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适三岁随母亲从台湾回到故乡上庄村,十二岁多点(虚龄十四岁)离开母亲到上海上学。以后虽然回家过两三次,但留住的时间都很短暂。可是他一生中总称自己是徽州人。胡适在徽州生活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是徽文化已注入了他的血液,浸入了他的骨髓,成了他生命的和学术生涯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胡适传略     
一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学者之一。原名洪(口辛),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他的父亲胡传曾做过淞沪厘卡总巡和台湾省台东直隶州知州。甲午战争时,在撤往内地途中被刘永福所杀。时胡适随母已先期回到绩溪家乡。不久,开始入塾读书。约在八岁时,胡适偶然读到一本残破的《水浒传》,引起他极大兴趣,从此对白话小说特别着迷。到他离乡去上海时,已经读了几十种白话小说。这给了他最初的白话文学的薰陶,对其一生的影响非同小可。1904年,胡适到上海进入梅溪学堂。次年转  相似文献   

3.
端方与清季预备立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端方与清季预备立宪刘高葆预备立宪是清季政治体制的最大变革。在预备立宪运动中,端方是极其活跃的朝廷大臣。端方,字午桥,号斋,托忒克氏,满洲正白旗人。他生于1861年,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直隶霸昌道,从此展开了他显赫...  相似文献   

4.
徐静 《江淮论坛》2000,(3):81-85
胡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他首倡白话文学,号召文学革命,“暴得大名”,显赫终生。人们不禁要问,当时一个20多岁的留美学生,何以会取得这么大功绩?他的文学革命思想是如何形成?他的文学革命理论建树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再次走近胡适。一胡适出生于封建末期的一个学者官宦家庭。三岁上学,五岁丧父,在母亲的关爱下,读了九年村塾。他自幼聪颖,好学善思,八岁就能阅读《资治通鉴》,并读遍本村乃至邻村所能看到的每一部白话小说,如《水浒》、《红楼梦》等。这些小说使他见了世面,开了眼界。1904年,13岁的他到上海求学,六年时光,读…  相似文献   

5.
胡适的父亲胡铁花在临终前曾留下几张遗嘱,胡适母亲冯顺娣和四个儿子每个各有一张,每张只有几句话。给胡适母亲的遗嘱上说:糜儿(胡适小时的乳名嗣糜)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给胡适的是:努力读书上进。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胡适是热情讴歌西方近代文明,特别是美国资本主义文明的代表人物,这与他青年时期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胡适青年时期有7年(1910年至1917年)是在美国度过的,这段时间正是胡适的思想孕育成熟的时期,成名之后胡适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此时找到萌芽。因此,研究胡适留美时期的思想变迁,是把握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乃至其一生思想的重要环节。一要分析胡适留美时期的思想变迁,需要对他留美前的思想状况先有所了解,包括家庭教育、传统文化的影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态度,等等。胡适不满3岁时,开始从父亲学认…  相似文献   

7.
胡适与翻译     
胡适(1891—1962)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学者。一般人对他在文学、史学、哲学诸方面的成就及其历史地位有较多的了解。而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在“五四”时期曾为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竭精殚虑地从事译事,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历史情况,却鲜为人知。实际上,胡适的翻译活动曾产生很大影响,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1983年6月至11月,笔者曾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作民族历史和文化调查。6月下旬的一天,在中共阿勒泰地区委员会档案馆发现清代钦命勘分中俄科塔(科布多和塔尔巴哈台)边界大臣和卡伦侍卫所写的文书五件,其中哈萨克察合台文二件,一件写于光绪九年七月初六日(1883年8月8日),另一件写于同年七月二十七日(1883年8月29日);满文一件,写于光绪九年七月初七日(1883年8月9日);汉文一件,写于光绪九年八月初一日(1883年9月1日);汉、察合台两种文字写成的一件,写于光绪九年五月十一日(1883年6月15日)。五件文书内容相关,但又自…  相似文献   

9.
胡适(1891—1962)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他在文学、历史、哲学和教育等许多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并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但是,由于他在政治上持反共立场。因而在解放后的30年中,曾多次受到批判。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胡适才开始由过去被批判的对象成为被研究的对象。十多年来,我国陆续出版发行了《胡适来往书信选》、《胡适的日记》、《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  相似文献   

10.
薛允升字云阶,陕西长安人,清代著名法律家,陕派律学之鼻祖。他生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卒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咸丰六年(1856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光绪六年,召以为刑部侍郎,主持刑部工作;九年,以为代理刑部尚书;十九、二十六年,两度授刑部尚书。在刑部工作,达四十年。他精通律例,撰有《读例存疑》和《唐明律合编》等著作。对于法制、律例,有十分深刻的研究,造诣极高。又能结合时势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使法律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他是中国近代法制改革的先驱。关于法制改革的内容非…  相似文献   

11.
胡适(1891——1962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学者.他于1917年1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较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八项具体主张,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随后他又发表了《历史  相似文献   

12.
郭嵩焘简论     
郭嵩焘,湖南湘阴人(1818-1891),出身于以经商致富的封建家庭。祖上几辈都试图通过科举道路走上仕途,但不曾如愿。曾祖父是个贡生,祖父是个秀才。至郭嵩焘时家道衰微,遇上灾年,“租无所出,先生家往往不能举餐”①。郭少年时聪颖过人,读书勤奋,思想活跃。他伯父曾称道他“龄儿(郭嵩焘乳名)通事洵洵,独其读书为之,若猛兽鸷鸟之发,后来诸英,无及此者”②。郭嵩焘19岁那年以秀才身份参加乡试,顺利中举。在以后十年间连续五次参加会试,至1947年(道光二十七年)才考中进土。郭嵩焘在岳麓书院就读时与曾国藩、刘蓉结为至交。太…  相似文献   

