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顶层设计到法律构建,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劳动合同法》为标志,我国人才社会性流动规则已成体系,但司法保障问题依旧严重。以事业单位人员单方解除聘用合同的争议处理为例,《劳动合同法》第96条在司法实践中几乎沦为僵尸条款,特别是聘用制人员被迫辞职的法律适用被忽视。加强人才社会性流动的司法保障是实现人才强国目标和自由择业权的必经之路,亟待清理妨碍人才流动从而影响司法裁判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和司法解释。同时,应当确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法律适用原则,要求裁审人员从整体上把握由人事立法、劳动立法、单行职业立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构成的人才流动规则体系,提高职业素质和法律适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宁教铭  阳云其 《理论界》2009,(8):111-112
本文依据我国仲裁法律规范体系的应然模式,以其设想的模式和标准,考察、评价我国仲裁法律规范的现行体系结构,就现行<仲裁法>修改的定位和我国仲裁法律规范体系的重构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是严格规范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制度,尤其世贸组织《农业协议》有关规定对我国的市场准入提出了新的要求之后,该制度对入世后的我国农产品贸易显得更加重要。本文认为完善我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法律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体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主体立法、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4.
合宪性审查是宪法实施的重要保障,只有其有效实施才能实现宪法制定的理想。在制度实践中,合宪性审查和合法性审查共同组成我国的法律规范审查体系,而这一体系又是由法律草案审议、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附带审查等一系列具体的审查制度组成的。通过对法律规范审查体系的梳理,可以发现合宪性审查的权限、能力、意愿、风险等诸多因素所带来的制度运行阻力,加剧了合宪性审查与现有法律规范审查体系的隔阂。因此,必须明确我国合宪性审查的"宪法实施和监督"定位,发挥法院在审查中的常在性、专业性和中立性,同时启动合宪性解释、畅通公民提起审查建议的渠道,以促进多维机制的衔接与互动,实现我国法律规范审查体系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仲裁法律规范体系的应然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系统论的观点考察,我国仲裁法律规范的科学体系,应是体系完整统一、结构有序均衡、内容和谐协调的层峰结构.以此描述我国仲裁规范体系的应然模式,将不同层级仲裁法律规范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看作正在逐步增高的金字塔进行构建、完善,对目前我国的仲裁立法和仲裁实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之后,我国正从法治的立法时代迈向司法时代。作为成文法国家,我国法治的基本要素包括维护法律的稳定性和保障法律的正确施行。法律规范是法学研究的核心,也是司法裁判的基础。针对我国转型时期的法治现状,我国现有理论对民法规范本身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民法规范的性质、类型尚未形成共识,对违反强行性规范的法律后果界定混乱,由此影响了司法适用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强化民法规范的研究,合理厘清民法裁判规范的地位与类型,注重民法规范方法论的研究,正确把握公法规范对民法规范的影响,这对我国民法理论研究与司法适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于1995年2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的广告法制建设已经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十几年来,经过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广告法律规范体系.这对于规范广告活动、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广告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现行广告法律规范体系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一面便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广告市场秩序的相对混乱,更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现行广告法律规范体系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亟待进一步调整、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合同法》第51条所规范的无权处分制度犯有法律规范"以偏概全"和"体系违反"的错误,引起法律价值、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导致实践中的司法混乱。本文试图对我国无权处分制度进行类型化规范,即区分买受人知道出卖人没有处分权和不知道出卖人没有处分权的不同情形,赋予无权处分的不同效力类型,从而达到无权处分制度与法律行为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权利瑕疵制度的体系协调。  相似文献   

9.
