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六○年在太平天国影响下,毕节县爆发了苗族领袖陶新春领导的各族农民联合的起义。随即与太平军石达开部联合,共同开辟猪拱箐根据地建立了农民政权。其势扩大到滇东、川南边境。参加起义的苗、彝、布依、回、汉各族人民,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反动统治。经过十二年的斗争,最后清王朝调集黔、滇、川三省兵力疯狂镇压,终于失败。但这次起义的各族人民,团结战斗,不屈不挠,英勇就义的精神,在我国近代少数民族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试析傅鼐在湘西苗区的屯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傅鼐在湘西苗区的屯田宋元明清的统治者为了有效地治理苗疆,都在湘西苗区以不同的形式实行过屯田,其中,以清朝傅鼐在湘西苗区的屯田实行得最坚决,延续的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爆发于湘黔边境的乾嘉苗民大起义,虽然最后被清王朝残酷镇压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满汉地主阶级,动摇了清王朝在湘西苗疆的反动统治,使清廷上下大为震惊,一时“剿苗”,“抚苗”,“治苗”之类的言论层出不穷.直接参加镇压乾嘉苗民起义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严如煜在其所著《苗防备览》中向清统治者献策说:“夫以守为攻,莫如筑堡;以农为兵,莫如开屯,  相似文献   

3.
乾隆四年至六年,在湘桂黔交界的地区,爆发了以苗、瑶、侗、壮等民族为主的大起义。领导人是湖南城步县苗族杨清保、侗族粟贤宇、广西龙胜县(当时属义宁县)侗族吴金银、苗族张老金、瑶族杨老襄等。起义军以城步、龙胜为中心,北到湖南通道、绥宁、城步,南到广西义宁、怀远,西到贵州黎平、永从,东到资源等县,坚持斗争两年多,在各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就这次起义作一简要评述,望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4.
今湘黔川交界地区是苗族聚居地。汉以来 ,由于该地区反抗斗争不断 ,迫使中央王朝不断调整“治苗”政策 ,清朝雍正至嘉庆年间这一问题最为突出 ,清初沿袭明朝在这一地区的土司统治制度 ,雍正年间推行“改土归流” ,实行“以汉治苗” ,进一步加强封建统治 ,促进了苗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由于满汉官吏、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进入苗区 ,任意兼并苗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剥削欺压苗民 ,最终导致了乾嘉苗民大起义。清朝平定起义后统治政策又从“以汉治苗”回到了“以苗治苗”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40年代初,湘黔边苗族人民的“跳仙会”起义,是一次以宗教形式发动的反对国民党政府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当时,称为“神兵起义”或“木刀起义”,永绥(今湘西花垣县)一带则叫“麻王运动”。一、“跳仙会”起义的原因 1938年,苗民革屯抗日力量被瓦解后,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对苗民的压迫和剥削。他们在苗区增收苛捐杂税,四处抓丁派款,垄断食盐贸易,广大苗民过着极其困苦和悲惨的生活。当时,在湘西苗族中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有钱是县长的,有谷子是财主的,有猪羊是队长  相似文献   

6.
一、防军缘起防军起于咸丰同治间,它的出现原起于湘军的崛起。清朝以武功开国,八旗绿营同为经制之兵。具有“拓疆万里,宾服八荒”的战斗力。清中叶以后,由于承平日久,武备渐至废弛。清政府镇压农民起义遂配募勇营用以作战,乾隆年间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时首先推行此法,后来在镇压黔湘苗民起义和川陕白莲教起义时沿  相似文献   

7.
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是汉、壮、瑶、苗、侗等各族人民杂居之地。在明王朝的残暴统治下,广西各族人民不断起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为什么明代在广西不断爆发各族人民的起义?其历史作用和意义是怎样的?笔者拟就此发表一些浅见,以求教于史学界。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有矛盾就有斗争。明代广西各族人民起义,是阶级矛盾和民族  相似文献   

8.
在明王朝统治下的二百七十六年中,在广西这块土地上,几乎没有一个平静的年头,英雄的各族人民自始至终进行了前仆后继的反抗斗争。起义的发动者,多为瑶壮人民,参加的有汉、苗、侗各族群众。实际上,它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联合大起义。起义的烽火,盛旺之时,遍及大半个广西。本文仅就明代广西少数民族人民起义的阶段划分、特点、失败原因和历史功绩,进行初步的探讨。三个阶段根据明代广西少数民族起义的发展情况,可将它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王锡桐起义(一九○○年六月——一九○三年十月),是义和团运动期间,在浙江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反帝斗争.王锡桐起义虽局限在宁海一隅,但其意义和影响则远远超过了起义波及的范围.这次起义是在义和团运动的鼓舞下展开的,它与北方义和团的反帝斗争相呼应,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二次革命高潮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清朝同治元年至十二年(1862—1873年)在陕甘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回民起义,这是回族人民不堪清的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而进行的一次英勇不屈的斗争。但过去有的论著把这次起义说成是“联合”汉族人民进行的起义。韩敏、邵宏谟二同志在《论清代陕甘回民起义的性质》一文中,也把这次起义说成是“以回族劳动人民为主体并联合一部分汉族人民共同反抗  相似文献   

