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轶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4):99-103
在现代文学史上,1943年曾被称为"徐訏年".徐訏小说的意义在于他以"俗本"的故事为凭借,以"雅本"的生命哲学思考为寄寓,最终所指是青年知识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自我价值的找寻和肯认.从他的小说可以寻绎那个时代知识者的人文理想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车永强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徐言于深受西方文化的浸染,马克思主义,理性与非理性人文主义,基督教,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等都对徐言于产生了很大影响。中西文化对比是徐言于文化反思的中心,崇尚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科学、民主、自由。徐言于小说受到中西文化两方面的影响,传统与现代性交织并向现代性倾斜是其小说明显的文化反思特征。 相似文献
3.
侯睿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文学作品是由语码符号组成的 ,但并非是一个平面的图式 ,而是包含着不同的层面 ,最深层面的符码往往规范着文学作品的意蕴和美学风格。徐言于小说最深层面的符码即为徐言于立足于宗教文化对人生与世界的独特理解 ,它极大程度上抟塑了小说中追寻救赎的生命意蕴和史诗美学。本文试图从这个途径来把握徐言于小说 ,力图还之以更深入、本真的徐言于。使人们重新认识徐言于小说的思想、美学价值 ,为重写文学史做点扎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美国文坛上,华裔文学发展日益蓬勃,华裔女性作家是推动华裔文学发展的主力。但是以赵健秀为代表的华裔男性作家却批判这些女性作品用东方主义的笔调描述和改写中国的传统文化,扼杀了华裔男性的阳刚之气,有迎合种族主义之嫌。女作家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书写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给她们贴上"华裔"和"女作家"的标签。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起点较高而又是从"小镇"走上文坛的作家,陈世旭的小说创作总给人一种另辟蹊径的新鲜感,无论是题材、主题的开掘还是艺术表现上都不断寻求着新的冲刺和新的突破,尤其是对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和人文思考,足见其保持着的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创作心态和永不满足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6.
雷霖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2):73-74
在鲁迅立人说的基础上,对《彷徨》中的知识分子的个性特征进行考察,发现他们既有着对传统的难以剥离,又有着对自身知识分子身份建构依据的不明,显示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艰难和曲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的中国,是时代转型的时期.传统文化意识与西方现代思潮深深影响着社会的精英层--知识分子.他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彷徨,表现出勇敢与怯懦、进取与守旧的二重性格.这种二重性在巴金小说人物身上表现十分突出,这些形象构成了巴金创作中重要的人物系列--中国式的多余人.这些中国式多余人形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内蕴,对于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反思社会转型时期新旧思潮对知识界的影响及反思自身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范例. 相似文献
8.
贾晓云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2):121-125
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广为流传,但汤亭亭笔下的“花木兰”虽然借鉴了很多中国传统的东西,却和中国传统的花木兰迥然不同。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通过对《女勇士》中“花木兰”故事文本的解读,进一步分析汤亭亭的故事与传统故事所存在的契合与差异,旨在为当代女性面临多种价值观念冲击时的女性观念重塑和自我人生价值展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莫丽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640-642
针对学术界对知青小说的颇有建树的批评和解读,提出知青小说内容所上显示的独特精神风貌仍无法淹没。解读了知青小说的主题,即追求人生理想,探索生存价值;挖掘美好人生,赞扬淳朴道德;寻找精神家园。知青精神的成因是与这一代知青的生活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密有关。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小说中始终存在着“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结构,因受到他人的制约,其笔下的人物难以完成自我建构,个体甚至因他者的入侵而走向异化或毁灭,这与拉康哲学中关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论述相契合.借助拉康镜像论、凝视论、他者论来解读张爱玲小说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深入发掘其笔下人物的自我建构过程,细致辨析张爱玲运用的“窥视”笔法,通过《传奇》增订版等具体个案分析他者欺凌与自我毁灭的二元构成.从拉康式精神分析的视角观照张爱玲创作,有利于多角度地深入思考张爱玲小说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2.
