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传统的死亡观 ,是建立在自然宗教的基础上 ,具有神秘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特点 ,整体的文化意义高于生命的个体价值。中国人把生命看做一种自然现象 ,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不必那样痛苦。到了汉代 ,随着佛教的传入 ,死亡也变得阴森恐怖起来。到隋唐时代 ,死亡观有了相对确定的含义。新中国成立后 ,出现民间的死亡观与马克思主义死亡观并行存在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慈悲"是佛教的根本精神,其义为"与乐拔苦",它决定了佛教的伦理化特征,也奠定了其在汉传佛教伦理中的"母德"地位,即诸德之母,因为佛教中的戒律(制度化的道德规范)以及佛教诸应用伦理中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皆依"慈悲"精神而确立,皆体现"慈悲"精神、皆统摄于"慈悲"精神。佛教慈善则是"慈悲"精神的弘扬与践行,是佛教服务社会、饶益众生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传入中国后的佛教经过外来僧侣与中国历代高僧以中华本土文化对佛教教义的诠释和创新,主要是以儒家学说对其伦理化、世俗化的改造,到唐代,已经派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宗派。佛教中国化的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它具有了“人本思想蕴涵”。探讨中国佛教具有人本思想的原因、表现形式等问题,无疑是新时期我国佛教研究的新领域、新视角,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理论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汉初思想家通过向天地万物注入儒家的道德元素而形成了伦理化的自然观。贾谊通过“道”和“气”赋予了儒家之“德”的形而上学的内涵,为儒家经典与道德观念的合理性提供了客观性论证,奠定了汉初自然观伦理化演进的逻辑基础。《淮南子》不仅以“道”为万物的本原,而且认为“道物一体”,并通过“物类相动”的根源性阐释,提出了具有伦理化倾向的“天人相通”的自然观。董仲舒一方面继承了贾谊从客观性世界为儒家思想提供合理性依据的致思路径,另一方面推进了《淮南子》“物类相动”与“天人相通”的观点,通过“天人同类”的证明,把儒家的道德观念归本于天,形成了交感互通的伦理化自然观。这种演进整合了儒家的“伦理秩序”和道家的“宇宙秩序”,为法家推动建立的大一统“政治秩序”提供了稳固的合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为研究方法的佛教观念史,缘起于西方史学理论的启迪;但它何以能兼顾学术传统与佛教特殊性、又为什么在佛教研究领域优于与它极其近似的概念史方法,则是有待说明的问题。优波提舍、摩呾理迦等佛教经典体裁,展示了佛教内部的观念史传统,作为学术用语的"观念"亦与佛经原意一脉相承。观念史方法产生于对哲学思辨和社会生活之中间地带的"觉察";而佛教观念史的提出,是基于对佛教整体性、复杂性、动态性的"谛观"。斯金纳与科塞雷克提倡的概念史方法皆与佛教研究有所抵牾;且与概念相比,"观念"更符合佛教重视的价值意义。观念史作为研究和解释的方法,有助于呈现"佛学"亦宗教、亦哲学的特质,避免刻画静态化、抽象化的历史,促进还原生活世界的具体情境。  相似文献   

6.
试论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一方面应从自身的精神追求和生活准则出发,开出生态文化观念的新维度;另一方面也应充分发挥大乘佛教的人间关怀精神,适应时代要求,吸取西方生态文化观念关注现实、谋求现实解决途径的主体精神.佛教生态观的建构应以佛教缘起论为理论基石,包含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俗谛(现实层面)和真谛(精神层面),在当前应着重关注前者.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在佛教缘起论基础上所形成的整体论、无我论、生命观、慈悲观、净土观等生态理论.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和佛教都是高度伦理化的宗教 ,伦理思想是其宗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从伦理之来源、道德依据、行为规范、人性论、社会意义等方面对基督教和佛教的伦理观进行了比较 ,分析二者伦理观之同异 ,从而阐扬了两教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佛教美学的价值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佛教虽无严格意义上的美学,但通过佛法义理呈现了深邃独特的美学观念。在总体宗教性质限定下,佛教美学的价值趋向体现为由伦理化超主客价值趋向,向哲理化、心理化超主客价值趋向推进深化的历史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9.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长期以来,人们对其认识论意义作了重点研究,本文作者在承认其认识论意义的基础上,大胆谈了自己对知行观伦理化特征的看法。文章以知行观的形成、发展为线索,以历代哲人(既有唯物论者又有唯心论者)的知行观为论据,论证了知行观的伦理化特征:道德认识、道德实践、道德修养、道德教育和道德理想等,并探讨了造成这一史实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佛教教义的伦理化与世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原始教义讲究脱尘离俗、循世潜修,四真谛是其理论核心,这与中国传统思想相悖,作为外来宗教为在中国扎根,先依道家、玄学,后吸收儒学,也讲忠君孝悌,允许入世修行和在家修行,并使修行手段简单化,从而使佛教伦理化、世俗化,成为人间佛教.  相似文献   

