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道教和佛教三家思想互相借鉴与融合,对中国各个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时期,儒释道三足鼎立,其融合发展逐渐成熟深刻,文学艺术作品中多见其影响。儒释道的融会贯通在明清小说代表之一的《西游记》中有着典型深刻的反映。《西游记》不仅仅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它还将儒释道三家文化融合,开篇就以石头文化来讲述儒释道三家的联系。同时,作为明清小说的代表,它用具体的人物代表三家,反映了儒释道融合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桃花扇》是我们民族的故事。《桃花扇》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因子。《桃花扇》传播着中国历史文化的信息,堪称是中国历史剧的典范。《桃花扇》还渗透着家国文化的因子。这种家国文化中的去国之悲也形成为浓重的文化心理,根植于国人的内心深处。《桃花扇》还打上消费文化的印记,传奇《桃花扇》记述的晚明的故事,同时记述晚明的时尚生活。《桃花扇》描述的是发生在南京的故事。《桃花扇》艺术是南京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央电视台和国外电视台推出多部"中国边疆"的纪录片,选取《远方的家·边疆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文化地理的空间意义阐释。边疆与内地同属于中国,却呈现不一样的二元空间意识。增加中国文化地理版图的一致性和文化认同是该影视节目流露的额外价值。《远方的家·边疆行》的成功之道在于以细节打动人,体现人文关怀。它显示中国纪录片的一种风格转型,对以后的类似纪录片处理国家、民族、文化、稳定等主题时候提供了很好的样板。同时,边疆旅游可以有效推动边疆地区的"去边缘化"运动,消弭边疆与内陆之间的无形界线。  相似文献   

4.
韦政通先生是国际著名的思想家和思想史家,台湾资深学者,著述等身,而最具代表者有《中国思想史》、《中国十九世纪思想史》、《中国文化概论》、《伦理思想的突破》等。2006年4月20日,韦政通先生在华中师范大学博雅大讲堂为来自武汉地区多所院校的大学生和青年学者进行了一场有关学术人生与为学方法的讲演。本文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何卓恩教授整理而成,专供本刊发表。文章整理后,经韦先生审阅。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学界论述地域文化(文学),大多引进西方相关理论为鉴借,忽略了华夏地域之独特性,未能注意发掘中国地域文化(文学)相关理论的内蕴,因而论述时多有扞格未通之处。《周易》《尚书》《汉书·地理志》等注重于华夏南北东西地域之土性民情之共通性与独特性,颇有地域文化相关理论的表述。王国维、刘师培等学者有关地域文化研究的理论思考,既继承传统,亦有比较大的发展,是近代理论思考现代转型的萌芽。而刘勰《文心雕龙》对地域文化(文学)的理论思考,能从哲学层面作深入思考,又能根据特定的地域,论述所赋予文学家的血气心知之性之异,虚实辩证,自成系统,深化了传统地域文化的理论,丰富而深刻,其理论创意思辨承上启下,实具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6.
导言陈红兵教授近年来一直从事佛教生态思想文化研究,其专著《佛教生态哲学研究》由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出版,之后又陆续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宗教》等刊物及相关学术研讨会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其与张子礼教授在《哲学研究》2013年第7期发表的《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①、  相似文献   