曹孟勤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3):8-12
在对自然界的价值确认中,人类中心主义仅仅承认自然界具有工具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则强调自然界还具有内在价值。无论是以自然界的工具价值、还是以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作为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都不能为生态伦理提供合法性辩护。其实,自然界还存在着一种表现和确证人本质的价值。这种价值既不是纯粹的工具价值,也不是纯粹的内在价值,而是二者的统一。承认自然界的这种价值,人类就可以通过现实自然界反观自照自身,修正自我形象,并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即合乎道德的方式对待自然界。 相似文献
13.
王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69-73
英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伍尔夫一生致力于小说形式的革新和探索,她用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对时空概念的超凡认识,去展现人的“内在真实”,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人的心灵及生命的本质.在小说《达洛卫夫人》中,伍尔夫潜入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心灵来寻找人的真正的自我,通过描写她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感受,揭示了生活的本质与真谛,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伍尔夫用象征、主题语及暗示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深层意识,突出深化了主题,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金俊荣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89-93
丁玲小说《新的信念》被人关注不多,即使有所关注也往往有所误读。但该篇小说作为丁玲进入解放区后创作的重要篇章自有其地位在,而且持续了丁玲关注女性命运、表达女性的自我意识、探讨女性自我拯救的创作主题。小说主人公陈老太婆由于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改变了她做人、做事的方式,甚至改变了性格,这些源于生命的觉醒并由此引发了自救,但这种觉醒是如此被动,自救是如此无奈。虽然看似丁玲给她安排了一个光明的结局,但也隐隐透露出背后的隐忧。由此观之,我们也可以窥见丁玲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纠结。 相似文献
15.
汪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3):84-88
2 0世纪 90年代是“飘”的年代 ,一切事物都处于一种不稳定的“飘”的状态之中。女性知识分子们开始摆脱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男性话语的压抑 ,成为男权中心文化社会里独舞的陌路丽人。她们通过自己的创作 ,在精神上摆脱了物质社会的平淡与直白 ,从现实世界的烦恼和哀伤中隐退 ,开始了另一种生命。林白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她的小说注重自我情结 ,大胆地将那些长期隐藏在无名和混沌状态下的女性成长中的生理感觉和心理流程清晰地呈现出来。她“以血代墨” ,冲出主流叙述和男性叙述的覆盖和淹没 ,努力寻找女性自己的语言。她的小说虚实相间 ,在知识分子和女性的双重身份中自由进退 相似文献
16.
佟金丹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3)
徐(讠于)与张爱玲的作品都以爱情与婚恋人生为表现母题,从中来透视人性在爱欲情仇中的种种复杂表现.由于两位作家的个性气质和男女两性性别立场的不同,在表现爱情与人性之种种变幻与多样形态时,两位作家的笔下所展现的是带有个人独特的精神印记与不同的观察人生眼光,因而呈现出不同样态的情爱世界. 相似文献
17.
王敏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9):134-136
《不朽》是昆德拉全面思考与探索人的存在问题的一部小说。在昆德拉看来,世俗的人一般把追求不朽作为超越死亡与确立自我存在价值的基本方式。追求不朽总是指向他人,并通过他人来实现的,没有他人的注视与肯定,自我的独特性就无从展现,自我的不朽也就失去了依托。人们以为自我作为真正独立的实体存在于他人视线之外,然而事实上,自我只不过是一种抓不住的、难以描绘的、含混不清的表象,而唯一真实的是自我在他人眼里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家莫言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 ,一般认为他的创作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尤其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檀香刑》是莫言的一部新作 ,该作品是对作家早期作品风格的反拨与继承 ,作家早期的创作更多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而自《檀香刑》始 ,作家有意追求自我超越而表现出民族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在纳博科夫的小说中,作为小说重要符码的镜子和镜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是小说中镜子镜像的频繁出现,一个方面则是指小说中由叙事的复杂呈现出来的镜子镜像式的结构。在拉康的镜像理论看来,镜像不过是一个虚幻的自我,一个通过想象的叠加而构建起来的虚假自我。纳博科夫在自己的小说中创造了无数的镜像,通过镜像折射出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分裂。纳博科夫同样和他笔下的主人公一样,在文化的分裂之中,体验到意识分裂和身份分裂的痛苦。这种自我认证分裂,深深地影响了作家,使得作家创作出如此之多的自我认证分裂人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