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健康长寿,已成为人类追求的生活目标。科学家认为,以下10种人,可望健康长寿:一、身材矮小者美国科学家认为,人类存在一个适宜的高度,以便让身体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个高度是:男子165—168厘米,女子159—162厘米。二、稍胖(重)者美国科学家在调查600万人的体重与寿命关系时发现,稍胖的人,从体能、抗病力到抗癌力,均比瘦人优越,因而寿命高。三、秃顶者男子秃顶,多精力充沛,白发晚生,平均寿命80岁以上。秃顶多因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所致,而雄性激素恰恰是男子的护身符。四、耳长者耳朵长的人,多享高寿,可能与其体内“肾气”旺盛有关。五…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初,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先后出土了商代的一支骨尺和两支牙尺。骨尺是用一根兽骨磨制而成,尺面中间还留有骨沟的痕迹,尺的两边刻有十等份,全长16.95厘米。两支牙尺分别长15.87和15.80厘米,尺面刻十寸,每寸刻十分。这几支商代的尺可以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计量单位由小单位组成大单位,并且采用了十进位制。中国当是世界上最早在度量衡器上采用十进位制的国家。中国的邻居印度在公元前三世纪初,才开始使用十进位制的尺。甲骨文中表示数量一至十的文字,依次为“一(一)、=(二)、≡(三)、(?)(四)、×(五)、(?)(六)、十(七)、)((八)、(?) (九)、|(十)”。其中“一”至“四”,一望可知,“一”就是指一个,“四”就是指四个。“五”以上的数字大约刻画下来很是麻烦, 容易刻错数错,也不便于识记,所以古人便结合当时人们的生活经验,创造出了新的文字符号。这些文字符号的形义当忘样理解呢?下面分别释之。  相似文献   

3.
抄本<红楼梦>的基本状况 旧抄本<红楼梦>(以下简称"抄本"),共4册,残存第一至第十回.第一册一至三回;第二册四至五回;第三册六至七回;第四册八至十回.开本24.1厘米×13.3厘米,线装.  相似文献   

4.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积聚过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者日渐增多。肥胖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一般以40岁以上多见,女性略高于男性,尤在女性绝经期以后。以正常体重公式推算:[体重(公斤)≈本人身高(厘米)—105(女性再减2.5)]一般以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肥胖可加重机体的负担,氧耗量较正常体重增加30—40%,肥胖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及货币文化的若干特点早在秦汉时期已基本形成,然而,该时期的货币问题,却长期是经济史家和社会史家难以解开的历史之谜。青年史学家张南,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终成《秦汉货币史论》(以下简称《史论》)专著,可谓一枝独秀。《史论》一书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非一般地叙述秦汉货币制度的历史,而是对该时期历次货币改制的起因、不同内容及其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分析,阐述了大一统国家的确立、强化与  相似文献   

6.
2013年10月27日,来自土耳其的世界第一高人苏丹·科森与新娘梅尔韦·迪博走进婚礼殿堂,用生动实例告诉人们——在爱情面前,身高真的不是问题。科森身高2.51米,比新娘高76厘米。科森现年31岁,是一名农民。2009年8月,他取代身高2.36米的中国男子鲍喜顺,以2.47米的身高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确认为新科“世界第一高人”。而后来,他又长了4厘米。  相似文献   

7.
(二)先秦尺步里亩制度(甲)出土古尺实物近年以来,先秦古尺渐有出土,诸家著录亦多,有条件可以汇总进一步研究。出土实物古尺如下: 1.南京博物馆藏骨尺一支,据说殷墟出土(见罗福颐:《传世历代古尺图录》),实测长16.93厘米。2.同书著录传世晚周尺七件,两件长22.70厘米,三件长23.00厘米又二件长23.10厘米。3.南京大学传寿州出土战国楚铜尺长22.50厘米。4.湖南文管会传长沙出土战国楚铜尺长22.70厘米。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在维新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批判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和“女子智力低于男子”的谬论,主张女子应与男子一样受教育,并论述了女子教育对于女子自立、下一代的教育及健康成长以及民族国家的强盛的重大意义;提出了“相夫教子”、“兴国智民”的女子教育宗旨;提倡兴办女学,并拟订了第一部较为详细的女子教育办学章程;提倡女子社会教育,反对女子缠足,提倡女子参政。  相似文献   