11.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倡导自利利他,佛教布施思想中蕴涵了丰富的利他、助人内容,为其慈善事业提供了价值基础,同时也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如尊重弱势人群、慈善不分阶层、关注心灵成长等。笔者力图通过对佛教经典中布施理论的梳理,阐发布施观对于当代慈善事业的意义,以期对公益事业的研究者和践行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民俗佛教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与精英佛教相对应的佛教样态,在经典崇奉、神灵信仰、宗教组织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唐宋时期精英佛教的发展逐渐回落,而民俗佛教的发展则出现高扬的态势。民俗佛教虽然与古印度佛教有继承关系,但是它更多地被民俗生活所熏习,由此产生的佛教充分展现了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不同于精英佛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明代将僧人群体的管理纳入了世俗的行政体系,在保护佛教的同时,也创设了大量针对僧人的法律规范,并采用度牒制度控制僧人群体的整体规模。同时,明代对僧人的法律规范呈现出泛伦理化的特征,而僧人群体构成的日益社会化,僧人自身行为的渐趋低俗化,不仅损害了僧人群体的整体社会形象,也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爬梳佛教典籍中有关疾病的各种文献,探讨了佛教疾病观、医疗观的基本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了佛教的病相病征理论,病因学说,各种治疗理论和技术,以及大小乘的疾病观,基本厘清了佛教在疾病、医疗等问题上的理论体系,使人能够对佛教的医疗观、疾病观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为现代医学、心理学等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科学的日益发展,藏学已被国内外学术界公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藏族历史的长河中,佛教之影响最为深刻,它渗透到藏族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对藏区佛教的研究,成为藏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七世纪佛教分别由印度和我国汉族地区传入藏区以来,大量的梵文和汉文经典被译成了藏文,而大多数汉文经典亦由梵文所译。在用多种语言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中,就会遇到这些经典的原著者和译者的人名,因为这些人亦系佛教历史中之重要人物。所以,弄清楚这些人名,恢复其应处的历史位置,以藏汉两种文字的史料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将会促进藏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6.
公元7-8世纪以后,随着佛教从印度、尼泊尔及我国中原地区传入藏区,佛教僧人在吐蕃王朝的支持下,将大量佛教经典译成藏文,并在各地印刷,形成了多种版本。  相似文献   

17.
<华严经>是一部重要的大乘佛教的经典,它以其庞大的篇幅,大量而丰富的形象描写,构筑了自己独特的大乘佛教的思想体系,对大乘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华严经>理论构想深邃难测,所展示的华藏世界也是不可思议.华藏世界是佛教中的重要佛国世界之一,为毗卢遮那佛所居的实报土.实报土以无漏五蕴为体,在诸类净土中最为究竟.华藏世界架构难以思议、毗卢遮那佛与释迦牟尼佛的关系隐晦、圆融无碍的净土观超越逻辑,这常使人多生困惑.对这些思想进行一番梳理和研究,有助于增进对华藏世界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佛教孝亲观是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重要方面。本文从介绍中土佛教在孝亲问题上寻求与中土传统契合的几种方法入手,考察了中国佛教在孝亲问题上进行自身理论建设的过程,初步探讨了中土佛教孝亲观的成长进程及其理论特色。本文认为,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佛教的孝亲观与儒家纲常更加接近,形成以佛言孝、劝佛行孝、助世行孝的统一,佛教孝亲观走向中土化、世俗化,终于达成佛法与纲常名教在孝亲观上的契合。这既是佛法向纲常名教靠拢糅合的产物,又是中土佛教走向注重现实的内在需要,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化佛教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佛教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位,建立了独特的生存观理论,以空幻观、无我观、五蕴和合观等深刻地影响了古代梦幻主题小说的创作。追本溯源,外域佛教故事成为中土梦幻主题小说的原始母题。前人多认为梦幻主题小说受本土道教出世思想及虚主义的影响,视之为“庄生寓言之类”,本文则拟从佛教生存观的视角探讨梦幻主题小说的佛教影响。  相似文献   

20.
鲧、禹故事由神话叙事变为伦理叙事,姜原弃子神话提出"元子"说与"有德"说,表明和确立了中国文化的伦理品格。这表明,产生于周初至春秋中叶的文学经典《诗经》必然是伦理化书写,并影响形成了我国文学的审美传统和文学理论的伦理化、人格化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