徐健 《东岳论丛》2008,29(3):189-191
税法体系是税法在法律形式上的整体布局和法律内容上的严密规范。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主要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构成。现行税法体系存在着法律层次低,法律效力不高,税法的行政法特点不突出,地方缺乏适度的税收立法权等问题。需要尽快建立以税收基本法为核心,以税收法律为主,行政法规为辅的科学、统一、完整的税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7,(8):200-208
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体系是整个国际反恐怖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价值维度,经验实用主义是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乃至国际反恐怖主义公约的哲学基础,新社会防卫论是其刑事政策背景;于制度维度,公约于立法、执法及条文制度层面也有密切关系;于规范维度,"经验实用主义刑法观"缺乏规范体系内在逻辑的周延性。以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为基点,比较分析大陆和英美刑法理论,建构"预防性刑事法"之规范体系,既有利于我国民航安保领域反恐怖主义在立法与司法上有效开展,又有利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深度融入我国反恐怖主义法律体系中。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刑法典确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之后 ,怎样弥补刑法的漏洞又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许多学者支持将判例法做为一种救济方法 ,提出建立成文法为主 ,判例法为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本人不支持这种观点。理由是 ,君权神权这一判例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已不存在 ;随着法制建设的迅速发展。法制不完备、不统一的现象趋于消亡 ,而判例法赖以生存的遵循先例原则也存在严重弊端。因此 ,我们在判例法这一问题上 ,必须冷静而谨慎 ,合理吸收其精华、精髓而不能拘泥于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也有一个城市法体系。从城市管理的角度看,这一法律体系包括国家法律体系中有关城市管理内容的法律制度,也包括习惯法、行会法等民间法中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判例和判例法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却又紧密联系。在民法法系国家,判例并没有约束力,但在实践中,它具有说服力。我国应当在考察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通过对民法法系国家日益重视判例制度的借鉴,加强判例的作用。当然适用判例法制度的种种条件尚不完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对立法而言,文化理念是立法的价值指引;公民素质是制约和影响立法质量的重要因素;制度文化与立法民主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法律运行而言,不同文化特性形成不同的法律运行模式;社会习惯、习俗对法律的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法律的信仰程度也是法律运行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文化对法律制度的这种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法律文化的建设,积极培育与法治理念相适应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5.
法的自律与自律的法——法律的自我内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的自律是指法律所固有的主体能以法律为标准要求自己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一种特性,以法律的正义性与合理性为观念基础,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具有自律的一面;自律的法是法的自律的扩展与升华,以法律至上、司法公正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达为基础,因而自律的法只能存活于法治社会;从法的自律到自律的法是法律的内化过程,以积极守法为实现方式,以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实现条件,以社会教化和主体内化为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公法与私法是学理上的概念,但公私法之区分却是实定法上的,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皆会存在。公法或私法不是实定法上的部门法,甚至也不是某些部门法之整合,而只能是特定的法规范。公私法划分的意义在于决定某一事项是适用公法规范还是私法规范以及由何种法院管辖,但公法与私法之划分和一元审判体制还是二元审判体制没有必然联系。关于公私法划分的一元标准在司法实践中现实意义不大,司法往往会首先根据立法规定进行判断。在立法上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才会运用到学理上的标准,并且,还不是一元的标准,而是二元或多元。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主流比较法学文献和法学研究中,都将西方法律作为正统,摆在主导地位上。从人类社会法治文明的进程来看,中华文明五千年之久延续不断,朝代盛衰更替,法制持续发展。但大多西方学者认为,法律在中国传统社会不占主导地位,并且认为中国传统法律专制主义、集权主义特征明显。实际上,中国法律在传统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显然是西方传统观点对中国法律地位存在认识偏差。西方社会对中国礼法结合的法治文化少有清晰的认识,对中国法治模式理解不透彻。中国法律只有面向现实与未来加快发展才能消除西方误读。因此,中国应该重视通过比较法学研究,不断提升法制建设的自主性和独创性,重视对内积极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对外重视“加强互信协作、促进安全稳定”的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法律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两大法系日益走向融合,判例法为许多国家所接受.判例法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社会适应力,能够有效弥补成文法的缺陷,在行政法领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然而,我国对于行政法这一最需要判例法作为正式法律渊源补充的研究不足.通过制定法与判例法之争的分析,论证行政判例在我国行政法渊源中确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执法的最终目的,是将法律的内涵予以全面、正确地落实.执法活动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公民权利的实现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而且也影响着国家在整个法治世界中的声誉.目前我国执法活动中此起彼伏的各种侵权行为,已经成了依法治国的难言之隐.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法律悲剧",我们要做的,除了认真反思,就是应该有所行动,否则,法律的公信力将会丧失殆尽,随之而来的将是公众对政府、对国家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20.
李磊 《理论界》2014,(1):83-86
从商法视角来看,对经营场所承租权提供特别保护,体现了特定的商法价值取向。从我国现有民法制度设计来看,以合同法第13章为中心的民事租赁制度并没有预留对经营场所承租权特别保护的法律空间。究竟应该如何保护经营场所承租权,则是应该值得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合同法自身规定与外国法的经验,并反思在中国通过制度设计对经营场所承租权进行特别保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