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茧自解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大概是人们对蚕的最经典的赞美,而我在乡下的父母,则亲昵地称呼蚕为"蚕宝宝"。当然,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汉语词汇里,也有一个带贬义的  相似文献   

2.
论蚕丛与蜀     
"蜀"是蚕丛族的图腾,其原始形象为野蚕,后代追忆蚕丛则为吐丝的蚕.据《蜀王本纪》所记,古蜀曾历时三、四千年之久,蚕丛时代距今约6000年左右,这个时间与茂县营盘山遗址的考古结果也基本吻合.考古证据表明,"蚕"是表意,"丛"是表音.  相似文献   

3.
蚕丛考     
蚕丛氏作为擅长养蚕制丝的部族,即以蚕而得名.蚕丛之"丛"应读为"宗",蚕丛氏实即蚕宗氏,和河宗氏的命名方式一样.蚕丛氏大约在夏代就从岷山辗转迁徙到达成都平原,成为了第一代蜀王.蚕丛纵目,而我国文献记载上的纵目之人和昆仑(岷山)关系密切,他们应当是岷山地区的古部族共同的信仰.三星堆的纵目神像为鱼凫族的信仰,而鱼凫族同样源于岷山.  相似文献   

4.
善言     
《北方人》2008,(7)
曾子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真的,人们胡里胡涂过了一生,到将瞑目时候,常常冲口说出一两句极通达的、富有诗意的妙语。歌德以为小孩初生下来时的呱呱一声是天上人间至妙的声音,我看弥留的模  相似文献   

5.
胡杰 《老友》2020,(2):48-48
2005年,我家搬迁新居,邻居送给我一棵小小的铁树苗,我用了一个大铁桶装上泥巴,小心翼翼地把它种上。第二年开始每年春夏之交,这棵铁树从茎的顶端抽生出一轮小小的碧绿的新叶,叶片呈线形,初生时内卷,后向上斜展,边缘向下反卷,叶背密生锈色绒毛,十分可爱。铁树学名"苏铁",是一种常绿棕榈状木本裸子植物。  相似文献   

6.
“名字”不过是一个人的代号,无非是区别人 与人而已。可是,就一个人来说,却并非这样简 单。因为无论是“奶名”、“官名”,还是“字”、“号”, 无不反映出父母之爱,本人之心。 我幼时,曾经有个奶名叫“蚕儿”。为什么能 叫成这么个名字?是懂事后从母亲与舅姨们口中 得知的。我是个独苗,母亲兄弟姐妹七人,把我围 起来,不知该怎么亲、如何爱。我系头生,母亲奶 足,一岁多时已吃成了个“白胖胖、肉墩墩”的小 宝贝了。来年春日,正值桑嫩蚕肥之时,母亲带我 去姥姥家住。外祖父系前清童生,最爱孩子,尤其有了我这个合家头苗的外孙孙,更视为掌上明珠。这次到来,看到小外孙甜睡在满炕蚕盘丛中,  相似文献   

7.
饲养早秋蚕的特点:一是气温高、湿度大.有时超过蚕的生长发育要求.使蚕体生长发育失调、抗逆性的减弱;二是春、夏蚕连续饲养后,病源积累多、毒力强、繁殖快,使早秋蚕容易发病;三要桑树病虫害多,携带有病源,容易传染蚕病,从而使早秋蚕低产欠收;针对这些特点.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和当地蚕农的经验,将养好早秋蚕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严格消毒防病.控制蚕病危害。由于春、夏蚕饲后,病毒多、毒力强、传染面大,要认真进行“三消”防病。即养蚕前彻底打扫清洁和消毒.把一切蚕病消灭在养蚕以  相似文献   

8.
田时铭 《小康生活》1997,(10):38-39
小蚕笼箱密闭育是根据小蚕喜高温多湿环境和对二氧化碳抵抗力强的生理特点,研究出的一种简易养蚕方法,。即将蚕饲养在专用的笼箱内,给桑叶后即把笼箱密闭起来,使蚕与外界环境隔离,在笼箱内形成一个微气环境,桑叶在饲养笼箱内经8小时后的保持新鲜,蚕儿食入量和消化量高,生  相似文献   

9.
饲养晚秋蚕一般从9月上中旬到10月上中旬。方法是:(一)严格消毒,控制蚕病危害。饲养前半月将蚕室打扫干净,蚕具洗净晒干;蚕室地刮去一层表土填上新土,用20%的石灰浆粉刷墙壁;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洒蚕室地面、墙壁和蚕具,关闭门窗,使其阴干。饲养过程中,用含有效氯0.3%的漂白粉液,小蚕期用新毛巾沾取将桑叶两面轻轻擦拭后饲喂,大蚕期在晴天中午用澄清液湿叶后饲喂,以防蚕子食下病原物;对蚁蚕和各龄起蚕、盛食期蚕各  相似文献   

10.
小雨点     
我是一只蚕,是二年级小主人马艺田把我装到盒子里的。  相似文献   

11.
    
