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美国经济的基本看法不能否认现在美国存在许多经济问题,但不会导致经济危机和长期萧条。美国的经济问题是富裕所致,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从各种指标来看,评论家所说的经济崩溃的可能性很小。经济统计指标和宏观经济理论都说明美国不会出现德国在1923年、阿根廷在最近发生的高通货膨胀。确实,共和党实现了把卡特时代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控制在一半(6%)的诺言,但是,却留下了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所害怕的后遣症。由里根总统经济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是越南经济动荡的一年。通货膨胀和贸易赤字激增,随后发生逆转;经济增长放缓,预计2009年将进一步缓和,2010年将开始回升。预计这两年通货膨胀将相对较低,经常账户赤字预计在2009年有所扩大而在2010年将缩小。主要的短期挑战来自于限制经济增长减缓的同时,保持财政和经常账户赤字处于可控之中。从中期来看,政府需在加速推动增长同时又不能引发通货膨胀和使经常账户赤字扩大。  相似文献   

3.
在八十年代开始之际,很难了解社会主义者是否应该感到乐观。也许“客观条件”看来是有利的。战后时期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繁荣和安全抱愈来愈大的希望。但对许多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的美国人来说,现在这些希望都落空了。美国在全球的实力从七十年代就开始下降,而其影响却一直到现在人们才有所感受。通货膨胀削弱了许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陡升,2007年3月以来,受一系列因素影响,我国物价水平在世界性危机之后持续攀升,处于高位。CPI在2008年2月同比上涨8.7%之后开始下降,在2011年7月又迎来了6.5%的涨幅,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备受我国百姓和经济学界关注的话题。中国本轮通胀的成因是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本轮通货膨胀最主要的成因,同时,按其他标准划分外生性通货膨胀特征明显,国际因素传递成为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重要推手。治理本轮通货膨胀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在需求政策、供给政策和结构政策方面要加大力度,在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严格把关投资项目、优化投资结构,克服各级政府对GDP的片面追求,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据南联盟《经济政策》1 999年 1 1月 1 5日第 2 4 82期报道 ,1 999年美国的经济形势仍然保持较好的局面。统计显示 ,这一年上半年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4% ,没有出现衰退的迹象 ;需求稍高于生产者们的预期 ,生产出现较快幅度的增长理所当然 ;个人消费旺盛 ,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 ,在新的劳动岗位开放缓慢和通货膨胀稍为偏高的影响下 ,消费旺盛的强度有所减弱 ;美国家庭的“储蓄额”低 ,储蓄作用小的问题依然存在 ;通货膨胀率曾出现过增长的势头 ,1月份曾达到过 1 .6% ,而目前超过 2 .1 % ,全年的水平基本与此持平。美国经济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6.
值得借鉴的美国治理通货膨胀经验俞可兴美国经济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曾经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上升到两位数。这次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交织在一起,形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滞胀。在滞帐中,美国政府长期推行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失灵;激起国内经济思想大论战...  相似文献   

7.
从 1 991年开始 ,美国经济持续了 1 0年的景气 ,长期的经济增长在人们当中引发了关于“新经济论”的讨论。如果IT的革命性进步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美国生产率的增长也应当是革命性的 ,生产率的上升如果是革命性的 ,工资的增长也必须是革命性的。然而 ,IT革命虽然对美国的经济有积极作用 ,却没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1 990~ 1 996年 ,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仅为1 7%。在 5 0年代 ,其增长率是 2 2 % ,60年代是2 9% ,70年代是 1 8% ,80年代是 1 5 %。因此 ,除 80年代外 ,历史上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均高于 1 990~ 1 996年。 1 9…  相似文献   

8.
<正> 从历史和现状来看,我国通货膨胀大体上持续了九年之久。九年可分为四个阶段:1979年—1983年,通货膨胀处于温和与隐性发展阶段,膨胀率为6%;1984年—1985年,通货膨胀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膨胀率为8.8%;1986年—1987年,通货膨胀处于持续发展阶段,膨胀率为10%以上;1988年,通货膨胀则到了全面高涨阶段,膨胀率已突破了20%,比苏联高3倍,比美国高3.3倍,是日本的2.8倍,联邦德国的2.4倍。为什么通货膨胀持续高涨呢?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  相似文献   

9.
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情况不妙,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迟滞同时并存,这在新凯恩斯学派理论上说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在这派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开始出现主张他们过去一直认为是弊多利少的对工资、物价和租金进行管制的倾向。这说明这个学派对于当前美国经济陷入的困境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0.
美国观察家认为,由于60和70年代的巨额政府支出、经常性的汇率危机以及急剧上升的单位人工成本,英国经济已经出现令人沮丧的通货膨胀倾向。因此1979年以后,撒切尔的保守党政府着手解决英国通货膨胀问题的戏剧性方法受到美国的普遍赞赏。英国政府的反通货膨胀的基调是在保守党1979年的竞选宣言中确定的,自那时起,撒切尔政府声称已展开了一场不懈的反通货膨胀战役,为此目的,牺牲了过去的通过积极的需求管理而达到“充分就业”的传统信条。对英国人来说,十年之久的“反通货膨胀”不仅意味着承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实际  相似文献   

