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艺谋电影导演的美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谋电影导演的美学观姜敏中国电影走到第五代,从世界最著名的三大电影节上集束地捧回了金奖、银奖,让全球真正领略了中国电影艺术长久沉默后的辉煌。奖是中国电影艺术家水准与造诣的标志;奖是世界对中国电影艺术的认可;奖更是中国全方位进入世界大循环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谢晋与夫人徐大雯女士生了4个小孩,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谢衍。谢衍的两个弟弟老三和老四,都严重弱智,而姐姐的情况也不好。  相似文献   

3.
<正>谢晋走了十五年了,今年是他诞辰一百周年。连日来,我对这位电影大师、著名上虞籍乡贤的崇敬和思念与日俱增,老是觉得他还没有离去……一、因一部电影而喜爱谢晋四十几年前的一个金秋之夜,我在浙东老家上虞古城丰惠的一个生产队晒谷场上最初看到了“谢晋”这个名字,那时正处于物质匮乏、文化饥谨的年代,看露天电影成为我难得享受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4.
雅俗共赏的电影观成功的影片应该是雅俗共赏的,那些被专家们捧得很高,而普通观众看得索然无味,不知所云的影片,至少不是广泛意义的“成功”影片.应该让普通观众觉得好看,而欣赏水平高的观众又能从中品味出更多妙处来,如表达了什么深邃的思想,在运用技巧上有何独特之处等;经过专家们的评论、挖掘,又能使普通观众从中受到启迪,学到东西,对影片作更深的理解.这样的影片兼具表层内容和深层内容,是既叫好又叫座的成功影片.  相似文献   

