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8月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加大了对行贿犯罪的处罚力度,我国对行贿犯罪"立法从严""司法从宽"的悖论更加凸显。从立法因果论出发应当严惩行贿犯罪,从司法效果论出发则应宽宥行贿犯罪,解决这一悖论,不应作"非宽即严"的简单取舍,而应"宽严相济",既坚持严惩行贿犯罪的立场,又采取措施走出受贿犯罪难以查处的困境。要从刑事实体法上调整行贿罪的刑罚结构,严密行贿罪法网,同时在刑事程序法中构建腐败犯罪"污点证人豁免"制度。对于反腐败而言,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和制约体系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单向地采取宽缓的刑事政策,而没有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区分轻微犯罪和严重犯罪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相应不同的刑事政策.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新时期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确立以"宽缓为主、严厉为辅"的具体刑事政策.因此,在修改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中有关未成年人犯罪规定的同时,建立一部完整的<未成年人法>,以此来更好地指导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实现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贯彻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犯罪分子的不同情况,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实行区别对待,注重宽与严的有机统一,有利于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本文分析了检察机关贯彻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存在的问题,针对犯罪的实体处理和适用诉讼程序如何体现宽严相济的精神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弱势群体刑法保护可分为正向保护和反向保护,需要通过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加以实现,应当将其纳入到当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中加以考量.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该严则严”是弱势群体刑法正向保护的需要,体现了正义需要、秩序要求、报应观念和预防理念,刑事立法上应通过定罪规范的“犯罪化”和刑罚规范的“严厉化”加以实现,刑事司法上则要求量刑应依法从严.“当宽则宽”是弱势群体刑法反向保护的需要,体现了人本主义、公平理念、刑法谦抑和刑法人道,刑事立法上的实现途径是定罪规范上的“非犯罪化”和刑罚规范上的“轻缓化”,刑事司法上则要求量刑应依法从宽.  相似文献   

5.
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政策指导工作、推动工作是一个政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刑事司法政策作为一个政党和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方式,同时,也从一个方面体现出了执政党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主张。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就必须强调对这一刑事司法政策的政治背景、折射出的价值观念、反映出的政治主张以及依据的理论基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孤立地认识"宽"或者"严",都不能全面正确地把握宽严相济这一刑事司法政策的准确内涵,"相济"才是实现两者辩证统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单向地采取宽缓的刑事政策,而没有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区分轻微犯罪和严重犯罪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相应不同的刑事政策。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新时期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确立以“宽缓为主、严厉为辅”的具体刑事政策。因此,在修改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中有关未成年人犯罪规定的同时,建立一部完整的《未成年人法》,以此来更好地指导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实现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安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政策与法律,宽与严,公安机关与检察、审判机关,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横向与纵向等诸方面需要思考和完善;充分发挥其侦查犯罪和执行刑罚的职能,明确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重视各诉讼环节的相互配合,各执法机关的相互协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刑事政策为研究基础,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探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适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应当避免地误区,冀望能对我国未成年人案件的处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刑事政策为研究基础,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探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适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应当避免地误区,冀望能对我国未成年人案件的处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喻义东 《理论界》2014,(4):76-79
我国的民族恐怖主义犯罪就是打着民族主义旗号的恐怖主义犯罪,其在行为目标、行为特征、存在和活动方式、侵害法益等方面都存在自身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我国传统的"两少一宽"的民族刑事政策不宜作为民族恐怖主义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预防和惩治我国民族恐怖主义犯罪,必须贯彻"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坚持"严防严打、‘严’字当头"的基本方针,"‘理性’反恐、依法办事"的基本原则,"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基本方法。将"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展开到预防和惩治我国民族恐怖主义犯罪的全过程,形成预防和惩治民族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和刑事社会政策,从而确立我国民族恐怖主义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1.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包括"宽"和"严"两个侧面.和谐社会建设决定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该立足于"宽".宽严相济的"严"是用来矫正"宽"和辅助"宽"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严打"政策以及西方的"两极化"的刑事政策,既有根本的区别又有相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论宽严相济与三个刑事政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顺安  刘艳萍 《河北学刊》2008,28(2):174-178
宽严相济是指惩治违法犯罪的制裁措施宽严适度,宽严协调,其政策实质是区别对待,辩证地运用"宽"与"严"。新中国成立以来,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在二十余年的"严打"刑事政策的高压下,实际上已成为应然的刑事政策,而且带有明显的时代政治色彩;而"严打"刑事政策则从临时的应付对策变为长期对策,事实上已取代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而成为实然的刑事政策。由此使业已存在的中国重刑主义思想更加浓厚,已无法满足刑事司法实践的客观需要。因此,可以借鉴西方国家"轻轻重重"两极化刑事政策的有益经验,将宽严相济确立为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举全社会之力,既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关心和爱护未成年人,净化社会环境,又要发挥司法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的独特功能,转变司法观念,改革司法制度,完善司法体制,建立和健全司法队伍和未成年人法院,落实对罪错未成人的权利保障,减少、杜绝司法不当和司法不公.  相似文献   

14.
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民生司法的必然要求.刑事政策应积极回应民众需求、关注社会效果,实现犯罪态势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之间的交互影响,通过自我调整达致动态平衡,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常态语境中刑事政策应以宽济严,侧重于宽和与谦抑,强调其对社会生活的最低限度干预,但在非常态情境中则应基于现实需求采用严厉的刑事政策,以维护社会稳定.近期针对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犯罪动向所运用的刑事政策,即体现了对于灾区民生状态的现实关切.  相似文献   

15.
检视当前中国触法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的运行状况,主要存在规范供给不足、适用程序失当、矫治措施异化、执行场所混乱等突出问题.将触法未成年人纳入专门矫治教育的适用对象范围、不再使用"收容教养"的概念,是中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的必然选择.专门矫治教育遵循特殊保护触法未成年人与保障社会安全秩序的双向保护理念,是一种兼具保护性...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打黑"历经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严打的刑事政策以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等四个阶段。然而,这种总体上"严"字当头的刑事策略在实践中效果并不明显,不能有效地遏制和预防此类犯罪的恶性演化。基于对我国"打黑"刑事政策观念的反思,我国在构建"打黑"的刑事立法与司法体系时,应当确立新的刑事政策观。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耕地问题是当前许多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长期治理犯罪的经验总结,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虽然,我国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尤其体现在涉地犯罪的刑事立法上,但是刑法对保护耕地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反思刑事立法存在的缺陷和刑事司法的错位之后,基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立场,刑法在耕地资源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应当是:保护耕地的刑事政策以严为主,区别对待,对涉耕地职务犯罪应"从严惩治",严厉打击违法批地、用地等渎职行为,对涉耕地非职务犯罪则"从宽对待",注重化解社会冲突,恢复耕地原状。  相似文献   

18.
张爝  王强 《江淮论坛》2011,(1):98-103
职务犯罪侦查程序视域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应当立足于侦查主体、侦查对象和侦查场(侦查过程中调查取证和强制措施的适用)之三元结构,围绕被追诉人司法处遇这一核心论题展开。严密侦查措施及配套系统和改良刑事强制措施系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9.
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刑事司法面临很大压力、刑罚适用存在弊端、附带民事诉讼不能妥善解决损害赔偿问题等。刑事和解制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有利于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实现司法公正和效率双重价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同时也具有现实可行性。故应当从实体性规则、程序性规则及配套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与未成年网民的增加,网络影响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并在现实生活中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已经成为当前比较严重的教育和社会问题。鉴于网络对未成年人犯罪作用机制的特殊性,有必要以"综合治理、宽严相济"为原则,建立有效的预防和处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