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工作中我反复揣摩并发现:学习语文的兴趣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一、为走向文学殿堂铺路学生爱好语文,他就会博览群书,并从书中淘金,在日积月累中激出智慧火花,提起笔来,如行云流水。这样可为他们将来走上记者、作家等文学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什么?是与先贤圣哲穿越时空的对话;是放飞想象自由驰骋的天空;是登临绝顶创造成功的捷径.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显得尤为重要.语文知识的积累与丰富离不开阅读,文学修养的训练与提高更是得力于大量的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平时很难挤出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阅读效果呢?教师在这方面应给予指导,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文学领域中有目的、有重点地徜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不仅应当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理.语文新课标指出:"通过阅读和欣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读书的习惯,把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呼声越来越高,非理性思潮也就在语文界悄悄兴起.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就渐渐地被“个性化解读”、 “品味欣赏”、 “在文学的天地里徜徉”取代.这些看上去很美的语文教学形式让学生越来越不知道语文该怎么学,也让教师产生了越来越不知道语文该怎么教的深深困惑.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尤其是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没有可操作性,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科学的系统性.只好让学生和一线教师“跟着感觉走”了.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入情入境地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教学时,引导学生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再情感引领,架起文学桥梁,并在反复诵读中入境入情,最后潜移默化,培养学习能力,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师用心用情地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学自然地交融,真正实现古今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
张慧娟 《决策探索》2010,(16):56-56
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使笔者明白,想象力是学生在文学殿堂中自由翱翔的双翅,所以,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试着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实践训练,不仅要求学生说好普通话,而且要求学生能通顺、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和进行口头语言交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切实地进行系统的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读"、"说"两方面教给方法.  相似文献   

9.
任何课堂教学,如果丧失了对学生的吸引力,那么,便根本谈不上效果.语文课,自然也非例外.一个学生在日记中真诚地写道:"其实我挺爱看文章,甚至连我表弟的小学语文课本也爱看,可我上语文课总是走神.语文课的内容特别散,无从下手.学数学像踩着梯子一步一步地攀登:学语文,如掉在海洋里漫无目的地游泳."可见,学生厌烦的并不是语文而是语文课.  相似文献   

10.
夏于东 《科学咨询》2008,(10):46-46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着眼于二十一世纪的语文教育而设计的全新内容.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围绕语言、文学、文化三个方面设计,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拓展.设计这样的专题活动,意在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摘自高中语文教材说明)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那么,农村高中如何加强对综合性学习专题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诵读优秀的诗文,对于净化学生的灵魂,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提升学生的品性灵气,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感悟无穷魅力;利用课外诵读,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拓展延伸,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向文珍 《科学咨询》2007,(12):33-33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有十分丰富的文学内容,语文教师在对文学内容教学时,要着力培养学生文学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习惯和创新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新的要求。分析文学创新,主要是要有一种创新精神,所谓创新精神,是指在问题解决与学习过程中,主体经过变化、组合、探索,得出新成果,获取新知识与新能力的精神,所以文学教学的创新,必须有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必须解决教学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3.
余正敏 《科学咨询》2008,(12):39-39
目前很多老师,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老师经常哀叹:语文课难教.许多学生不重视语文,甚至不喜欢语文.究其原因,我认为除了一些客观的因素外,跟我们的老师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你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语文教师,我想学生一定会喜欢上你并爱屋及乌的喜欢上语文的.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呢?我想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语文素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探究性学习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5.
陈若 《科学咨询》2003,(16):18-18
如何在低段识字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他们从学习中感到快慰、满足、成功.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创设和谐的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身处教室、心骛八极、纵横古今、驰骋中外,在和谐的、宽松的、美妙的课堂里遨游,欣赏语文的美,体会文学的妙.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奏响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的清亮悠扬的课堂交响曲.  相似文献   

17.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思想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确立了语文教育是为了培养和谐发展的,具有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总目标.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文学素养是人的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学素养的形成要依靠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学科,是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人文熏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关键是教师的教学策略.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低年级,我认为:就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玩中学,学中玩,使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