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兰英 《老友》2008,(1):8-10
陈冯富珍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年已花甲。她在卫生领域创下了许多个"首位"纪录——她是香港首位女性卫生署署长,首位进入世界卫生组织的香港公务员,首位获中国政府推荐竞逐联合国专门机构最高领导人的竞选人。2006年11月9日,在瑞士的日内瓦,陈冯富珍终于微笑着站在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宣誓就职台前。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9日,来自中国香港的陈冯富珍女士,以绝对优势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是第一位担任这一要职的中国人,也是至今为止在联合国担任最高职务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3.
在新西兰,几乎所有的华人都知道她,几乎所有了解她的新西兰人都敬佩她;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她就是新西兰首位华人议员、人称新西兰的“陈香梅”黄徐毓芳。  相似文献   

4.
新闻制造者     
印度首位女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普拉蒂巴·帕蒂尔前不久以明显优势赢得了总统大选,成为印度独立60年来的首位女总统。帕蒂尔是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参选总统前任拉贾斯坦邦邦长。她将接替被誉为"印度导弹之父"的前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后者于7月24日卸任。在此次选举中,与72岁的帕蒂尔展开角逐的是83岁的现任副总统、人民党领导人拜龙·辛格·谢卡瓦特。两者的票数几乎相差一倍。  相似文献   

5.
田超 《今日南国》2013,(4):25-26
在英国原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一生中,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撒切尔夫人曾经四次访问中国,两次均与香港问题有关。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曾就香港问题多次与她交锋,至今仍让中国人民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领域,人们充分肯定了德育的地位和重要性,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赞同"德育首位"的提法.作者认为应将"德育首位"作为党的领导人的教育思想来理解,而不应将其作为具体的教育命题.从教育目的的角度看,"德育首位"应表述为"育德首位"."育德首位"的表述既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党的领导人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中国在联合国取得的这个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和广大亚非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这已为世界所公认。此事件的发生正好是在长期坚决反对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最主要国家的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已开始走出低谷而向正常化发展的时期,这是偶然的巧  相似文献   

8.
熊永恩 《社区》2005,(16):32-33
2005年6月21~26日,我作为一名社区分管残疾人工作人员,参加了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第十三期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社区、家庭康复人员培训班”。为我们讲课的是香港福康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协作中心项目总监贝维斯女士。为期一周的培训以“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为主题,通过听专家授课、实地考察示范社区,我感到受益非浅。贝女士告诉我们,她在中国从事残疾人康复事业已经有十几年了,她所在的香港福康会向湖北省残联捐赠了一台“复明九号车”,专门帮助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只是目前很多人对社区残疾人康复还不太了解,所以她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以一种职能建立的国际组织通常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其他的职能。关于国际组织职能扩展的动力由何而来,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既有解释或忽视国际组织的自主性,或未阐明国际组织自主性的作用机理。本文以职能扩展为切入点,探讨作为国际组织自主性重要来源的最高行政长官发挥自主性的逻辑机制。基于国际组织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逻辑,本文将国际组织领导人的行动路径划分为三个维度:议程设置、机构管理和外部联络;在此基础上,组织领导人通过路径依赖、去政治化和合法化三个中间变量实现组织职能扩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任总干事赫胥黎推动该组织环境职能扩展的行动为此提供了经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安理会、大会和秘书处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面承担重要任务。它们解决国际争端具体行动步骤主要有:建议、调查、斡旋、调停、调解和利用其他联合国机构或区域性国际组织。通过联合国组织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国际社会以及联合国组织机构本身正在为完善这一新的解决国际争端途径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第一代领导人说:暂时不收回,但总有一天是要收回的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抵深圳粤港边界。按当时的形势而言,如果挥师而下,用武力解放香港,是完全能做到的。但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以其敏锐的政治眼光审时度势,从国际形势的大局出发得出结论:维持香港现状,使之成为为我所用的砝码、保持同西方接触的一个渠道。  相似文献   

12.
身为香港作家的王璞始终没能真正融入香港社会,她的小说创作表明她与香港的疏离姿态,主要体现为三方面:沉迷往事的恍惚;沟通和爱的徒劳;追寻身份的迷茫。在香港,王璞依然是个过客,她是个无根的、始终漂泊在路上的孤独旅客。  相似文献   

13.
她虽为香港名人,却质朴无华、说话平实。 她虽为政坛要人,却格外看重家庭生活。港人公认她是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最称职的妻子、媳妇。 她是香港杰出女性的骄傲——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安理会、大会和秘书处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方面承担重要任务。它们解决国际争端具体行动步骤主要有:建议、调查、斡旋、调停、调解和利用其他联合国机构或区域性国际组织。通过联合国组织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国际社会以及联合国组织机构本身正在为完善这一新的解决国际争端途径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九七香港回归,这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思想指导下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胜利实现。 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概括性地介绍了青年时代的邓小平曾五次途经香港。香港,曾留下了这位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深深的革命足迹。  相似文献   

16.
英国管治香港期间,非法侵占了中国对香港的主权,确立了“主权在英”的殖民统治香港的最高原则:通过英皇颁布的三个敕令,把“主权在英”的最高原则“合法化”;通过三个宪制性文件,把“主权在英”的最高原则宪制化;通过直辖管治,把“主权在英”的最高原则治权化。由此,英国确保了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直到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主权在英”殖民统治香港的最高原则终于寿终正寝,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7.
长城 《今日南国》2007,(16):33-34
在举国欢庆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日子里,原中国女排的"小老虎"队长、现任江苏女排教练的孙玥更是别有一番喜悦在心头。自从离开国家队后,她已经甚少在国际赛场上露面。不过,她倒是常去香港,因为她的丈夫何国文就在香港工作。  相似文献   

18.
香港是个地处"边缘"的欲望都市。李碧华的小说虽无很多香港背景与情节,但对"乱世"的钟情和以"乱世"指涉"当代"的目的,使她的小说成为香港的都市寓言。在与北平、上海、杭州等都市的比照中,她的小说投注于香港的意义和"映像",正是商业文化逻辑在小说艺术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根据实事求是的路线思想,提出的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与基本国策。按照这一伟大构想和基本国策,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使香港这块被英国强占150多年的土地和600多万同胞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共  相似文献   

20.
亚太地区最大贸易、金融、运输和信息中心之一的香港,无论对于进行外贸业务、吸收国外投资、获得先进工艺和管理经验,还是对于同整个世界经济共同体的联系,照例在中国对外经济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香港是中国出口外汇收入主要源泉之一——目前占大陆收入1/3以上。 从70年代末起,香港在中国贸易伙伴中长期占主要地位,直到1993年这一领域内的首位转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