13.
马君武评传     
马君武,桂林人,初名道凝,字厚山,后改名马同,字君武,游学日本时,又更名马和,光绪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元公1881年7月17日)诞生于恭城县署。当时他父亲马衡臣应聘为该县的刑名幕友。君武自幼聪慧,六七岁时,就曾以“鸟鸣春”对老师出的“鸡唱午”的三字对,深得老师和他父亲的称赞。九岁时丧父,家境艰难,靠亲友资助和母亲劳动所得,维持生活。他母亲每晚在如豆的油灯下,课子读书,又送君武到亲友家搭馆上学。十四  相似文献   

14.
刘冠雄评略     
刘冠雄,字子英,又字资颖,福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二十九日,父穆庵,家故贫,以箍桶为业,生五子,刘冠雄最小。光绪元年(1875)春,刘冠雄考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四届。光绪五年(1879)校课毕业,派登“杨武”练船见习枪炮、驾驶诸战术,次年舰课毕业,复入校习高等课程,不久被李鸿章派充“镇南”炮舰驾驶官、管带。光绪九年(1883)调“杨威”快船帮带。光绪十一年(188)秋,调任“定远”铁甲舰大副。中法马江海战后,清政府为加强海军建设,于光绪十二年二月(1886年3月)选派第三届出洋留学生…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古代的杰出人物中,有一些至今尚少为人知的思想家。卢政就是其中的一个。 卢政,字敏斋。甘肃皋兰(兰州)人。生于清嘉庆25年(1820年),卒于光绪17年(1891年),终年七十一岁。著有《学话》四卷(1843——1851年,1873年修补),《辨感琐言》(1856年),《儒家理气图说》(1856年),《皋兰续志稿》(1887年),并编有《陇学编》(1889年),《乾象古今集说》六卷(1873年以前)等等。  相似文献   

16.
略论章士钊与胡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1891—1962)与章士钊(1881—1973)既是朋友,又是论敌.在文化史上:一个是今文派领袖,一个是古文派的代表.他们的交往很有历史意义,而且也是十分有趣的事.他俩相差不过十岁,但论其在近现代史上的作为和贡献,不啻为两代人也.这说明近代中国时局变化之快,真是快得惊人!胡适1919年10月在参观了吴禄贞墓后,很感慨地说道:“十年来的人物,只有死者:宋教仁、蔡锷、吴禄贞能保盛名,生者不久就被人看出真相来了.这是因为时势变得太快.生者偶一不上劲,就要落后赶不上了,不久就成了‘背时’的人了.”胡适说这个话,是有所指的,其中定有反对白话文的章士钊在内,因为章在“五四”前后是反对白话文的干将.但是话  相似文献   

17.
来之不易的姻缘 胡适的夫人江冬秀出身于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没受到更多的文化教育,略识文字. 江家与胡适家原是亲戚,胡适的姑婆是冬秀的舅母.一次,江冬秀的母亲到绩溪旺川的胡适姑婆家看出神赛会,恰巧遇到正值少年随母到姑婆家的胡适,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江母见后大为喜欢,一心想把女儿冬秀许配给他.但胡家倒是很有顾虑,一因冬秀大胡适一岁,绩溪俗谚有"男可大十,女不可大一"之说;二因冬秀属虎,认为属虎的人八字硬,尤其"母老虎"更历害;三因江家兴旺,胡家已中落,有兴衰不相称之虑,因此不肯表态.由于江母一心想成就这门亲事,便托胡适的本家叔叔,在江村教私熟的胡祥鉴做媒(冬秀是胡祥鉴的学生),胡祥鉴在胡母面前千般说好,万般怂恿,胡母才同意让他把冬秀的"八字"开来看看再说.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首批留美幼童的成就及其意义王善中从1872年(同治十一年)到1875年(光绪元年),清政府每年派遣幼童(10—16岁)赴美国留学,前后4次共120人,这是中国历史上向外国派遣的第一批官费留学生,是我国近代留学生运动的开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值...  相似文献   

19.
周学熙与天津早期工商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近代史上,周学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人物,他在二十世纪初办北洋实业,对天津早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现就他的实践活动作如下评述: 以铸币之利,创办官厂 周学熙,字缉之,安徽至德(今连德)县人。生于1865年,卒于1947年9月,是两江总督周馥之四子。1880年(光绪六年),十六岁入津,随宦居津,跟清末文学家李慈铭同学。1893年(光绪十九年)二十九岁中顺天乡试第十八名举人。后来多次入京会试不第,1896年(光绪二十  相似文献   

20.
胡适(1891—1962)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和学者。他通过批判,总结工作,撰写出一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哲学史专著。从近代中国哲学史的角度,对这些著作进行研讨,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仍有其借鉴意义。一从实用主义哲学立场审视中国哲学史对哲学的不同理解,决定了哲学史面貌。胡适作为一个服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思想家,其哲学观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哲学史观也迥异于梁启超、章太炎等人。1919年,他继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之后,凭自己的学历,运用西方哲学史的观点与方法,撰成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以后又有《戴东原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