爸爸从超市回来,给我买了四条可爱的蚕宝宝,我仔细地打量着几条蚕:淡黄色的幼虫,又瘦又小,连一厘米还不到,我对爸爸妈妈说:“这几条蚕太小了,但我一定要把它们养大。”爸爸妈妈齐声说:“那好,养蚕的任务的就交给你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褵褷"叠韵连绵词.又作"离蓰"、"离纚"、"褵襹"、"离褷"等.在古诗赋中用例颇多,而又以唐诗为著.<汉语大词典>释作"羽毛初生时濡湿黏合貌".其所引例证之一即为:"唐王维<鸬鹚堰>诗:‘独立何褵褷,衔鱼古查上'.赵殿成笺注:褵褷,木华<海赋>:‘凫雏离褷,鹤子淋渗'.张铣注:‘离褷,淋渗,羽毛初生貌'".笔者认为,<海赋>和<鸬鹚堰>中的"褵褷"在意义上并不完全相同,应分别列项.<海赋>中的"离褷"表示的是本义,即李善、张铣所说的"羽毛初生貌".  相似文献   

13.
蜀地流传着丰富的蚕神神话与民俗,借助他们可以考辨:蜀地的文明历史正是由丝绸起步的;蜀地马头娘神话的机杼与影响;蜀地之锦与嫁金蚕。更可以借此考辨印度佛教的"马明王"是我国蚕神误说的来由。  相似文献   

14.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是民国时期改良中国蚕业的一个重要机构,它兴办制种场、创设指导所、设立蚕业学校、培养技术人才,对促进民国时期的蚕业改良乃至对建国后蚕桑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因自身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良会作用的发挥,并未完全实现振兴中国蚕业的初衷。  相似文献   

15.
蚕桑系概况轻工业学院蚕桑系前身为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蚕学专业。1952年院系调整后合并为安徽农学院蚕  相似文献   

16.
01我是个喜欢夜晚的人。白天里我通常沉睡,把厚厚的窗帘拉上了,被子遮到头顶,窗下的街道车水马龙,刺耳的车驰人喧没有一刻的停止,然而我熟睡,像个初生的婴孩般懵懂不觉。  相似文献   

17.
养蚕“总动员” 本学期四年级《科学》教材的第二单元是《养蚕》,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第四年教这个内容了。以往我总是布置孩子们养蚕,而自己却是“旁观者”,心想:凭自己肚里这点“墨水”,还怕十岁左右的孩子?今年在上《养蚕》的第一节科学课时,我由谜语导人,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到了是蚕。于是我问孩子们:“关于养蚕,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研究蚕的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的体质、病原体及环境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必须采取全面性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严格消毒,杜绝传染:要将消毒防病工作贯穿到养蚕生产的全过程,搞好养蚕前、养蚕期中和蚕期结束后的消毒防病。养蚕前对蚕室蚕具等要进行全面打扫、清洗和药剂消毒,药品的用量、浓度和消毒方法都要严格按规定施行。养蚕期中,应定期  相似文献   

19.
"金虎形饰"应为"金蚕"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星堆出土的"金虎形饰",实际上是历史上屡见出土的"金蚕"."金蚕"的确认,对考察三星堆文化与蚕丛氏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蚕从四龄饷食到老熟上簇,这段时期称为大蚕期。在养好小蚕的基础上,根据大蚕生理情况,保障饲养必需的生活环境条件,进行精心饲养,科学管理,才能获得蚕茧单产高,质量优,效益好。(一)饲育方法。(1)室内蚕架蚕箔育。根据养蚕量的多少来确定蚕的数量和蚕架的多少层高。为了饲养操作方便,蚕架层高不超过12层、层高16.5厘米,总高度不超过233厘米。蚕室要有对流窗,蚕架只能放蚕室两边,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