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 半个多世纪来,艾青紧紧追踪着时代,瞩目于世界,以他卓著的成就步入世界大诗人的行列。在现当代的中国诗人中,似乎还没有一个诗人能家艾青那样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国际友人这样评价艾青:“中国诗坛的泰斗,迷人的艾青。”——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艾青的诗确实写得很美,这些诗给我的感觉超过许多年来任何西方诗人的诗给我的感受。”——新西兰女作家玛利·庆“艾青的诗,政治态度鲜明,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阿尔及利亚教师伊尔什“艾青的诗,虽然是以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人民,但诗的思想却超越了民族的界线,读来同样令人生情。”  相似文献   

2.
(一) “想象是风筝,而现实是手中的线,放得好,风筝便会飞起来。”“那么风是灵感?”“当然!”这是诗人艾青和法国女翻译家的一段有趣的对话。艾青把创作构思活动比作放风筝,说风筝的原动力——风是灵感,肯定了灵感的存在和对文艺创作的重要作用。艾青说他的《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就是在狱中因一次偶然的灵感式触发“一口气写下来”的。郭沫若也曾这样叙述灵感对他的袭击:“《凤凰涅槃》那首长诗是在一天之中分两个时期写出来的。上半天在学校课堂里听讲的时候,突然有诗意袭来,便在抄本上  相似文献   

3.
《天野海郊集》:唱给民族昨天与今天的歌高文升1831年,歌德在同爱克曼谈艺时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①。艾青在论述诗的美学品格时,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一首诗是一个人格,必须使它崇高与完整”。他又在“诗人论”里说:“每个诗人有他自己...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新诗发展的历史,从草创到成熟,到新的崛起,经验和教训同样引人注目。艾青的道路,终于到达了中国现代新诗成熟的顶点。为“人民诗人”,为“泰斗”,艾青的新诗创作实绩继郭沫若而起成为又一座高峰,艾青的新诗美学思想作为他创作的指导,其探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1 作为中国现代新诗成熟期的突出代表,艾青的诗以其伟大的艺术成就,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开拓了一条道路。艾青的创作生涯,从大堰河时期到唱“归来的歌”,继续了半个世纪。其间关于新诗的理论探讨。辑有一部《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四十年代出版的《诗论》的基础上加入了后期一些理  相似文献   

5.
《黎明的通知》是诗人艾青的一首抒情诗。诗人作为黎明的使者,激情满怀地欢呼黎明的到来——光明和温暖的到来,热烈地传达着黎明的呼唤——呼唤被压迫的人民大众振奋起来,行动起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他们久已渴望的光辉的黎明。 从诗的整体上看,诗人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使“黎明”这个本来抽象的时间概念、成为光明和温暖的化身,让这会说话的“黎明”嘱托诗人向广大的人民发出“通知”,提出请求,显示出全诗构思的奇妙。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之后把自由体新诗推向成熟的一位最优秀的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的成名之作.以这篇作品为代表,表现了他“大堰河时期”(1932—1936)作品的显著特色:“他以真情实感歌颂了养育了自己的劳动人民,又以激愤的心情表示了对这‘芦笛’都成为  相似文献   

7.
赵青勃(1921—1991)是国内外有影响的诗人。早在1942年,他就追求进步,开始了文学活动,写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发表在臧克家、程光锐主编的报纸副刊上,被艾青誉为抗日战争中收获比较大的诗人之一。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把田间、青勃列为专节介绍。朱自清在《今天的诗》一文中对他的《叩》也给予了好评。他一生著作甚丰。解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新诗六十年》一文中,艾青林现代诗派“是以《现代》杂志为中心发表新诗的一群”,其实他本人正是这“一群”中的一位。艾青不是那种以写作数量取胜的诗人,支撑起他艺术生命的是响响当当的诗作本身。他是中华民族忠诚的儿子,立足于中国大地,用从欧罗巴带回的“芦笛”,吹奏出了刀年代中华民族风雨与愁云交错的心曲,创造了一种东方美与西方美结合的艺术风格,因此与臧克家、田间一道,成为30年代诗坛的骄傲,成为继郭沫若之后新诗艺术的集大成者。一、忧郁的“时代诗情”宁可失败于艺术也不失败于思想的艾青,受“最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9.
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不幸逝世已经五十周年了,中国人民热爱这位被斯大林同志称为“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诗人引亢高歌革命导师《列宁》和社会主义革命《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热情支持中国人民的斗争,愤怒高呼帝国主义滚出中国,使我们难以忘怀;诗人笔下“半截人”的官僚主义者《开会迷》,成为中国人民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诗人蒲风向来重视诗歌理论研究,他认为一个诗人不应该漠视诗的理论学习,而且“要想真正做个时代的诗人,他更加不能不有借重诗歌理论的帮助”(《抗战诗歌讲话·写在前面》)。强调要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诗人就必须“借重诗歌理论”的重要性,可以说是蒲风一贯的创作思想。艾青讲过“每个诗人有他自己的一个诗神——”,那么蒲风的诗神是带着“诗歌大众化”的响亮口号,勇猛地走进劳苦大众和战争中去了。在  相似文献   

11.
论艾青的诗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九三二年一月写《东方支部的会合》一诗到今天,艾青写诗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五十年悠长岁月,造就了这样杰出的诗人,是中国诗坛的骄傲。的确,艾青这样的诗人是不多的:空间的障碍在他的歌声面前并不存在,他的作品受到了各国读者的欢迎。他  相似文献   

