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介绍和分析日本战后工会制度与劳动关系的发展变迁的状况,并比较与中国工会制度的异同点.分析战后日本工会制度与劳动关系的发展变迁的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对于还没有与发达国家的内涵相同的工会组织的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日本战后的工会制度与劳动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因为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日本是在二战后才制定颁布了《工会法》与《劳动关系调节法》.当时在美军占领下,联合国司令部在对日本实行民主化改革的进程中,日本的工会活动才被合法化的.这一点是战前的日本所没想到的,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属于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大社会变革.一些学者在比较分析日本的这两部法与其他发达国家的类似的法律时,还发现,其具体内容里,日本把"团结权"和"争议权"当做宪法中的基本人权来保障,这些创新大大超越了当时的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2.
中美劳动者及其组织比较 中国法律保护劳动者实施集体代表性的权力。如果这些权力切实得以实践,中国劳动者的境遇就会与美国劳动者大不相同。美国有劳动法和雇佣法之分。劳动法涉及集体权利,而雇佣法处理个别劳动关系。这也是在谈到劳动法时,中美两国存在的一个概念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急剧增长,随之对我国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批评及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起来.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世界经济强国,有着相对完善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对此,我们自然要将眼光投向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完备和发达的国家,以求能够吸取教训,获取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以期有助于我国现有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新的判断、新的要求和新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措施.劳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劳动不只是浅显意义的创造物质条件的劳动,也是帮助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活动.人的成长发育黄金时期就是青少年阶段,在这一时期劳动教育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对劳动教育的重新树立,首先简析劳动教育观的基本概念,其次从劳动认识、劳动实践、劳动情感和劳动法规四个方面主要内容,分析了我国青年劳动力教育薄弱的现状,以此提出解决青少年劳动观念缺失的策略.通过系统的方法提高开展了青年劳动教育工作培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王大为 《现代交际》2014,(2):205-205
教师的劳动是艰巨的,教师劳动的艰巨性主要表现在:做教师要经过长期的准备;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要继续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付出艰辛的劳动;教师劳动的艰巨性还表现在工作时间的长久性和工作空间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6.
企业劳动争议预防机制是未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文中分析了企业劳动正与预防机制建立的途径,主要包括: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促进企业用工正规化发展;加强宣传力度,促进企业认真执行和落实相关劳动法律;进一步发挥工会作用,完善企业内部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
《职业》2021,(2)
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年青一代树立健康积极的劳动价值观、通过对劳动世界的探究为自己幸福和有尊严的人生奠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携手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团队隆重推出了青少年劳动教育读本《你不全知道的劳动世界》.该书一问世就得到了青少年读者、家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被誉为业内专业劳动教育读本.  相似文献   

8.
公益劳动与刑罚轻重 公益劳动是社区矫正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公益劳动侧重对服刑人员的行为矫正,通过参加公益劳动,可以体现其对社会的积极补偿,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达到矫正其不良心理,避免重新犯罪的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服刑人员来说,公益劳动是一种加于服刑人员之上的义务负担,服刑人员除非有特殊情况,如身体残疾等原因不能参加劳动之外,都必须参加公益劳动.在现行《刑法》中,对管制、缓刑、假释等人员是没有参加公益劳动的义务要求的.  相似文献   

9.
不断提高对和谐劳动关系重要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关系调整体制,建设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个社会的劳动关系,不仅反映着一个社会的劳动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而且关系着劳动的效率和质量.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得到保障时,劳动关系才能和谐稳定,劳动质量和效率才能有效提高,才能创造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而建立劳动用工年检工作制度是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城镇化给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正确分析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积极研究对策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劳动保障制度,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杨琼 《职业》2021,(2):11-12
"基于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概念去看待对人的尊重,则是充满温暖和敬意的."读完檀传宝教授《劳动教育论要:现实畸变与起点回归》中的这句话,我感慨万分.我是如此乐此不疲地盼望着劳动世界里那些有力量的种子,在充满尊重和爱的土壤里,开放出美丽而灿烂的劳动之花. 劳动教育,本应该是充满光亮、充满温暖、充满...  相似文献   

13.
刘静 《职业》2020,(10):77-78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笔者基于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在分析长征精神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长征精神融入学校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途径.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学习劳动理论知识、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态度,热爱劳动及劳动人民,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4.
陈岚 《职业》2005,(1):36-37
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理的行政执法活动,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11月1日国务院第423号令颁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并于2004年12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的颁布为依法查处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条例>的颁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行为,促进劳动保障工作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董克用 《职业》2014,(13):20-21
研究公共管理必须关注劳动关系问题。在中国未来的劳动关系发展问题中,有三点值得研讨:一是我国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二是西方国家劳动关系发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三是怎样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劳工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吴园 《公关世界》2022,(1):100-101
劳动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调劳动观的教育.通过梳理和归纳近5年CSCCI和中文核心期刊上关于高校劳动观教育的文献,为正确认识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深刻理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价值追求正日益回归,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1月24日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奠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胜利基石,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劳动精神都应该是一面...  相似文献   

18.
《职业》2006,(10):35
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而劳动关系是现代经济生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恩格斯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劳动关系和谐与否,不仅事关每个劳动者和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夏凡 《职业》2010,(29)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劳动关系也正经历着由行政化向市场化的转变,企业和劳动者开始逐步形成各自的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劳动争议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增多,特别是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更是大幅度增加.在显性劳动争议日趋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和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张丽芬 《职业》2022,(2):28-30
针对技工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劳动精神的实际情况,本文探索如何有效进行劳动教育培育劳动精神,以期为新时代技工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劳动精神、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