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核心能力和知识资本的基本理论,分析了饭店企业的基本特征和知识资本内涵,进一步明确了饭店企业核心能力是通过4种知识资本相互作用不断实现核心能力特质价值创造性、可延展性、自学习性和不可模仿性的有机集合,并据此构建了基于知识资本的饭店企业核心能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知识资本的饭店企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自知识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最近文献资料分析来看,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往往注重于某一特定资源,尤其是知识方面.本文从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出发,探索了企业自知识能力及其体系框架,并提出了企业核心力是自知识能力;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和提出知识型企业新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知识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基础,企业为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基于知识的动态核心能力,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的动态核心能力演化模型。指出动态核心能力的出现和发展是企业的经营性惯例、学习性惯例、知识说明以及知识编码四种因素共同发展的结果,认为动态核心能力的演化主要是围绕变异、内部选择、传播和保持四个阶段循环进行。然后本文结合万科集团动态核心能力演化发展战略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得出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试论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整合特征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出发,讨论了能力理论作为一个战略管理动态框架的知识管理特征,认为核心能力的关键之处在于强调企业知识的整合,通过它可以将企业的竞争战略分析实用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通过核心能力的营造和拓展不断获得竞争优势的知识发展模型,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隐性知识与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理论认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是企业的知识以及与知识密切相关的知识管理能力;隐藏在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对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隐性知识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隐性知识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核心竞争力具有隐性知识的特征;同时就如何开发企业隐性知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核心能力的现状与提升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离不开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中国大多数企业缺乏核心能力。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制度创新、确立与核心能力培育发展方向相适合的企业发展战略、加强知识管理、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企业购并。  相似文献   

7.
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战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传统的资源观及核心能力在现实的企业战略管理中已经存在了明显的不足,动态能力的形成以及从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才是当代企业竞争战略所要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动态能力视角出发,分析了动态能力观、动态能力形成演化过程以及动态能力战略模式与传统战略模式的区别,进而探讨企业如何培养动态能力的战略思维及战略模式,从而确保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生存、发展和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企业知识整合的问题已逐渐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知识整合的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相关文献基础上,建立知识整合与企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假设,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AMOS软件进行模型的检验和分析,通过研究证实知识整合对企业核心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果对增强企业核心能力提供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造山”:以知识和学习为基础的企业的新逻辑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营的企业需有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企业的新逻辑 .本文将这一新逻辑概括为以知识和学习为基础 ,并以地质史上的“造山运动”作比 ,对新企业观进行了全面框架性的研究 .新企业观的理论基础是知识与学习理论 ,新企业组织的典型模式是团队型组织 ,管理的实质在于通过知识的转化和联合获得能力提升 ,经营逻辑追求知识超越 ,从而全面回答了以知识和学习为基础的企业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但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过程往往也伴随着核心刚性的生成。本文在阐释企业核心能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核心能力与核心刚性的本质都在于企业内部知识资源的共享、运营和创新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从根本上治理核心刚性的战略关键是实施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1.
知识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能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获取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本文首先阐明知识管理的概念,之后分析了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的快速反应观;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实现物流快速反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知识资源是中介变量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知识观和组织学习理论,本文就以下问题展开研究:其一,探讨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其二,将知识资源视为影响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三,考察组织内、外部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不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发现,知识资源在内部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扮演着部分中介的角色;而在外部学习能力与绩效之间扮演着完全中介的角色.本项研究较为深入地揭示了学习能力、知识资源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网络组织中企业竞争优势的本源:核心知识与能力及其协同互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结网合作的能力依赖模型,通过模型推演了企业核心知识与能力增长的异质性及目标网络能力互补协同系数如何影响企业结网合作的策略选择.从中得到两点启示:①内部继承积累和组织间学习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具有结网合作的迫切感,倾向于通过加快结网合作获取其他成员的知识;强调自我创新的企业更愿意通过企业自身的创新活动积累核心知识与能力.②网络组织中企业面临的学习与自主创新的矛盾将使具有弹性特点的网络组织在动态中演进.  相似文献   

14.
<正>"刚性"本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意指在外界环境变化的条件下物体保持不变的特性。自从巴顿将"刚性"这一概念引入到核心能力的研究,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研究企业核心能力与核心刚性的热潮。有的学者推崇能力陷阱观,认为片面强调核心能力静态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企业最佳实践知识管理能力的竞争优势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最佳实践知识管理是一个企业提升组织经营业绩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组成部分。最佳实践知识管理能力由最佳实践审计—收集能力、最佳实践知识提炼—转换能力、最佳实践知识共享—应用能力组成。最佳实践知识管理是标杆管理的重要方式,通过该方式有利于企业在模仿中创新、持续改进流程、提升组织学习能力,从而有利于竞争优势的获得。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实现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其实现机制,基于企业资源观、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构建了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战略层面的信息系统能力、环境动态性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233家中国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拟合.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无法直接影响企业绩效,其战...  相似文献   

17.
林梅 《管理学报》2009,6(3):401-405
从资源基础观出发,引入学习-能力-战略的递进逻辑来解释竞争环境下不同中国企业类似战略成效的差异.通过采用比较案例研究方法,剖析了联想集团和TCL集团国际并购战略中知识积累、能力培育和战略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以异质性知识和能力发展的路径依赖过程解释了二者并购后国际化战略演化的分歧,指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中国企业应提早为未来战略转型做准备,优势的内生性决定了异质性知识和能力的长期培育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出现了一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工作人群,他们的出现对企业的核心能力有重要的影响。知识型企业应重视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开发,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相似文献   

19.
李敏  霍甜 《经营管理者》2012,(5):201-202
目前我国大多数航空制造企业正处于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转型的瓶颈时期,切实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从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两方面入手,通过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的协同知识管理方法为企业带来革命性的突破。本文通过分析航空制造企业构建协同知识管理模式的现实需求,结合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依据,建立了航空制造企业的协同知识管理模式框架,从而为提高其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文化创意产业必将成为核心产业部门和经济发展的引擎。探究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指导,传统产业链整合理论有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而在新经济条件下基于演化视角的动态能力观、知识基础观和顾客价值导向的新产业链整合理论带来新的视角。就文化创意产业链内容而言,主流划分有产品链、价值链和知识链。文化创意产业链理论研究及路径探讨散见于日本动漫产业的产业外包,匈牙利的交叉合作,韩国的全球在线合作已经大学内部的创意实践导向。以生产型产业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的研究无法完全适用于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阶段和国情,且实证研究尚存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