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客家是汉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独特群体,客家方言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客家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客家族群语言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客家人的移民路径有关。从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播的视角看,客家移民路径选择的时序性和空间性对"客家"语言形成具有关键作用,清末民初客家人对客家移民的文化认同感的系统构建对客家移民属性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风水学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择吉避凶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指南。风水文化自古盛行至今,尤其盛行于客家地区,风水文化对客家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族谱是有关风水问题记载的重要文字资料。本文通过对客家族谱文献的分析,多视角地探析风水信仰在民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风水学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择吉避凶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指南.风水文化自古盛行至今,尤其盛行于客家地区,风水文化对客家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族谱是有关风水问题记载的重要文字资料.本文通过对客家族谱文献的分析,多视角地探析风水信仰在民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围屋是赣南客家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分布范围广泛,影响深远,与闽西的土楼、粤北的围龙屋同为客家民居经典.作为客家建筑文化的杰作,围屋被众多建筑学家所论述,但其文化内涵却未被研究者所深究.如果以人为中心,从筑、居、思的角度切入,分析赣南客家围屋的文化意蕴及其在整体客家文化中的建构意义,就能够十分清楚地发现:赣南客家围屋所体现的独特人居文化是中州古风与地方传统有机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民族化、共存化和同质化之中。客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系"。客家文化研究在中国文化强国建设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在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凸显客家文化的传统本色与现代特征,当下,必须重点关注在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中重塑客家文化研究,在体现客家文化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中展示客家文化的人文精神,在全球文化创意时代推进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等三个向度。  相似文献   

6.
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是粤北地区第一个集明清建筑、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文化游览区。其中的客家民居、曾氏银库及藏宝图、老祠堂等都保留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风采。尤其是曾氏宗祠在当地颇有口碑,它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为三进四合院式建筑,南北面宽26.2米,东西进深79.3米,占地面积2100多平方米。外观平平,但内里却自有乾坤。整个宗祠有四厅二十八柱,进入大门厅,左右各一根石立柱,称为纪念柱,柱上有一副浮雕对联,上联:祖德何如东鲁传经光百代;下联:家风曷似南丰修史裕千秋!  相似文献   

7.
马强 《天府新论》2013,(1):116-120
客家文化研究发展至今影响所及已经日益扩大,与诸多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产生了联系,或相互渗透,或互为联盟,成为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客家话与中国古代汉语有一定渊源关系,保留着若干先秦关中、河洛古语词汇和音韵材料。客家文化研究与历史地理学研究近年来相互倚重,一批历史地理学家先后投入其中,研究成果丰硕。客家民俗文化保留着许多传统儒家礼仪文化因子,是研究汉民族中古时期风俗文化的重要活化石。客家文化与谱谍学关系甚大,是客家文化研究催生了中国现代谱谍学的诞生,客家谱谍于当代史学与客家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客家文化与现代文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人道主义、科学精神、传播自由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原则。客家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是一种中国封建时代的文明,它不属于现代文明,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客家文化可以作为现代文明的“用”而发挥作用。比如说,从“客家精神”这一价值观的高度,来谋求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协调性;或者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即通过产业化手段以及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和包装,使客家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土楼、围龙屋等客家传统建筑引人注目,往往被宣传为包含中原文化的建筑遗产。可是,住在客家建筑的居民其实是从别的角度来把握自己的建筑物,如按照血脉、生命观等观点重视客家建筑其他的部分,所以不惜自掏腰包改造它。从景观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当地人对客家建筑的认知方式有多面性,需要多关注当地人本身的环境行为,并加强"以人为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谢重光 《东南学术》2003,(3):128-135
台湾的客家文化与大陆原乡客家文化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但是由于适应环境和时代的变迁 ,加上族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其内容和形式都会有相应的变化 ,此之谓客家文化在台湾的变迁。本文概要论述了台湾客家文化在语言、建筑、山歌、民间信仰、岁时习俗等方面发生变迁的情形。  相似文献   

