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分别是中日两国现代化初期有代表性的思想,是缓解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的产物.它们有相同或相似的历史背景、旨趣和原始含义.但是,这两种思想指导下的中日两国现代化的极大反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实质、内在关系、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体西用思想针对近代中国社会与民族危机的现实,从认识和实践上紧扣近代化的历史主题,形成近代变革思想的主流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促成和指导了早期工业化运动,使之构成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一个合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近代洋务派举办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集进步与落后于一身的教育指导思想.一方面,对"西用"的提倡加速传统教育向资本主义教育转化;另一方面,对"中体"的强调又阻碍了教育资本主义化的进一步发展.考察"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在近代教育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对于建构现代教育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体西用思想是一种流变发展的文化观念,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得到不断地充实发展。在维新活动中,中体西用思想是维新人士宣传维新理论、拉拢中间势力、反击顽固势力和推动变法深入的理论基础。变法的最终失败并非中体西用理论的失败,而是中国传统局限与历史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是“中西”一是“体用”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中西文化两极相逢的矛盾中第一段的结合形式。西学是作为中学的对立物出场的,对近代中国有极大的影响,人们怎样认识和汲取它,是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体西用”思想产生于中西文化激烈交锋的晚清时期,它的提出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及中国向近代化迈进具有积极意义。随着人们对西学认识的加深,“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并不断触及到西学之本,有些人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也很难完全如愿。于是到了戊戌维新时期就突破还是继续维持“中体西用”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相似文献   

7.
“中体西用”是近代历史上最有意义的核心问题 ,它是清末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追溯“体”与“用”的历史渊源 ,可以了解中国士人传统的思想文化观以及他们“通经致用”的治学宗旨。从 1 9世纪 60年代 ,一些有识之士就相继阐述过“中体西用”的思想 ,其内涵也随着社会现实背景的演变及中西文化的冲突加剧而变化。到张之洞的《劝学篇》则明确主张“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这一主张是有特定的思想内涵的 ,谈“中学为体”实则提倡“西学为用”。它成为甲午战争后的一种“流行语”,主要流行于文化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8.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它折中中西、兼容并包,与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相契舍。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性思想,尽管它没有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面貌,但它确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加深,“中体西用”思想的价值逐渐凸显,为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尊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可鉴范式。  相似文献   

9.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思想赋予全新的解释,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更好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0.
论《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体西用"的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张之洞的《劝学篇》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但招到了各种非议。张之洞的这种思想具有一定进步性,但其割裂了"体"与"用",构成了弊病。  相似文献   

11.
“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再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永 《南都学坛》2009,29(3):107-111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它折中中西、兼容并包,与我们的民族文化相契合。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性思想,尽管它没有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面貌,但它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加深,"中体西用"思想的价值逐渐凸显,为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尊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可鉴范式。  相似文献   

12.
“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人试图缓解历史和价值冲突的理性抉择,它突破了以儒家过统为核心、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赋予其开拓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节略语,主张在坚守中国政治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不变的前提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政权的稳固,达到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目的。"中体西用"思想,改变了中国固有的文化结构,对于西方文化的输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体西用"的思想用割裂的"体"、"用"来建构文化模式是不科学的,是在中西两种截然不同文化的碰撞矛盾中产生的一种变形结合,其结果必然阻碍中国近代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劝学篇》、“丁未上谕”与“中体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体西用”的实质是“中体为体,西用为用”,它既是思维范式,也是一种文化选择模式。《劝学篇》《与野丁未上谕》在形式上均体现了这一思想,但在内容侧重点。性质及产生的后果等诸多方面却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15.
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之本在“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为末中一节,国之所以富强是因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国欲变贫弱为富强,必须循习西洋政教;中国正处于历史大变之时,无暇正“本”,可“姑务其末”,务末既是应变之措,更可“以立循用西法之基”,把正“本”、务“末”视为一体。这就否定了“中体西用”的认识基础,也揭露了其逻辑荒谬。  相似文献   

16.
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 ,以王新命为代表的中国本位文化派 ,以贺麟为代表的抗战时期的新儒家以及 50年代以后的港台新儒家 ,他们的文化主张 ,虽然都没有明确提出“中体西用”论 ,甚至反对“中体西用”论。但本文认为 ,这些文化主张无论在方法论上 ,还是在具体的内容上都没有从根本上脱离“中体西用”的模式 ,相反却是“中体西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种  相似文献   

17.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理论核心和指导思想。在形式上 ,它违背了中国哲学体用论的基本原则 ;在思想上 ,它既要引进西学 ,又想固守“中体”;在价值上 ,它既起了“开风气”的进步作用 ,又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究其根源 ,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二重性社会基础。今天 ,它虽已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但仍在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我们必须抛弃其僵固的思维模式 ,为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中体西用”的现实内涵启发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既要以中国国情和优秀传统教育文化为根本,又必须借鉴西方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目前存在的不足是在引进概念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从学习形式到掌握精髓还有一定距离,消除主客观条件上制约还需一定时间.我国职业教育“中体西用”需要在扬弃、创新和坚持中前进.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前李鸿章对日本侵略野心估计不足,不立足于战守而一味依赖列强调停,外交策略幼稚单一,结果陷入全面被动;而日本则能够准确判断形势,灵活运用外交策略,最终在战前避免了列强的干涉,取得了有利的战机,掌握了与清政府作战的主动权。中日双方战前的外交直接影响到甲午战争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中体西用”文化模式之所以影响深远,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从传统的“用夏变夷”这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到明末清初的“禁教”、“教学”的文化排外政策再到鸦片战争时期的“师夷”主张,可见“中体西用”论的历史积淀很深;而从文化上看,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使然;二是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其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