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民意识教育是以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训练公民政治参与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活动。随着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兴起,公民意识教育日益引起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如果说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灵魂,公民素质的提高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那么制度创新就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保证。公民的主体意识塑造、政治角色认同与政治能力培养都依赖于各项制度的创新与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区域高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主要体现在:区域高校通过实施双重教育,提高了区域劳动者素质;通过培养区域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稳定区域社会政治秩序,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延续、整理区域文化,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创新;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政府、企业决策提供科学参考,成为政府的智囊团,企业的参谋。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人们运用文化知识工具来发展人自身的特殊对象化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建构人的主体素质,尤其是主体生产力素质,丰富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本质;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与社会发展及其需要密切相关,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迫切要求在教育中确立能力本位思想;教育中的能力本位思想是社会主义教育及其本质的内在要求。它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人们运用文化知识工具来发展人自身的特殊对象化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建构人的主体素质,尤其是主体生产力素质,丰富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本质;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与社会发展及其需要密切相关,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迫切要求在教育中确立能力本位思想;教育中的能力本位思想是社会主义教育及其本质的内在要求。它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导向性、引领性、战略性等作用。区域教育差异、区域教育科研水平差距的现状迫切需要推进区域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十二五"期间,区域教育科研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结合区域教育实际情况,不断提升教育科研的水平与质量;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努力形成区域教育科研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当前或今后一定时期我国教育究竟如何进入竞争性领域,关系到我国教育本身如何进一步发展,关系到教育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更关系到我国政府教育职能的定位、教育产业观念的创新、教育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积极探讨我国教育产业实现良性发展这一问题,且从新的视角提出理性的设想———区域教育产业化———极具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女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是国家创新教育的重要基地,应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女性成长规律和思维特征,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创新素质,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培养女性创新人才,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需求,也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及优化社会就业结构的关键环节。以福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为例,分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地方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为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地方高校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深化教学改革、凸显激励评价、优化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9.
基于智力资源的辽宁区域竞争力分析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越来越影响着世界和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就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相加而和的智力资本.如何更有效、更快捷地培育、利用、提高地区的智力资本成为提升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高等教育承载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社会功能,是智力资本发展的源泉与依托,从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通过对辽宁省高等教育与智力资源的SWOT分析,得出高等教育在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域”与教育的结合,是一种对于区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区域教育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区域”团结能量的形成,同时亦能为解决教育病理现象和促进区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日本的区域教育发展由来已久,在辅助学校教育、补充学生社会经验、帮助居民理解区域文化等方面均有其优势体现.同时,研究日本区域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势必会对我国尚不完善的区域教育模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中等发达地区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区域特征 ,本文从实现基本教育目标、农村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等方面 ,系统地探讨了该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和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基础教育阶段,地域文化对于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儿童而言,把地域文化引入学校教育,是教育关怀个体生命独特性的体现,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自我意识,缓解儿童与课程之间的对立,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地域文化还有助于教育者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特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存在广泛而深刻的互动关系。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职业教育的结构,产业结构影响职业教育的地区分布和专业设置,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以中国整体为中心研究的基础上,区域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分析当前教育近代化研究的得失,使我们了解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研究现状,为我们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层次最高、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受经济发展、国家非均衡发展政策及教育原有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不同区域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中西部研究生教育无论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在发展水平及质量上,都不及东部。为此,国家应该加大对中西部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同时继续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对口支援,实现高校与区域的自主互动。而中西部研究生教育应该通过教育理念的更新来促进制度的创新,同时还要合理调整学科结构,保持区域优势和增强地域特色,从而逐步缩小研究生教育的区域差异,改变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意义、特点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区域教育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我国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分析了这种宏观战略规划的基本特点,并对它的实现条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可供有关部门组织研制“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留学教育的变化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马来西亚的留学教育主要表现为大量学生出国留学;90年代中期以后,出国留学的学生大量减少,而外国留学生数量则迅速增加,马来西亚由原来的留学生派遣国变为留学生接受国.导致马来西亚留学教育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政府制定了区域优质教育中心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国内教育机会增加;允许外国大学在马来西亚办分校和合作办学;积极推动发展双联课程等.马来西亚的经验对我国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建设教育强市、发展基础教育出发,分析了成都地区中小学图书馆的现状,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地区基础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公共图书馆谋求在地区中小学中拓展生长空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逐步发展和探索,显现出了许多影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教育供需矛盾就是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教育供需矛盾主要产生于教育个人需求与教育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及教育社会需求和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这两个方面;教育供需矛盾在现下具体体现为教育培养出的研究型人才与社会对技术人才需求不符和教育资源区域配置不合理。导致上述矛盾产生主要有社会、市场、政府及教育等主体原因,为此,要深化政府与市场结合,扩大市场经济下教育发展自由度,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紧密结合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地理、历史、政策、健康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探讨导致我国地区之间人力资本收益差异的原因.提出促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形成,实施创新性的地区发展战略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等缩小地区之间人力资本收益差距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