11.
自1980年以来,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了11至13个百分点.1980年3月通胀率约在13.9%-14.7%之间,到1985年中期,出厂价格指数增长率为1%,而消费价格指数上升3.7%.这是自五十年代起,5年之内通胀率下降最多的一次.从高度通货膨胀一下子变为紧缩,经济扩展当然会受到影响.但是究竟什么原因使物价骤然普遍下降呢?有5种力量在起作用,它们是"1)1980-1982连续3年的经济衰退是40多年来仅见的一次,制造业设备利用率在1982年11  相似文献   

12.
从光复到1961年,由于南北分治,生产基础薄弱,连年战争和社会不安定,批发价在16年内飞涨了大约1513倍(年均上涨58%),出现了通货膨胀。1962年以后,执行了几个经济发展计划,因而经济规模扩大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政府急于发展经济的愿望导致高增长和高物价同时并存,两次石油危机又给通货膨胀火上浇油,使批发价从1962年至1981年的20年内上升了大约19倍(年均上升16%)。从1982年起,一方面是油价下跌,另一方面是努力不懈地推行安定民心的政策,从而控制了1982—1986年这5年  相似文献   

13.
本轮自2008年底开始的经济衰退,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作用下,经济增长很快走出了低谷,效果明显。但自2010年下半年尤其是2011年却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本文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角度分析了通胀形成的原因。认为中央银行缺乏足够的独立性、财政政策货币化、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导致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使得货币供应量失控并导致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克服通货膨胀,保持宏观经济协调、稳定、健康地运行,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在热切期盼并竭力谋求的目标。这种经济发展的最佳态势,对正处于经济全面起飞并快速向市场化推进阶段的中国来说,更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我国经济自1992年以来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率一直在10%以上;从1993年开始,居民消费品价格和社会零售商品价格大幅攀升,通胀率高达两位数,且始终居高不下。通货膨胀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因此,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供给低效率通货膨胀与货币银行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模型上论证了中国目前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微观经济运行的低效率,具体分析了经济低效率通过银行货币体系导致通货膨胀的过程及银行货币体系潜伏的危机。整篇文章分析的政策含义为:总需求控制对于供给低效率型短缺是没有用的;治理低效率型通货膨胀,只能从制度创新、规范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加供给入手。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纽约时报杂志》1979年12月号报道,该报曾于去年年底征求美国各派经济学家对当前人们最关心的经济难题发表各自的意见。讨论的问题有通货膨胀、失业现象、经济增长缓慢、工业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能力下降等。  相似文献   

17.
在本文中,我们集中讨论了亚洲贸易模式方向性的和结构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也着重探讨了亚洲国家经济与美国经济的互动问题。在过去的数年之内,世界经济一直停滞不前,其前景也扑朔迷离。美国经济在经历了打破历史最高纪录的长期经济增长之后,在2 0 0 1年第三季度开始下滑。人们预计,在2 0 0 2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达到2 3%或2 6%。在2 0 0 3年,其经济增长率则徘徊于2 0 %~3 3%之间。而在欧洲地区和日本,经济指标则更为糟糕。在2 0 0 0~2 0 0 3年期间,欧洲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只有1 %,而日本更堕入了经济持续衰退的深渊,2 0 0 2年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转换,这一"转换"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文章首先从国际经济视角分析"转换"的原因、发生的机制;其次,分析国际经济对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发展速度,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隐藏着不少问题,多次发生的通货膨胀就是其中之一。前一轮的通货膨胀,曾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准确把握此轮通货膨胀的特征、成因,将有利于制定和实行治理措施和尽力减少通胀的重复出现。 一、前一轮通货膨胀表现出来的新特征 通货膨胀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常常出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社会资源、劳动力、货币资本的需求与供给的扩张,扩张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各种社会资源供给的紧张,并促成了物价的上涨,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先后在1980年、1985年、1988年和1993年至今经历了几次通货膨胀。特别是从1993年以来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形势比前严峻。严重的通货膨胀无疑会损害经济的正常运行,它以失真的价格信号,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的美国以至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内部经济矛盾的尖锐化。同六十年代相比,科技革命对于国家经济的刺激作用明显地减弱,社会生产主要部门发展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加剧了,生产增长进程大为减慢。国民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以不变价格计算,比六十年代低1/5,经济总投资几乎下降2/5。这些过程是同美国经济在世界资本主义周期范围内的周期运动的现代特点及后果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首先是由于七十年代中期的战后最大危机的影响所致,这次危机决定了再生产过程此后发展的一系列最重要方面。例如,七十年代下半期又一次出现的周期性高涨为时相当短暂。七十年代末美国经济的许多主导部门,在通货膨胀进一步迅速发展和失业增加的情况下,开始出现停滞现象。到1980年,美国进入了又一次的经济衰退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动荡的规模和期限通常首先以国民总产值变化的指标来表示,因为动荡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