5.
曹植是建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人们对曹植的生平事迹、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论述已是洋洋大观,但对其美学思想方面的探讨却寥若晨星。诚然,曹植没有系统的美学理论,也没有先秦诸子那种闪烁着美学光辉的哲学论著,但是,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他自然具备着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他的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个审美的历程。从他的创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本文拟从其创作入手,就曹植对个体人格美的推崇和追求、“雅好慷慨”的审美情趣、文质并重的创作原则三个方面,对曹植的美学观作一些粗浅的探索,以此就正于诸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每读杜牧的诗,不管长篇五言,或者短篇七绝,总能使人开阔胸襟,豪情激越;使人爱不释手,如醉如痴,使人获得无限的愉悦和美感。康德说:“审美的快感和理智的快感二者的结合对于审美趣味确实有益处”(《判断力的判断》。杜牧的诗,为什么达到如此高的成就?如此美的境界?这不能不同诗人的美学观有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矢志不渝,为之奋斗一生,历尽艰难困苦所创造出来的成果,往往不只是在具体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层面上显示出某种与众不同的东西,而且一定会在文化品格的深层次打上他的烙印,谢晋的电影正是具有这样的显著特点。谢晋在电影艺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早已为世人公认,无论是表现中国人民在伟大的变革时代的奋斗业绩与心路历程,还是对于中国电影诗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巨大贡献,丰硕的创作成果已经充分展示了一位探索者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谢晋说:“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倾注导演最大的激情,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回顾谢晋导演的影片旅程,从处女作《水乡的春天》(1955)到最后的影片《女足九号》(2000),在热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基调中,谢导几乎所有林林总总的电影镜像都呈现出突破意识形态压抑的激情,在形态各异的电影人物绚丽的情感世界和坎坷的生活历程之中,营构出或浓烈或淡然的人性诗意图景。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从观众角度、隐在读者以及新颖度三方面入手,分析了谢晋电影的接受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谢晋电影始终是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主流叙事体的当然代表。但在这一基本特点之下,尽管叙事的情节链基本类似、具有明显的延续性,然而在情节链承担者的身份、地位、性别、及其互动关系和最终结局上,新时期创作却是对于50、60年代创作的彻底颠覆与置换,而这也许正是谢晋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真正价值和贡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王建柱 《老友》2009,(4):8-10
谢晋导演走了……2008年10月18日,在浙江上虞,他的家乡,这位85岁的中国电影泰斗,默默地停止了呼吸。消息传开,中国电影界为之震惊……谢晋,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2.
谢晋,中国电影的"红烛"。谢晋一生,百分之九十九的光照和暖意都留给了中国电影,他的作品"光合作用"了中国几十年几代人的社会记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他都是唯一一个真正能够代表"中国民族电影"的作品缔造者。谢晋导演的电影几乎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的代表,谢晋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谢晋电影创作的三个阶段均有其代表性的作品,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体现了中国电影伦理情节剧传统的最高成就.这一传统采用现实主义电影叙事手段,用戏剧性、典型化的方法基本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编制故事.从<孤儿救祖记>、<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到谢晋的电影,都体现了这一被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影传统.谢晋电影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有如下特点:其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女性,且其起点比较低.这个女性从家庭里跑出来,成为孤独无助的人,找不到理想和出路.而就在这个时候,她会遇到一个比她更成熟、更年长的男性.这个男性一般都是革命理想的象征,他会帮助她去克服种种困难,使她从孤独无助的状态中得以解脱,从而渡过危机,超越自我,最后进入到一个革命大家庭当中去.在谢晋电影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影片的故事模式发生了变化,往往是某个男性主人公被冤屈,被打成"右派",或被流放,受到社会排斥;最后影片中最漂亮、最善良的女人却喜欢上这个被排斥的男人,最终用家的温暖、用女性的温暖和情感的温暖去抚慰他被集体所排斥时产生的创伤.第三阶段的谢晋电影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困惑的挣扎状态,而这一阶段同时也伴随着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终结.谢晋电影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其实已经基本结束,虽然他自己还是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无法真正让电影回到大众生活当中去,因为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谢晋电影,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没有观众,所以这个时期他逐渐退出了电影的中心舞台.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永远都是高峰,但谢晋电影在两个时代都是高峰.从1949年到1976年,他是那个时代电影的杰出代表之一.如果说有的艺术家是超前时代的话,那么谢晋就是一个时代的集大成者.他更多地把传统、西方、当代结合到一起,一直保持和时代同步,成为中国主流电影30年的代表.谢晋是谢晋时代的高峰,而且也是中国电影黄金时代不可逾越的经典大师.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的代表,谢晋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谢晋电影创作的三个阶段均有其代表性的作品,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体现了中国电影伦理情节剧传统的最高成就。这一传统采用现实主义电影叙事手段,用戏剧性、典型化的方法基本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编制故事。从《孤儿救祖记》、《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到谢晋的电影,都体现了这一被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影传统。谢晋电影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有如下特点:其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女性,且其起点比较低。这个女性从家庭里跑出来,成为孤独无助的人,找不到理想和出路。而就在这个时候,她会遇到一个比她更成熟、更年长的男性。这个男性一般都是革命理想的象征,他会帮助她去克服种种困难,使她从孤独无助的状态中得以解脱,从而渡过危机,超越自我,最后进入到一个革命大家庭当中去。在谢晋电影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影片的故事模式发生了变化,往往是某个男性主人公被冤屈,被打成“右派”,或被流放,受到社会排斥;最后影片中最漂亮、最善良的女人却喜欢上这个被排斥的男人,最终用家的温暖、用女性的温暖和情感的温暖去抚慰他被集体所排斥时产生的创伤。第三阶段的谢晋电影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困惑的挣扎状态,而这一阶段同时也伴随着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终结。谢晋电影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其实已经基本结束,虽然他自己还是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无法真正让电影回到大众生活当中去,因为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谢晋电影,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没有观众,所以这个时期他逐渐退出了电影的中心舞台。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永远都是高峰,但谢晋电影在两个时代都是高峰。从1949年到1976年,他是那个时代电影的杰出代表之一。如果说有的艺术家是超前时代的话,那么谢晋就是一个时代的集大成者。他更多地把传统、西方、当代结合到一起,一直保持和时代同步,成为中国主流电影30年的代表。谢晋是谢晋时代的高峰,而且也是中国电影黄金时代不可逾越的经典大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社会文化秩序中重要的象征区分在古典小说、戏剧、批评话语和通俗剧电影叙事中的具体体现以及这些象征区分和表述在社会主体构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我们可以对谢晋新时期通俗剧电影中观影主体的文本建构所涉及的中国社会结构中复杂的社会关系在一系列广受观众欢迎的电影文本中的空间置换、价值和意义转变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社会文化和政治空间分析的方法来厘清谢晋新时期通俗剧叙事与中国传统通俗剧叙事范式和特定时代政治化通俗剧叙事范式之间复杂的互文关系,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谢晋新时期通俗剧电影在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转型中所起的作用。论文重点分析了谢晋对以阴阳、虚实、二元对立结构为特点的中国叙事范式的运用,他对敏感的政治话题和个人政治身份问题的通俗剧式的表述和他运用镜头语言和场面调度对男女主人公社会关系和政治身份进行重新界定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文化功能。这种政治身份的重新界定是在两种主导性通俗剧叙事范式之间基于伦理政治的复杂而又有限的话语空间中运作的。不同的文化和政治空间符码不仅为女性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与主导性权力机构进行政治协商提供语义参照系和叙事表意模式,而且在调解社会矛盾、化解政治和意识形态危机、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转型和构建新型观影主体方面均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谢晋在电影作品中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其中作为配角出现的“帮助者”亦独具特色。这些“帮助者”除了帮助主人公摆脱困境、完成任务外,也传达出一种意识形态话语。因此,这些“帮助者”极具时代性。谢晋的电影创作跨度很大,以“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和新时期分界,“帮助者”所传达的意识形态话语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汤显祖在多年指导排演“临川四梦”和他人剧作的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导演经验并上升为理论,在中国古代戏曲导演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四梦”题词,是对戏曲导演思想的阐释;他所提出的“意趣神色”,是其戏曲导演艺术的精髓;他撰写的《庙记》,是从导演角度论表演艺术的经典。而且,他在导演实践中注重培育创作集体,注重以艺德育人。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18日,一代电影大师谢晋,在他的家乡浙江上虞走完了他85年的人生历程。他永远离开了光影斑斓的电影世界,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谢晋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电影事业,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谢晋执导的精品佳作流光溢彩。在中国电影史上,谢晋是中国主流电影的杰出代表,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本期编发一组谢晋研究笔谈,从不同的侧面及角度,从学理上对于谢晋及其电影进行研究,以纪念这位诞生于浙江的电影大师。  相似文献   

19.
谢晋电影综合美学特征的形成,在于他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及其影响的当代世界电影作了创造性的借鉴。这一艺术实践在新时期电影创新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初中国电影的历史性崛起,是由几代电影艺术家合力实现的。它对现实主义传统继承基础上的最初突破与创新仅用“时空美学阶段”是无法概括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谢晋电影及其风格,人们试图从各个角度、以各种方式去评说,但最终都归结为一点"说不尽的谢晋".本文仅从谢晋影片的史诗风格入手,以一种皈依文本的视角剖析其潜在的史诗意识和整体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