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都是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经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最后完成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转变。人口转变的结果是,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人口发展老龄化。这是人口发展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中国也不能例外。由于我国自七十年代起,全面推行计划生育,生育率显著下降,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更快更猛。不仅大城市,而且小城市也面临人口老化问题。笔者通过许昌市的人口发展状况,就这个问题做一些粗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人口转变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兼以中国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口老龄化其实是人口转变所必然引致的一个人口学后果 ,是人口转变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继下降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一次人口转变过程的完成不仅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由高向低的下降过程 ,同时也是人口年龄结构由低向高的“抬升” ,即“老化”过程。当然 ,人口转变与人口老龄化在发生时间上并不同步 ,前者始于死亡率的下降 ,后者始于出生率的下降 ,由于两者初始下降所存在的“时滞”效应 ,因而人口老龄化的显现在时间上总是晚于人口转变。人口转变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在不同的演进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 ,一般讲 ,在人口转变初期出现的是人口年轻化 ,或称“逆老龄化” ;到了人口转变中期 ,出现以生育率下降为主导的 ,具有相对意义的“底部老龄化” ;当人口转变进入后期阶段 ,代之而起的将是以死亡率下降为主导的 ,具有绝对意义的“顶端老龄化”。  相似文献   

3.
1950年以来,印度的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近几年来,其生育率也开始稳步下降。这种发展趋势,使印度人口老化的步伐加快了。目前,印度的年龄人口位于世界第四;到2000年,有可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人口老化涉及到两个过程:人口金字塔底部人口老化和金字塔顶部人口老化。前者由生育率下降所致,后者由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所致。印度人口的老化过程具有以上两个过程的特征。 1951年之前,高出生率及相应的高死亡率使印度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很低。1961年以来,死亡率的急剧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寿命的延长,标志着印度人  相似文献   

4.
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尤其是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必然导致人口老化,这是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建国以来,广西人口的平均寿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四十年代末全区人口的平均寿命在30~35岁之间,1981年已达到70.09岁,提高了一倍多。人口出生率以1964年为转折,逐年下降。因此,广西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人口老化”问题。我  相似文献   

5.
目前欧洲人口出生率不仅是全世界最低的,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研究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历史中的各种问题,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处于人口转变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过程现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已经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即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过渡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察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历史,可以发现,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从自然生育到家庭限制的过程。从欧洲各国发表的全国普查资料进行研究称之为宏观角度研究,从天主教、基督教等地方教区对每个  相似文献   

6.
一 最近三十余年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史上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已不复存在,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为特征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形成。 人口转变包括死亡率由高变低和出生率由高变低两个方面。多数发达国家死亡率下降开始于十八世纪后半叶,而出生率的下降则开始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基本形成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这就是说,多数发达国家的死亡率转变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而出生率的转变也至少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口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以上降到10‰以下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出生率从七十年代初的30‰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词     
人口转变 人口转变: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从高至低转变的历史过程。死亡率的下降往往先于生育率,因此在人口转变期间,人品往往会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一个动态概念。它反映随着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一种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龄人口的增长,人口老化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分析我省老年人口状况,对于科学地开展老龄工作,正确处理由老年人口增加所带来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探讨我省老年人口问题,现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和有关资料谈谈我省的老年人口状况和未来人口老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口的高龄化 在近代社会以前,人口动态是多生多死,到了近代社会,人口动态就是少生少死了。从近代社会以前的人口动态向近代社会的人口动态的转变,称为人口革命或人口转换。一般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近代化而引起人口转换,这多见于各国的人口历史。人口转换过程的前一阶段,首先是死亡率的下降,这是由于社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发展,使医药和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导致死亡率的下降的缘故。可是,在这个阶段的出生率却依然保持着高水平,所以,当人口动态成为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组合时,其结果便造成人口的增加。随着人口发展的变化,不久就到了人口转换过程的后一阶段,这时出生率也下降了,死亡率和出  相似文献   

