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人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好。努力搞好经济建设,决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执政的共产党人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如果停止,人类就会饥寒而死,人类社会就要灭亡。因此,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  相似文献   

2.
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能动的物质因素。如同物质世界中的任何物质一样,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它们的统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在近几年来,改革与开放使经济搞活了。我国社会正在由低序向高序演化。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各民族之间业已形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相互作用力已经或者即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弄清其本质联系与内在规律,揭示前进轨迹,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促进四化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是在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体系是以物质生产范畴为逻辑起点,而物质生产的两个维度(一是物质生产与社会的生成和发展;二是物质生产和人的发展与解放)则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两条相互交织的逻辑线索。在物质生产范畴基础上派生的一系列范畴的联系和转化,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逻辑系统。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阶段性规律(自由竞争阶段)的理论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科学体系。一般、个别和特殊这三重逻辑共同指向一个理论目标:社会解放与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4.
1 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的民族关系问题,较之夺得政权前要复杂得多,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更是这样。我们的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我国各民族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来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其间面临的问题,远比在革命战争年代要广泛和深刻得多,需要处理的民族间的父系问题,也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例如,我们既要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关系问题,又要建立、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观念的残余还会长期地存在并要顽强地表现出来;各民  相似文献   

5.
<正> 一、建立新的统一经济学势在必行许多著述认为,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它相应的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研究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规律的科学,称为经济学。但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又包括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里的生产关系不只是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泛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所发生  相似文献   

6.
一、物质利益规律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从事物质资科的生产。这就是说,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因此有人认为,物质利益规律应该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一般的规律,而不应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规律。但是,物质利益具有一个重要特性一即从来没有什么抽象的物质利益。由于人们在谋取物质资料时不可避免地要在一定  相似文献   

7.
一 民族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无论古今中外,民族问题始终与阶级、国家、社会问题紧密相联在一起。民族问题也和阶级、国家、社会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有其在各个历史时代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提出,是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民族交融不是民族融合,也不是民族消亡,更不是民族同化。它是在尊重差异的情况下,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坚持现有的民族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通常对世界历史的解读主要立足于社会基本矛盾,即世界历史的产生、演变及其实质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从逻辑上讲,世界历史揭示的是人类文明的横向融合一体化,即民族国家关系结构的历史转折;而社会基本矛盾属于国家内部结构,不能简单地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解读民族国家关系。因此,对于世界历史的把握,应立足物质生产的根本性,既坚持社会基本矛盾思想,亦重视国际层面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民生问题事关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而有效解决民生问题能够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提供群众基础,是国家认同建构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民生问题逐渐成为民族矛盾和社会不稳的导火索,对国家认同建构的持续巩固构成了诸多挑战,已成为当今民族地区主要的社会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坚持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民族文化建设、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等途径,能够为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建构积聚正能量,是实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建构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华文教育生存于海外的多元文化环境,是具有第二语言教学特点的民族母语文化教育。本文梳理了华文教育的百年历史脉络,论述了华文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社会环境条件,探讨了华文教育的基本形态和一般发展规律。文章认为,顺应发展规律,把握华文教育与华人社会及其所在国家的基本关系,各国华文教育才能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多民族的国家和地区,民族问题始终是其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民族众多、地处边疆、各民族社会发展又极不平衡的云南省,民族问题一向是关系全局的一个决定性问题。而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回顾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感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民族与阶级的关系是学界经久不衰的话题。在本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专栏中,来自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王希恩研究员重拾这一话题,深入细致地剖析了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因素对民族问题不同的影响方式,着重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新形势下阶级斗争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形式;同时还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民族压迫”等重要话题做了深刻的分析。金炳镐教授着眼于民族发展这一重大历史课题,从理论角度对民族发展规律作了全面阐述,提出民族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民族生存和民族演进的质和…  相似文献   

14.
民族政策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政策是多民族国家调节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指导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而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行动准则.本文主要就民族政策学的性质、对象和特点,民族政策学的研究内容、体系和结构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指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问题。”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原则,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党和国家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三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决国内民族关系的基本经验,深刻地揭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民族事务是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事务。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肩负着13.7亿人口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重任。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面对着消除民族问题"历史遗产"的复杂形势、面对着解决民族问题现实因素的繁重任务。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际相结合,确立和实行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定了一整套以制度、法律、政策构成的,立足于真正平等基础上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民族政策体系,有力地维护了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坚持和完善这套民族政策体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必须高度重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然而物质资料的生产需要有各种物质资源。物质资源的存在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限的,而人类的资源又是有限的。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依靠自己的资源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摆在人们面前的首先是如何配置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全面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资本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比例关系,是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中,伴随着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相似文献   

18.
本文要旨是:试图从哲学的角度,通过探索人类自身生产必须适应物质资料生产状况規律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和客观普遍性,引出掌握和应用这个规律的几点认识。1 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然而,人类自身生产必须适应物质资料生产状况的规律,并非与人类社会共存的。它的产生和形成,既有一个逻辑过程,又有一个历史过程。先说逻辑过程。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要探索这个规律形成的逻辑过程,就应分析两种生产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民族问题的内涵展开讨论,认为民族自身发展是民族问题的源码,在社会交往的层面,民族自身发展问题通常会影响民族关系和国家建设,进而形成某种民族问题。在阶级社会中,民族问题通常以阶级斗争的形式出现,因此,必须注意阶级斗争对民族问题的影响。本文认为,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民族问题显现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结合而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现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二大深刻地指出:“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要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