11.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徐特立在南昌起义前策反姜济寰,对起义的成功具有极大的意义。在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南昌起义这一节,应该有徐特立、姜济寰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清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湘西及毗邻的黔、川边苗族地区,爆发过一次大规模的苗民反抗斗争,史称“乾嘉起义”。这次起义有数十万苗民投入战斗,席卷湘、黔、川三省十余厅、县,给清朝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清廷先后调动七省近二十万大军“进剿”,历经大小百余战,折将损兵,耗费大量物资财力,起义才得以平息。镇压了大规模苗民武装反抗以后,如何吸取经验教训,审时度势,制订和实行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恢复和重建清王朝在“苗疆”的统治秩序,维持并进一步加强对苗民的统治和防范,这是清朝统治者当时所面临的艰巨的任务。而这一任务主要是由傅鼐完成的。本文特就傅鼐的“治苗”政策略加述评。  相似文献   

13.
湘南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毛泽东早已设想“以汝城为中心”实行湘南起义,但因多种原因,将湘南暴动的打算变成了极力攻打长沙,并最终放弃了湘南割据。朱德召集汝城会议,讨论了湘南起义的计划,但因准备不足决定推迟,后因支援广州起义,湘南起义再次推迟,而宜章首义更利于湘南起义的实现。湘南起义大可不必与三大起义齐名,但它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14.
清咸丰、同治年间,在云南西部爆发的杜文秀领导的以回族为主体,联合汉、彝、白等各族参加的反清起义斗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斗争。这次反清起义,从1856年到1874年,前后长达十八年之久,沉重打击和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在这次反清起义中,巍山曾起了极大的作用,现就此问题略作评述,供史学界参考。 杜文秀起义前的巍山 蒙化府设于清乾隆三十六年之前,后改  相似文献   

15.
从《水浒传》中梁山起义军的组成成分、起义的原因、起义的目的、起义的纲领或口号等几个方面,剖析了梁山起义的性质,针对学术界在《水浒传》评论中普遍公认的“农民起义说”,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认为把梁山起义定性为农民起义是片面的,梁山斗争的性质已不仅仅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还包括了统治阶级与市民阶层的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因此,这不单纯是一次农民的起义,而是包括了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在内的一次大规模的武装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6.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在贵州天柱县执营乡爆发了侗族农民姜应芳领导的反清起义。这次起义所提出的纲领口号、颁布的各项政策以及政权和军队的建制、与苗族起义军的密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特点,本文仅就秘密结社与这次起义的关系,谈谈自已粗浅的看法。 清末道咸年间,由于残酷的封建剥削和政治压迫以及连年的自然灾害,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各省农民起义频繁发生,而这些起义多数都以一种民间秘密结社形式来宣传和团聚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年十二月三日,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地区爆发了一次由同盟会会员策动的大起义。这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尽管起义群众仍以旧式会党为基础,可是它已迥然不同于单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会党起义,而是赋予了新的内容与任务,完全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次武装斗争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起义性质的辨析关于萍浏醴起义的性质问题,解放后有关辛亥革命的论著一般多把它列为同盟会领  相似文献   

18.
清代苗官制对苗族神判权威性合成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疆尊神白帝天王的神判权威性合成要素之一为苗民与日俱增的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观念。乾嘉苗民起义逼令清廷改施“以苗治苗”之策及设置苗官制。苗官对苗族社会生活的直接干预蕴酿并激活了苗民的阶级意识、阶级斗争的新情状,促成了神判权威性的认定。  相似文献   

19.
一 为帝国主义服务的资产阶级历史学者对1848年巴黎无产阶级六月起义史作了无耻的捏造和荒谬的歪曲。他们把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六月起义看成是法国历史上“一个偶然的小插曲”;说引起六月起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六月初工人要推选路易·波拿巴为立宪会议的补选代表没有成功”;把起义说成是“波拿巴集团佣仆们所干的事业”,他们竭力证明波拿巴分子不论是在准备起义方面,或是在领导起义方面都起过重大的作用;他们把无产阶级的六月起义看成是没有任何政治纲领和政治领导的一次“饥民暴动”,极力抹杀六月起义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因此,我们要与反动历史编纂学对1848年巴黎六月起义者的英勇斗争故意加以歪曲和揑造的行为作  相似文献   

20.
<正>1863年波兰起义,既是俄国波兰政策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又是波兰民族主义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本文旨在从俄国的立场出发、从文明的视角出发来看待这场起义,它更多的是由于波兰文化与俄罗斯文化在交往中发生的分歧,也正是因为这种分歧造就了俄国官员与当地民众的冲突,进而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俄国统治的起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