院藏学系学习,1987年毕业后留校执教。1991年至1994年在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任青海民族学院藏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9.
谷晓恒,汉族,青海西宁人,1964年生。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院长。语言学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青海省语言学会常务副会长,西宁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198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先后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进修和做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10.
林鹏程教授,汉族,河南洛阳人,1966年8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青海民族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青海省色谱学会理事,青海民族学院化学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林鹏程教授热爱党的民族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相似文献   

11.
放眼未来开拓前进中共青海民院委员会青海民族学院正当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的时候,与共和国同龄的青海民族学院迎来了自己的45岁生日,全院师生员工无不为之欢欣鼓舞。45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的亲...  相似文献   

12.
索端智.男.藏族,1966年7月生,青海省平安县人。1985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前身)民族学系学习.1989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后一直在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民族学、人类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3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攻读人类学专业族群与区域文化方向博士研究生.2006年6月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人类学硕士学位点首席导师。  相似文献   

13.
河湟“花儿”以其古朴原始的风貌,体现了青海各民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特征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生态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河湟“花儿”艺术积淀厚重,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凝聚着青海各民族群众的理想与感情,在青海区域性文化圈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应加大对河湟“花儿”传承与保护的力度,使之成为西部民歌中的标志性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4.
周毛吉,藏族,1959年生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1980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并留校任教,1992年至1997年在青海民族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2005年晋升为教授。  相似文献   

15.
张科,1972年生,汉族,四川达县人,硕士,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专门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史研究,兼任《青海民族研究》常务执行编辑。  相似文献   

16.
努力提高文科学报水平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民族系统联络中心1994年年会纪要敦屏7月11日—15日,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广东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和青海师范专科学校等民族高校...  相似文献   

17.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民族系统联络中心1994年年会简讯敦屏7月11-15日,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北民族学院、中南厂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广东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和青海师范专科学校等民族高校文科学报编辑部的代表近30人在西北民族学院召开...  相似文献   

18.
总结经验突出特色更上一层楼──为本刊创刊二十年而作本刊编辑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季刊)是由青海民族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一理论刊物。它自创刊以来,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稚嫩到成熟,已经走过了20年的学术理论研究历程,发...  相似文献   

19.
谷晓恒,汉族,青海西宁人,1964年生。青海民族学院文学院院长,语言学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青海省语言学会常务副会长,西宁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1985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先后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进修和做访问学者。谷晓恒教授长期致力于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编、参编《西部文化论丛》、《中国民俗大系·青海民俗》,以及高校《现代汉语》等多部教材。他植根于青海这片语言沃土,挖掘青海丰富的语言资源,近年来先后发表了《青海话中的词缀“头”》、《青海汉语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和表…  相似文献   

20.
青海民族大学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是青藏高原唯一一所民族高等学府。1949年初创青海青年干部训练班,后经青海人民公学、青海民族公学的发展历程,1956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学院。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在60年的艰难发展历程中,经过几代民大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学校已成为一所集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辐射文、理、工、医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就在学校即将迎来60华诞的前夕,200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青海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