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独龙族的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龙江流域是独龙族的主要居住地,这里地理区位独特,气候特殊,物种丰富,是有名的"生物基因库".独龙族社会发育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属农耕经济文化中的山林刀耕火种型.基本特征是把劳动直接投入生态系统,通过强化劳动与改进技术,放大或增加生态系统的输出功率,试图在生产力和劳动产品之间形成正比例关系.但独龙族的生态文化在外界的影响下,正在发生变化,对生态系统的负作用日益明显.本文试图探讨独龙族的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支持。可持续发展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化,具有整体和谐、系统有序和创新性三大特点。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进行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的十大对策:树立人均意识、控制人口增长,确立大教育观、提高人口素质,强化参与意识、推动公众参与,改变资源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变革能源观念、实施清洁能源方案,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生产观念、推广清洁生产,革新消费观念、推行可持续消费模式,坚持大开放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调整传统人地观念、促进人地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3.
普及生态文化 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相伴而生的文化成分,素质教育呼唤生态文化,生态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教育应该包括生态基本知识和生态协调和谐思想等内容。重视生态文化普及教育是人类社会健康、持久和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经济研究中,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对重要的范畴,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进步。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文化创新的成果,而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作为经济增长主体的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加强文化创新是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生态文化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新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从文化形态转型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角度,论述如何通过文化观念的更新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促进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联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构建了社会发展理论,阐述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的论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双重关系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驾驭自然规律的程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深入的;人类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不能违反自然规律而任意支配、改造自然界,否则必然会被自然界"报复";必须建立"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此必须变革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旧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生态学研究是当今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首先应当注意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与文化功能的整合性;其次必须注意生态理性意识观照之下的对于文化生态失衡现象的批判;最后是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应当是文化的未来图景。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文化生态失衡的现象,进而保证文化生态自身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加速推进破坏了适应人类自身生存的文化生态,其结果必将导致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消失,造成人类文化危机。文化生态理论对解决人类文化危机特别是对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坚持整体性、本真性原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生存的环境一起保护,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生态平衡,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保持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整体协调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族文化是非常宝贵、且最具全球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在四川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它开始彰现出特有的魅力。然而,旅游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民族文化特色的消褪、散失。因此,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目前业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术界及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纵观国内外开发研究成果及现实开发案例,结合四川旅游资源特色,本文认为建立“文化生态村”是实现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1.
该文根据先进文化的特征 ,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精神文明的本质体现 ,是精神文明创新 ;先进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并论述了先进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互动关系。同时提出精神文明建设新课题 ,一是要加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综合决策和法制建设 ;二是要在全社会进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教育 ,让人们牢牢地树立起“可持续发展”观念 ,以改变人们不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是要进一步反对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提倡适度消费 ,建立起既符合国情 ,又具有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人类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儒家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即强调道德理性和理想人格的修炼、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人的改造,以及其中庸之道与“天人合一”、普遍和谐的思想,对于建立人类的普遍伦理,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人文道德素质,解决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要求有强劲的环境文化支撑。环境文化即环境制度(法规)和环境观念(道德)的"组合",没有道德向善的法不是良法,而没有法制保障的道德也难以为继,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环境治理实践看,我们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收效尚不尽如人意,深层次就是环境文化的"滞后",为此必须破除一系列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14.
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论述了21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西方文化的竞争性与侵略性,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至今处于世界科技、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先地位;但这种丛林法则,也带来了对社会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与此相反,东方文化如儒学思想等,注重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对人类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优秀的文化基础。当然,东方文化也有尚待完善之处,本着文化创新的原则,介绍了后东方文化的概念。在新世纪之初,通过文化创新,教育大众,提供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支持,使后东方文化能为人类的进步和和平共处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蕴涵着人与大自然、人与森林平衡发展的和谐理念,林业文化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林业文化。林业文化的主要内涵就是和谐,林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面对直接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中国林业发展必须确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人又必须与自然和平 共处,达到人—自然—社会系统更加和谐、完整、均衡;倡导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全民中确立适 应中国林业发展的和谐林业观、经营伦理观、森林文化观和绿色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已经以残酷的现实昭示人类:经济发展的惟一选择是与环境和谐相处,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宏观经济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与微观主体企业绿色行为选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而企业是否选择绿色经营取决于这种行为给企业带来的绿色竞争力水平的高低。传统经济学研究企业竞争力时假定企业是一个个同质的"黑箱"和"理性的经济人",即通常假定相互竞争的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服务是完全相同的,而且都以纯粹的经济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这种假定前提有明显的缺陷,无法解释现实企业绿色竞争力的问题。因此,研究企业绿色竞争力时要提出企业"社会生态经济人"的假定,即要求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时,正确处理和协调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三者达到统一。企业绿色经营受制于企业本身、市场需求、绿色产业环境、宏观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内、外因素的结合,最终表现为企业顾客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众文化崛起于 2 0世纪后半叶 ,伴随改革春风的吹拂而觉醒 ,根植于市场经济沃土而成长 ,迅速壮大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驾齐驱 ,形成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 ,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 ,但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争议。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一方面同与其共时态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 ;另一方面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相区别 ,其基本特性表现在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要使大众文化向人文化、科学化、国际化和民族化的正确方向发展 ,需要对它的运行过程整体控制 ,并进行人文提升和科学化改造 ;促进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多元整合 ,从而成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因其自身行业的特点,对各国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的功效.本文从经济、环境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视角说明了文化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指出加速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生存的基石、成长的动力和发展的源泉,是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企业文化与管理优势互补,以文化优势形成竞争优势.民营企业要正确认识和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战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确保企业文化的活力和竞争力,整合优化企业文化,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和弘扬"天人合一"的精神实质,对环境保护,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