7.
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在当代中国一直难以获得成功。从文学角度看,电视剧《钢铁年代》堪称中国当代工业题材文学的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从地域文化视角研究,作品中饱含着作者在《闯关东》中就已充分显露的山东齐鲁文化的元素。在齐鲁文化的烛照下,作品中以山东人为核心的人物群体,体现了儒家的人格理想。这种文化精神和人格理想与中国特殊的"钢铁年代"的结合,使得作品中思想、故事和人物得到极大的充盈。地域文化和文学的介入,可以说是对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曹雪芹与金庸虽然隔着两百年的时空,但是在创作个性的主体选择与响应民族文化的呼唤上,却若合符节。从反映的文化层次上,《红楼梦》与《鹿鼎记》居于中国文化系统的两极,正好构成了循环的中国文化背景。作为作家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国文化进行的反思与批判,《红楼梦》有对文化凤凰涅槃的绝望的期待,《鹿鼎记》则沉潜到历史中寻找文化持续更新的动力。虽然曹雪芹与金庸对于文化的层级、文化的角度表现有别,但他们的基本写作立场依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思"传统。基于独特的创作个性与独立的思想判断,他们对中国文化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新的构形,并创作出了能作为民族文化镜子的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9.
沙博理是当代中国翻译史上一位特殊的翻译家,目前国内外对其翻译思想的专门研究为数不多,且研究一般集中在《水浒传》的英译本上。他翻译的《家》的价值观与方法与他本人的文化身份有着密切联系,文章以沙博理这一具有特殊文化身份的翻译家为翻译对象,探讨其翻译行为与文化身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金发 《南都学坛》2006,26(5):140-140
赵逵夫先生是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的教授,西北师大古代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导师,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年,在此领域的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古典文献论丛》(中华书局2003年7月第1版,此书中华书局已重印),是赵逵夫先生在《屈骚探幽》、《屈原和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生活书店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艺的生产、传播所做的巨大贡献,从《小说月报》与《文学》月刊的源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生活书店以独特的价值立场与文化理想深深地介入《小说月报》、《文学》月刊等文学研究会刊物的深层运作,不仅吸纳、团结了文学研究会解散后的大批作家,而且接续承传了“五四”新文学传统,影响并制约着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风貌。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7,(1):4-12
易中天,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长期从事美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主讲美学与术学课程多门,著有“随笔体学术著作”《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书城坛》、《书生意气》等,并在《人民日报》、《解放时报》、《文汇报》和《光明日报》及《书摘》等报刊开设专栏,其作品在国内外拥有众多读者。 2005年4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话史风格,深受全国各地电视观众的喜爱。易中天的“三国”系列讲卒在学界和社会上引起起强烈轰动。  相似文献   

13.
《诗经》《周易》《尚书》《楚辞》等开创了中国文学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从一开始就孕育和包蕴了宫庭文学和民间文学、地域文学和民族文学的诞因.虽然《 风》《雅》《颂 》《南》被视为按音乐来分类,但其中却明显隐含了宫庭文学和民间文学 、地域和民族文学分野的诱因.特别是"二南"所表现的对南方民族文化的透视和描写,极好地体现了地域文学的抒写范式,即由地域特征所表现的异质性表象与同质性精神抒写.《诗经》"二南"被列于"风"之始,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具有突出而重要的地位."二南"非以国为类,而是以地域性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其与南方各民族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它不但是南方各民族文化的早期记录,更是中国地域文学和民族文学创作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裔文学女作家汤亭亭作品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华裔文学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在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汤亭亭是美国华裔文学作家中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她的三部作品《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确立了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她的作品既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相似文献   

15.
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为考察对象,厘定其文学思路,探讨其问题框架及其学术突破和研究方法,认为该著作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之关系,从历史流变、精神遇合和话语方式等角度,把该论题推进到整体关照和综合研究、价值整合与规律探索的学术前沿,进而反思了“从文化考察文学”研究方法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勰的《文心雕龙》有着深厚的南北文化交融的特色,吴地文化是其重要的文化底蕴.这与刘勰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吴文化圈域内有密切关系.《文心雕龙》的吴地文化烙印突出体现在刘勰对南朝文学的浓厚兴趣.刘勰认为,南朝文学整体特色是“新巧”,这一时期家族文学繁盛.这一评价是历史上较早对吴地文学甚至吴文化作出的理论概括.对于吴文化的代表人物陆机其人其作,刘勰也有较多关注.《文心雕龙》就是对《文赋》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是近年来颇有影响也颇具争议的一种文化现象,一个各种力量斗争、发言的文化空间。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及延续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在社会文化转型期间的种种困惑和矛盾。作为一个大众传媒时代广义的文学文本,《百家讲坛》栏目充分反射出当代中国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矛盾与融合、普通百姓对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诉求。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文化要义》看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重要的著作之一,在《要义》中,他以"人生态度"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全面分析了造成中西不同人生态度的决定因素——社会结构,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则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结构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为理性与理智、非宗教与宗教。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指出中国文化未来应走之路向是接受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之用,来滋养中国文化理性之本。  相似文献   

19.
《文化苦旅》的走红不仅得益于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并且与90年代初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出版、传媒与读者接受等角度考察《文化苦旅》的走红与当时文化生态的关系,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文学传媒视角的引入有助于探究后期创造社文坛地位确立的过程与途径,以及一种文学思潮成长为文学主潮的生产机制。后期创造社通过对《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等刊物的精心运作实现了“方向转换”,进而确立了后期创造社在中国现代文坛中的地位。但后期创造社的文坛地位在青年读者群中得到确立,并没有在文坛内部得到认同,其单维突进、惟我独尊的战斗的文化姿态与文学观念,使其“革命文学”破坏多于建设,口号大于实践,其价值也必然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