12.
艾青(节译)     
艾青是当时富有特色的受人爱戴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写的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她在诗人的一生中起着安娜·罗吉欧诺夫娜在俄国伟大诗人(指普希金——译者注)一生中所起的作用;它即等于诗人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誓言。  相似文献   

13.
九叶派诗人是继戴望舒、冯至、何其芳之后奋力使新诗现代化的一个诗人群。而唐湜就是抒写过一些象征诗章的九叶诗人之一,更是当时他们中的主要评论家;他在1948年译出的T·S·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第一个《燃烧了的诺顿》,也启发另一九叶派诗人唐祈写出了《时间与旗》,对当时的大上海的现实面貌作出了天才的深刻刻划;杭约赫(曹辛之)又继而抒写了长诗《复活的土地》,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国的内战直写到上海的人民斗争,画出了多层次而又多侧面的浮雕式的一幅巨大壁画,堪称是“笼盖一代的”(唐湜语)现实史诗巨制。  相似文献   

14.
《我爱这土地》以它与艾青其它诗歌的统一性汇入他的诗歌大潮中,但在整体精神相对一致的书写中已经包含了具体意象意境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出他对自我身份、生存价值、生命意义、死亡意识的认识的一系列发展,开启了后来的写作内涵。该诗成为艾青诗歌的一个转折点,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的一次自觉的界定,完成了作者对自我的三个层面的超越,反映了诗人的自我发展与时代要求之间的统一,由此更显示出它独特的意义与地位。  相似文献   

15.
情真诗方真     
贺敬之的诗在“文化大革命”前蜚声文坛,他的《雷锋之歌》可以说尽人皆知。近几年,很少有人谈论他的诗了,偶有谈及者,甚至提出他的诗是不是同“假、大、空”有关的疑问。推而广之,象贺敬之的诗还能不能给予一定的地位?我想,既然“朦胧诗”都“可以允许其存在”;那么,贺敬之的诗及这一类的诗,也应当“允许其存在”吧! 一 我们读贺敬之的诗,首先感到诗中的“我”,即是诗人自己,又不是诗人自己,这个“我”反衬着我们党战斗的步伐的脚印,回响着战士激昂的心声。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有较大影响的诗人。他喜好一位朋友对他的评语:“感情之浮”、“思想之杂”。(见陈从周编《徐志摩年谱》)他自己也说:“我的思想——如其我有思想——永远不是成系统的。”(《落叶》)思想复杂,并非杂乱无章。本文所探讨的,正是徐志摩诗的思想线索。  相似文献   

17.
在艾青80诞辰将要来临之际,他的处女作《游痕》诗被发现了。1988年11月11日,当我们将登有他最早诗作考订的《浙江师大学报》面呈艾青夫妇审定时,他们就像见到失散多年的孩子,喜不自禁。艾青频频点头说:“60年了,终于找到了!”《游痕》诗湮没人间60年,而今如同“和氏璧”出土,它不仅有着自身的价值,而且对艾青诗歌发展的全过程和艾青创作生涯研究都有着一定的意义。一、诗画交辉情景融《游痕》诗共两首:第一首《湖心》;  相似文献   

18.
诗学建设的一块丰碑──艾青《诗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艾青的《诗论》是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一块丰碑。艾青《诗论》主要探索了四大问题:首论'诗美',认为这是同'真'、'善'统一在一起的、特定范畴的人性的美,是依附于人类关系中向上生活的外形;次论诗的形象思维,揭示了生活、想象、真实世界之间有机构成的规律;三论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立足于'诗是生活的牧歌',而诗的散文美则是对生活最真情的传达;四论诗人的素质修养,提倡诗人必须以提高人类崇高情操作为诗学追求的终极。  相似文献   

19.
<正> 闻一多先生的诗集《死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诗篇,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首名诗作于何时?目前通行的公开出版物,均作“1925年4月”。因为诗人1925年5月才离美归回,又断言这首诗是诗人留美时期写的。然而,统观诗人留美时期的作品,他总是把自己的祖国幻想得那么美丽,那么可爱。比如在《忆菊》中写道:“秋风啊!习习的秋风啊!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而在《死水》中为什么又这样诅咒祖国呢?——“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有些同志看到诗末注明的写作年月,便想当然地解释说:“诗人在国外,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不了解革命的大好形势,只是深感自己国家的落后,又从亲友的信中了解到祖国的悲惨现状,使他对反动军阀更加痛恨和愤怒,对中国的黑暗社会更为不满。在回国前夕,诗人写了《死水》这首……。”(十六院校中文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  相似文献   

20.
被称作“七月派”的一批诗人,由于“胡风事件”的牵连而纷纷沦为阶下囚.经历了长期精神煎熬的绿原,以他饱经沧桑的诗笔重现自身的精神风貌时,已经把许多苦难的记忆熔铸在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之中.从嘲笑呵斥“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到同情理解“积极的悲观主义者”,是绿原从革命者到思考者所走的一段漫长的心路历程.绿原作为一个诗人的真正价值,并不是他为人们提供了何等正确的思想观念,而是他以自己的诗歌坦诚地描述了他的存在方式.因此,一个诗性的绿原,知性的绿原,理性的绿原,当他在诗中时而如此时而如彼地表达和表现自己的艺术感受和诗性直觉时,我们所看到的便是他的丰富复杂,他的斑驳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