10.
非洲的人口动态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仲生 《西北人口》2009,30(5):23-26
非洲的人口动态长期以来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洲的人口动态由高出生高死亡模式向高出生中死亡模式转变.死亡率的持续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数种过去危害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的结果。正是死亡率的下降和持续的高出生率导致非洲人口迅速增长。在非洲人口增长的过程中.人口分布是极不平衡的。非洲人口分布的变化与经济因素的人口定期迁移是密切相关的,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这种独特的迁移模式均与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以前,西双版纳疟疾十分流行,是有名的“瘴疠之区”。疟疾流行最直接的人口学后果是导致人口的高死亡率,从而导致了与高死亡率相对应的高出生率,人口再生产类型呈“高—高—低”特点。50年代以后,西双版纳的疟疾逐步得以控制,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文章认为,疟疾发病率的大幅度降低是西双版纳人口转变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人口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俄罗斯的人口总量减少、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人口老化等问题已经演变成俄罗斯的人口危机,对其民族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人口危机导致俄罗斯劳动力资源短缺,后备劳动力资源不足,人口抚养负担加大,减少资本积累,抑制经济发展。人口问题已经引起俄罗斯政府的关注和担忧,并制定了相应政策,如鼓励多生,提高妇女的生育率;提高国民素质,降低死亡率;制止人才流失,吸引外国劳动力等,希望以此来解决人口危机。目前,俄罗斯的社会发展状况对实现人口政策既有有利因素,也存在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一、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因素的关系理论 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一个最重要的结果,即死亡率下降了,但出生率最终会下降得更多,以至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显著降低,这种情况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生了,我国台湾省从1952至1979年经济发展得很快,人口出生率也已从1952年的46.6‰降到了1979年的24.4‰。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出生率下降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发现,在一些国家中,家庭计划政策并未使出生率明显下降,与此相反,在大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政府并没有进行生育方面的干预,出生率却明显下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有生育能力的父母自愿限制家庭里孩子的数量,这不仅是一个人口问题,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经济问题。经过研究和探讨,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 人口转化论 人口转化论的历史可追朔到20世纪初期美国人口学者汤姆逊,(Thompson)于1929年根据世界一些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历史资料,把世界各国人口增长变化水平区分成高、中、低三种类型。1945年诺特斯坦(Notestein)又对此加以发挥,将这三种类型归纳为人口发展三个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人口高增长潜伏期;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化增长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下降稳定期。由此产生了人口转化论。图1是人口转化论的标准曲线。  相似文献   

15.
<正> 作为人口学研究的一个领域——老年人口问题,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而日益重要。人口年龄结构的形成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平均寿命延长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某一类型的年龄结构形成以后,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产生持续性作用。如无重大的意外因素(例如大战、严重的天灾或流行病等),则在几代人中保持相对的恒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由于控制人口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基本上是均衡的:出生率低,死亡率也低,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例增加,一些国家出现了人口老化现象。同一时间,发展中国家在50年代出生率未能控制,死亡率又高,平均寿命短,人口年龄结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口转变与消费制度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抑制消费到刺激消费是中国消费制度的重大变革。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理论,论证了中国人口转变通过人口增长的迅速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及其带来的人口红利对消费制度变迁的影响:死亡率下降主导的初期阶段,人口转变固化了抑制消费的制度,出生率下降主导阶段,人口转变与改革开放条件下的高速经济增长相叠加加剧了原有消费制度的不均衡。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出消费率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下降的必然性和中国保持适度人口增长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陕西汉中地区控制人口数量,调节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出生率由七二年的32.48‰,降到八三年的14.2‰,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2.11‰下降到6.7‰。十一年来全区少出生43.8万人,其中三中全会以来五年少出生24.6万人。全区人口状况发生了六大变化。第一、人口发展趋于平稳,人口再生产类型开始向稳定型过渡。初步实现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类型的转变。全区  相似文献   

18.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国经过1947—1949年的人口激增时期,开始了由高出生率向低出生率的人口转变。1947年日本人口的出生率高达34‰;1950年则下降为28‰;至1957年时进而下降到17‰;死亡率则从1950年的10.9‰的低水平进而降低到1957年的8‰。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日本人口便由高出生、高死亡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从  相似文献   

19.
从1949年到1979年间(除特殊年份外),中国的出生率从36‰下降到17.82‰;死亡率从20‰下降到6.21‰。特别是在70年代以后,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幅度更大。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们走完了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人口转变路程。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人口转变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研究中  相似文献   

20.
1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转变”人口老龄化最早发生在十八世纪末期的法国,十九世纪逐渐扩大到其他发达国家,到本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老龄化才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长时期以来,不少人认为人口老龄化是平均寿命提高的结果。然而较多人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传统人口再生产模式,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所引起,亦即是“人口转变”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的一种现象。因为在一个出生率很高,死亡率很高的基本上是“静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