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数理模型分析可持续发展约束条件下社会土地资源最优配置理论模型,分析竞争市场土地资源配置均衡及缺陷,分析政府有效管理如何改变市场均衡,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得出如下结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随经济发展进程而发展;竞争市场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政府的有效管理能弥补市场缺陷,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土地产权制度安排能降低政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管理的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2.
农地非农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如何处理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保护的关系,建立有效的农地非农化调控机制,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因而,基于农地非农化调控的要求,从农地非农化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来探讨农地非农化的调控机制问题及创新.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诱发了农地非农化的快速增长,土地作为重要的农业资源,越来越凸显其稀缺性。由于湖北省各城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土地资源要素过度投入,导致区域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低下。环境因素对区域农地非农化的配置效率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通过合理调控区域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区域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分析湖北省2013—2017年各个城市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目的是科学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4.
农户外出、土地流转与土地配置效率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户外出的规模越来越大。农户外出在增加了农户收入的同时,对土地配置效率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认为,当存在一个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时,农户外出总是能够通过土地流转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可能使得土地配置更不平均。当不存在一个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时,土地调整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业收益率很低的情况下,农户外出可能使得土地流向那些不能有效使用的农户,这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土地配置效率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的增量土地用地形式、土地资源配置形式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发现,东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不必然带来土地配置效率的改善的梯度发育,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的观点,并给出了经济学的解释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界定土地循环利用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土地循环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江苏省1996~2007年统计数据,评价其土地循环利用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土地循环利用发展态势处于上升阶段且优于全国;棕地开发成为阻碍土地循环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资源减量投入在土地循环利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尚未凸显,土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利用率较低.最后指出:基于统筹大区域的产业发展,有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空置土地再开发和制定土地循环利用规划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另一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地征收出让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三农"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样本县市2006—2011年间农地征收与出让中的土地收益分配格局抽样调查与分析发现,尽管国家不断地提供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偏低,约在3%~16%之间,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在75%以上。其根源是现行的农地征收补偿原则是以农地的农用价值一次性补偿给失地农民及其集体,割断了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路径。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从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缩小征地补偿范围、市场化补偿、实物性补偿、失地农民就业支持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民土地处置意愿的农村土地配置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51份调研资料为基础,分析农村土地配置现状以及农民的土地处置意愿,探讨农民意愿对农村土地配置可能带来的影响,从农民意愿角度解释农村土地低效配置的原因。结果表明,当前农民仍然对土地具有高度的物质和精神依附,农民土地处置意愿与法律和政府所希望的方式存在背离。这使得土地配置的自主治理和政府干预机制相互排斥,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被严重忽略,农村土地配置只能维持在土地对农民生活和居住条件的基本保障功能的水平上,土地低效利用局面无法根本改善。因此,农村土地配置机制应该从建立多中心治理模式,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并完善农村土地市场,以及建立有效的土地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9.
由于土地行政问责制实施既能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减少非法土地收益,又能够维持良好的土地市场秩序,增加正常的土地交易及收益。为了探析土地行政问责制对国有土地收益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采用虚拟变量模型,以Stata为分析工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土地行政问责制对土地收益影响显著,其影响包括2个方面:短期内,土地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抑制土地出让收益的增加,其中2009年因实施土地行政问责制使土地成交价款反而下降了约125.3亿元。但从长期来看,土地行政问责制规范了土地交易市场,合乎市场秩序的土地出让收入稳步增加。自2010年开始,湖南省土地行政问责制对国有土地出让收益增加效应开始显现,而且这种效应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
耕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因而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非农化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山东省各地级市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并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提出了各地级市耕地非农化的最优配置数量。研究结果表明:(1)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来说,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无法低估的;(2)山东省耕地非农化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总体分布趋势上看,贡献率由鲁东地区向鲁西逐渐递减;(3)根据各地耕地非农化的最佳配置值与现实配置量之间的差异进行耕地非农化适度性分析,发现鲁中地区的适度性最高,而鲁东地区和鲁西地区则分别出现了耕地非农化严重过度和严重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1.
根据边际收益相等的原理配置公共投资可以使总收益极大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优化公共投资不仅可以提高有限的公共资源的经济效益 ,还可以提高私人投入的经济效益 ,或同时部分替代私人投入 ,从而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农业科研的公共投资 ,也适用于其它领域的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  相似文献   

12.
自 2 0 0 1年我国正式实行土地储备制度以来 ,土地储备与土地市场的关系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2 0 0 0年马鞍山市列入国土资源部国有土地资本运营试点城市 ,该市自实行国有土地资本运营、建立土地储备制度以来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土地市场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78—2010年的数据,通过分段处理,探讨了江苏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分析了流通业与其他产业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在1978—1991年间,流通业贡献并不显著;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显著增加,已超过第一产业。而在流通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中,流通业对第三产业中非流通业的增长弹性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由此,探讨了促进江苏流通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区位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及完善的政策体系等原因。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省农村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 ,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该文通过对江苏省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认为区域差异的根源来自于动力结构要素水平的差异 ,即各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上的不平衡。因此 ,各地区在制定各自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时 ,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单一、固定、僵化的模式将会限制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南通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年度变更数据为依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及土地利用程度指数三项指标,对研究区域1996-2004年间各类用地的动态演变情况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Markov模型,预测了规划期内南通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纵向上看:8年间全市的耕地数量减少最多,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最多,但是牧草地和交通用地的年变化率分别高于二者;(2)横向上看:市区各类用地的变化幅度都大于全市整体水平,海门、如皋和市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启东、海安的土地利用程度处于一般发展阶段;如东和通州的土地利用程度处于缓慢发展阶段;(3)预测结果显示2010年和2020年全市的耕地面积会减少6509公顷和19045公顷,显著高于各类建设用地的增加量,未利用地开发强度不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关于流动人口的生育保障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南京?无锡?苏州三市的调研,深度分析了流动人口生育保障现状,并运用Logistic模型对流动人口生育保险受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三地流动人口的生育保险参保率均低于当地水平,相关政策还未完全落实;流动人口生育保险的受惠度主要受年龄?受教育程度?生育期间就业情况?对生育保险重视程度?用人单位所在地区?用人单位生育保障知识普及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外迁到江苏省大丰市的三峡农村移民为对象,考察其对土地数量、土地质量、土地耕种条件的认知;指出土地对外迁移民具有身份认定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经济收益功能.最后,本文强调移民安置需以土为本、以农为主,保持移民过渡时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协整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科技创新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广东省1990—2007年被三大引文系统收录的文章数量、专利申请量、技术市场成交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定量关系,阐明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产出及转化效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成因,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有限。科技创新产出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和单向因果关系成立,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作用不显著。科技创新转化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具备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却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在分析广东省有效数据的基础上,探讨其现有科技发展模式的缺陷,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苏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五年来农村税费改革对每年农民收入增长率有5.09%的贡献,在时间趋势上对农民增收效应至少持续了四年;农村税费改革对苏南、苏中以及苏北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同,对苏北有促进作用,但都不显著;对江苏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在税改时期内,影响农民增收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均GDP,人均GDP每增加1%,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的贡献份额为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