9.
女子800公尺跑是田径教学中一个有代表性的项目,也是锻炼标准中规定达到的耐力素质指标之一。在六十年代初期的国际田径比赛中,女子800公尺跑,已经是属于女子径赛距离最长的项目了,按当时的理论认为:800公尺跑的运动量对于女运动员的生理结构特点,内脏器官的承受能力,都已经达到了极限。从事超过800公尺跑的运动对女运动员的健康,不但没益处,反而是有害处的。所以千五公尺,三千公尺,五千公尺一万公尺纯属男子的运动领域,而马拉松跑当然是女子运动的禁区了。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14,(12):27-27
非洲中部刚果共和国、加蓬、喀麦隆3国边境的深山密林里,至今仍生活着一支几乎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他们是筚格米人,世界上身材最矮的人种,俗称“小人族”。该族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只有142米-145米,女人一般比男人矮1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1.
作为秦汉时期黄老道家的代表论著之一,《淮南子》蕴含丰富的林业思想。《淮南子》林业思想以重林、用林、植林、护林与赏林为基本内涵,从中凸显自然性、政治性与人文性的理论特点。《淮南子》林业思想的生态意蕴极为深厚,在黄老道家的历史影响下,体现出强烈的自然意识、整体意识与和谐意识,这在秦汉林业思想史上堪为卓识。就实质而言,《淮南子》林业思想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有机融合,其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核心理念,对现代人类的身心和谐、世界和谐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战国秦汉之际是中国古代国家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战国时期的列国及秦汉国家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济方面的立法尤为关键。这方面的成就不仅为传世文献所记载,在出土的秦汉法律文献中也有丰富的史料,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财政管理方面的法规都有所建树,表现了战国秦汉之际国家较为成熟的经济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活动看秦汉女性的经济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汉时期的女性在当时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领域中,均有非常突出的表现,但她们在这三种经济类型中的地位并不完全一样.经济结构的不同、女性对土地的占有情况不同、思想观念的不同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秦汉女性的经济地位是后世女性难以望其项背的,但与母权社会的女性相比,其经济地位又存在着差距.  相似文献   

14.
秦汉之前文学中的竹意象还不具有独立的地位,魏晋南北朝竹被纳入了文人审美的范畴,这一时期的文人或写竹之概貌,或赞竹之耐寒与坚贞,或于竹中寄托风流放达、隐逸、思乡之情,竹意象由此形成。唐宋文人或对竹细致刻画,或颂扬竹之虚心、孤标,或将个人经历、情感、志向、信仰等投射于竹,竹意象实现了其人格化与个性化的进程,中国文学中的竹意象成熟了。  相似文献   

15.
先秦秦汉时期一些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都重视对民众的教育。他们认为,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道德素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可为国家培养人才,改善吏治。先秦儒家最重视教育,并创立私学,对平民进行教育;汉代的地方官则通过官府的力量办学,使不少民众受到教育。先秦秦汉时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 ,现在的云南地区尚处于原始社会 ,是我国较为落后的地区。但是 ,经过秦汉时期的开发 ,社会经济较以前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秦汉时期对云南地区经济开发的一些措施以及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在目前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势下 ,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五帝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帝从无到有 ,从不确定到固定下来 ,本是人为安排 ,并非古说。五帝说是战国秦汉士人的假设 ,只是历代学者落实“五帝”称谓的尝试 ,本与中国历史无关。五帝本是先民原始宗教中的神 ,是文化现象。“五帝时代”这一提法不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秦汉时期的河套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这里既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乐园,也是中原王朝与匈奴军事争夺的焦点,还是秦汉王朝经济开发的新区。特殊的历史渊源与地理位置、民族构成,形成了这一地区独具特色的多元的文化类型与文化特点。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尚武文化、移民文化和商旅文化在这里同时存在,同时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开放的、充满活力与进取精神的秦汉文化丰富了内涵,提供了动力,也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避免以貌取人,发展到避讳美貌,这是儒家传统人学的一个实在倾向,《韩诗外传》关于"美士"的相关论述,说明这个实在的倾向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相反,七十子时代对于人格美人体美之类问题的看法完全不同于后世刻板寡欲的面貌,显得十分生动鲜活。能以一种文化全局性高度和概括总结的眼光来看人的体貌,《外传》论美士应是首发。如果坚持说魏晋时代文人的自我觉醒是个标志,则汉初的体貌人学尚属初识。《外传》看体貌的理论也代表了中国古代一直坚持的特点,宏观与微观结合,内容与形式结合,相术与艺术形象描写的最显著区别,是相术先进入微观领域,后来专业的研究不亚于近代西方的人体测量,而文学描写总是放不下精神整体的观照。  相似文献   

20.
使百姓"比地于伍"乃秦汉政权控制基层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秦及西汉前期特定的社会结构和个体自我意识的泛化使其有罪相举的制度机理有效运作。西汉中期后,其制度性外壳依旧,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儒家理念的影响,从实践层面上看",比地于伍"的作用机理在悄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