11.
中原河洛对客家民系及客家文化的形成具有全面、关键、决定性的影响。客家民系主体来自中原河洛,在闽赣边地开基创业奠定了客家文化物质基础。客家重构中原式宗法制社会,形成客家文化的社会基础。客家传承河洛文化刚健自强、厚德、文化和重礼的基本精神。成为客家思想文化的理学根源也在河洛。  相似文献   

12.
闽赣粤交界的大三角地区是客家族群(民系)孕育、诞生和成熟的原生地,具有先民、先祖、祖先三重血缘资源优势和文化场景作用,是客家血缘与文化的寻根处。客家在此地所寻找的客家基本精神是对河洛根性文化的传承。客家原生地是海内外客家中原河洛姓氏寻根的中转站。客家的血缘寻根和文化寻根是客家族群认同的主要途径,对全球化背景下重构客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82年台湾文学评论界第一次提出“客家文学”,而早在20世纪50年代钟肇政就着手进行客家身份认同书写。钟肇政对客家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可以从他对客家山歌、采茶戏的书写中清晰地看到;而他的客家硬颈精神认同书写,则表达了客家人傲然立世的豪气;客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大陆文化,有着深切的土地情结。  相似文献   

14.
从客家山歌看客家女人的精神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内容丰富多彩、情深意切,反映了客家人的风土民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反映客家女人劳动生活、思想品格的内容占有较大比例。本文拟对客家山歌中客家女人的精神个性进行探讨,以期深化对客家山歌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客家民居建筑是体察客家文化特质的重要视角之一,客家土楼民居是客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福建土楼是经特定历史地理环境的演进和发展,既保持中原汉文化古风,又长期与当地土著交融磨合而形成的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模式.它以其特有的景观美学价值、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科学实用价值完美结合,成为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由于古代i!kl西山区复杂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和客家移民一直恪守着祖宗留下的遗风,使福建土楼至今得以大量保存而具有重要的人居环境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而客家民俗舞蹈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秦汉时代,由于战乱,客家人从北方迁徙到现在的江西、福建、广州等地,在这自北向南的长途跋涉过程中,客家文化不仅保留了民族古老的传承,还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中国历史上璀璨的篇章。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体现了客家精神,它独特的表演方式、风格及内容,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精神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客家民俗舞蹈也在悄悄改变。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的探索也在不断前行。文章主要阐述了客家民俗舞蹈的历史发展以及客家民俗舞蹈的内容、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政治文化的多元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天国政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共同熏陶的产物。太平天国发源于广西客家山区,为太平天国政治文化刻上了客家文化和客家族群心态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巫小黎 《学术研究》2005,4(3):120-124
客家文化从整体上作用于张资平早期的小说创作。张氏早期的恋爱小说是客家山歌的故事化, 是客家民间歌谣隐型结构在小说中的具体外化。客家人历史上形成的“男人在外乡, 女人在故乡”的家居模式对张氏小说人物关系的安排和命运产生巨大的制约和影响。张资平早期小说表现了作者复杂的乡土情感, 深蕴着客家人的恋乡情结, 同时又与“五四”时代主流话语汇合, 大胆暴露和批判客家文化中的落后消极因素和残酷野蛮的陋习, 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命运是客家妇女苦难人生的缩影。他早期的小说是生动的客家文化风俗史, 是认识、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珍贵文本。  相似文献   

19.
客家文化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期待人们开发。我们可以透过一些客家谚语在一定的程度上认识我们客家祖先的生产生活方式;客家俗谚包含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具有许多深奥的哲理;客家俗谚有强大生命力,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它不断地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跟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只有群众掌握了客家俗谚这把金钥匙,客家俗谚才能真正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重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
客家民居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介绍了客家民居的基本特征 ,并对其旅游吸引价值及开发作初步探讨。客家民居是客家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是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中的可视文化景观 ,通过客家民居可感受到客家文化发展的历程。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