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必然选择,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和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爱国主义实践的必然要求,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终点和结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主题.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这是对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科学阐述,是对社会主义时期爱国主义内容的精辟概括。因此,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把爱国主义情感倾注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去,这就是当代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崭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着重分析说明三个问题:一、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二、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和途径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的;三、近现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追求的爱国、兴国、强国之伟大事业,内在地要求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鲜活的主题、特质、禀赋和发展前景。又由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因素,中国式现代化所富含和要求的爱国主义必然是胸怀天下并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追求的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爱国主义内涵并要求胸怀天下的精神要义是对人类爱国主义思想的新发展,有助于打破西方式现代化狭隘爱国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藩篱,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同时也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这是真正能够走向长远的高明、开明、光明的“人间正道”,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引领人类爱国主义发展方向并对世界伦理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要坚持用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加强对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基本内核包括:"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是统一的;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学习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要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的确立,是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的理想和追求的必然;新中国走过的60年,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60年,是爱国主义得到极致弘扬和升华的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在当代理想与追求的硕果和实现的形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必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从当前国内国际局势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本文还提出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她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伟大的凝集力和向心力。她是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永远团结、充满生机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哪个国家的人民,他们的爱国主义,都可以溯源到最古老的时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产生于何时呢?学术界尚无定论。我认为,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形成于国家产生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爱国主义也不断发展变化。就其内容和特点来分析,可以分为四种形态,即奴隶制时代的爱国主义;封建制时代的爱国主义;资本主义时代的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时代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中国古代爱国主义与忠君思想的关系、中国古代爱国主义与排外的关系,充分肯定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极其丰富。邓小平同志关于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论述,其爱国主义思想主张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对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如何界定爱国主义这一定义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实施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不再运用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定义,而用了一个新的定义。科学地理解爱国主义不仅是爱国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从“非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感、“祖国”与“国家”的关系、爱国主义“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三个角度进行探讨,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倡导理性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2.
近代爱国主义是对古典爱国主义的提升。近代爱国主义的发展与近代湖湘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近代湖湘文化的发展,孕育和推动了近代爱国主义的发展。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是近代爱国主义产生、发展、成熟的三个阶段。魏源、谭嗣同、黄兴等三位湖南人,就是这三个阶段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古代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并更进一步总结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初模式,为研究近代和今天爱国主义教育做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任何国家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扬主体人格的今天,如何实现公民对国家忠诚和主体精神的共生共强,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文章以留学生在国外保护奥运火炬的爱国主义行动为引子,探索爱国主义的本质,并试图寻找一种适宜于民主社会的爱国主义公民教育方式。文章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爱国主义至关重要,但不应以牺牲公民独立自主的精神为代价;二是为避免公民自主价值选择偏离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应将爱国主义视为共享命运。因此,呈现历史事实真相、加强自主探究、采取共享命运视角等应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国近代史是我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 ,也是一部爱国主义不断发展的历史。统治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一定的反帝性和民族性 ,农民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广泛性、突出的反封建性和一定的反帝性 ,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性 ,也具有妥协性和动摇性。只有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和高度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 2 0世纪 80年代“屈原爱国否定论”的逻辑错误 ,多角度充分论证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属于自卫型爱国精神。认为此一精神具有极高的现代价值和极大的世界意义 :可以从战国通向现代、通向未来、通向世界。从战国的《国殇》到现代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自古及今一脉相承的价值观正是自卫型的爱国精神。只有自卫型的爱国主义 ,才是古往今来世界主义的坚实基础和不朽内核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17.
分析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论述弘扬红岩精神必须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相结合,并提出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国家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近年来,网络空间逐渐成为新时代大众爱国主义表达的重要平台,通过网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和创新路径文章通过对疫情时代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研究,发现在经历了疫情防控的洗礼后,通过网络表达爱国情感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常态。这对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