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什尔里派是伊斯兰教(学)派中较为特殊的一个派别,该派曾于公元11世纪下半叶风靡阿拉伯东部,成为塞尔柱王朝的官方学派,其所倡导的中道主义思想曾一度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流思想。艾什尔里派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是伊斯兰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而艾什尔里派的中道主义思想最终被包括伊斯兰教四大教法学派在内的大多数教(学)派所接受,更说明了它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马图里迪学派(El—Maturidiyyah)系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学的两大支柱学派之一。在伊斯兰社会转型时期,马图里迪学派从当时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现实出发,建构了一个旨在论证和阐述伊斯兰教义的学科体系,为多元的伊斯兰社会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这一体系不仅注重理性的作用,而且倡导宗教的宽容、温和与中正,开创了以中正原则为基础的逊尼派教义传统,成为历代穆斯林中正主义的思想源泉。加强对马图里迪学派的研究,不仅对正确把握当代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主流思潮"中间主义"的历史渊源,发扬伊斯兰教中正思想以及抑制极端主义思潮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对促进我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交流,加深双方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阿里·沙里亚蒂是伊斯兰革命三大著名理论家之一和"游击队之父".从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想史来看,他在继承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想家阿富汗尼和艾克巴尔改革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等西方现代思想,并以此来解读和批判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想家产生了重要启示和影响.本文通过对比沙里亚蒂与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想家阿富汗尼和艾克巴尔,进而认为,沙里亚蒂是在百余年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想史上继两者之后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他对伊斯兰现代主义作出了多方面贡献.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文明中“共处”思想关注的核心是如何解决承认伊斯兰教普遍性/唯一性与各种以伊斯兰教为标尺而划定的“他性”存在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使用世界主义光谱来对伊斯兰文明中不同“共处”思想进行排列,从最偏向宗教普遍主义一侧到最偏向宗教社群主义的“共处”思想分别是:不同伊斯兰教派间的“共处”思想、伊斯兰国家内部不同宗教群体间的“共处”思想、古代伊斯兰国家与非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共处”思想、近代以来伊斯兰国家与非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共处”思想、非伊斯兰国家中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群体之间的“共处”思想、不同宗教之间的“共处”思想等六种类型。通过有针对性地挖掘“共处”思想来纾解当今伊斯兰世界所面临的诸种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哈桑·图拉比是近年来苏丹政坛的风云人物,其伊斯兰主义思想不仅使伊斯兰解放阵线成功执政,而且也使得苏丹迅速伊斯兰化,成为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继伊朗之后,又一个实行伊斯兰法的中东国家.尽管巴希尔后来选择与囹拉比分道扬镳,但图拉比领导的人民大会党能否卷土重来,仍将是观察苏丹未来政局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400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移植、传播和发展,伊斯兰教逐渐从一种外来宗教演变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意积形态,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确切地说,中国伊斯兰教是在儒、释、道、清(伊斯兰)四教会通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尤其是在儒学和伊斯兰教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这里所探讨的,就是这种融合的漫长过程,以及这种融合的代表人物和思想特色,以明清之际的学通四教为主。 一、对伊斯兰教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的先驱者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这是迄今仍有争议的问题。概括诸说,大约有四种。 (一)隋开皇中说 明陈仁锡(1581~1636)所撰《皇明世法录》卷81:“初,谟罕谟德(穆罕默德)生而神灵,西域诸国,并臣伏焉。其教以事天为本,而无  相似文献   

7.
圣战萨拉菲主义是萨拉菲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其突出特点是主张通过暴力"圣战"建立实施伊斯兰教法的"哈里发国家"。中世纪的罕百里教法学派、近代的瓦哈比派、现代穆斯林兄弟会理论家库特卜的极端思想,构成了圣战萨拉菲主义的意识形态来源。在"9·11"事件发生至"伊斯兰国"组织产生前的十多年时间里,"基地"组织构成了全球圣战萨拉菲主义运动的中心。伴随"伊斯兰国"组织的崛起,"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组织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导致圣战萨拉菲主义运动内部发生了严重分裂。这种分裂对于重塑圣战萨拉菲派的未来战略、策略、优先选择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圣战萨拉菲主义运动的分裂无法通过包容的方式实现和解,在可预见的将来,世界各地的圣战萨拉菲主义运动将围绕"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组织选边站队,二者的斗争将日益导致圣战萨拉菲主义运动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伊斯兰文明遭遇复杂多样的内忧外患,在诸多方面出现失衡,陷入了严重的思想危机。重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当代伊斯兰文明体系,是当前伊斯兰世界面临的时代重任。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的兴起表明,伊斯兰世界已开始反思伊斯兰文明的危机,通过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变革,探索适合自身传统与现实的发展道路,进而实现伊斯兰文明体系的理论重建。尽管当代伊斯兰文明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但其倡导对话包容、崇尚和平中道的核心价值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时代意义。在未来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伊斯兰文明做出新的建树和贡献依然可期。  相似文献   

9.
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伊斯兰极端主义重要形式的圣战萨拉菲主义,正日益成为多数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思想基础和动员工具。考察圣战萨拉菲主义形成的历史根源,有助于理解当代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演变过程。从本质上看,圣战萨拉菲主义主要汲取和发展了中世纪和近代极端教派、沙特瓦哈比主义、现代伊斯兰主义的激进思想,是当代伊斯兰极端主义与中东地区和国际政治互动的产物,在激化地区冲突与暴力恐怖活动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萨提·胡斯里的生平与著作进行了简单介绍后分析了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在民族、民族主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萨提·胡斯里把语言和历史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与构成要素,反对把宗教作为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在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胡斯里提出了反对泛伊斯兰主义的"穆斯林统一",倡导"阿拉伯统一"的政治主张,实际上也就是以泛阿拉伯主义取代泛伊斯兰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