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长期坚持"以侦查为中心",重实体、轻程序的理念,对侦查权缺乏有效的司法控制,这导致了实践中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现象屡禁不止。本文从侦查权的概念、性质入手,通过比较和分析域外各国有关控制侦查权行使的制度和经验,并结合我国侦查权行使的司法现状,提出了在我国对侦查权进行司法控制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侦查权是一项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与否的重要国家权力.但是,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对于侦查范围的界定,却存在着前后不一致的疏漏;对于侦查权的分配与行使,未能形成统一的格局,从而引起侦查权在性质上的非确定性;对于侦查监督权的设置也具有较大的缺陷,不一定能够控制侦查权的被滥用.分析并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多大程度上不受到侵犯,而且也关系到依法治国的目标能否在我国最终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注重惩罚犯罪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忽视了保障人权、对个人权益的保护,体现在现行侦查程序设计上,即侦查机关拥有过于强大的侦查权,而缺乏必要和有效的监督。从而,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侦查机关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因此,应确立司法审查以及程序性制裁等机制,以完善我国侦查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侦查程序中,侦查机关拥有强大的权力,而且缺乏有效的制约,往往致使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在侦查中,刑讯逼供等违法现象屡禁不止.为此,笔者建议法官以中立的身份介入侦查,构建我国的司法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5.
侦查权监督控制机制对防止侦查权滥用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侦查权监督控制机制主要存在主体权威性缺失、监控范围狭窄、监控方式缺乏操作性和监控时间滞后性等缺陷。应通过强化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权与自循环监督、扩大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权利、公安机关主动避免侦查权力滥用三方面来着手完善我国的侦查权监督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侦查监督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的目的决定了侦查中存在着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冲突,为了确保处于优势地位的侦查机关正确行使侦查权,必须对侦查权的行使作必要的监督。多年的司法实践暴露出我国立法对于侦查监督制度的设计存在缺陷,包括侦查监督的滞后性、侦查监督内容的有限性、侦查监督途径的局限性以及侦查监督手段的软弱性等。这些缺陷导致控辩双方力量的失衡,侦查程序的公正性、合理性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7.
刑事侦查权的控制机制是防止侦查权滥用的重要手段.比较研究发现,西方法治较为成熟的国家的侦查权控制机制主要有司法令状控制模式、司法救济控制模式和非法证据排除控制模式,这些模式的设计体现了权力制约的宪政精神,符合正当程序的诉讼原理,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人权.相比之下,我国侦查权控制机制的设计则存在诸多不尽合理地方,有必要借鉴国外立法中的有益做法,对侦查权控制机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行政权抑或司法权——试论侦查权的权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程序在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处于一种核心地位,侦查权的行使如何符合法治并有效运作是理论和实务都要面临的问题。现今我国侦查机关所采取的强制性侦查行为呈现了近乎不受控制的状态: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得不到保障,由此造成的冤假错案也是频频见报。侦查人员执法方式的粗野、原始只是这一问题的表面现象,根源在于侦查权的权属定位在理论上、立法上出现了偏差,将侦查权定位为行政权并构建司法审查制度是解决上述弊端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由于侦查权存在着随时可能被滥用的危险,所以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机制对侦查权予以制约.以实现权力之间的制衡和对侦查权的法律控制.但由于世界各国的司法体制,法律传统、法律文化背景等存在差异,对侦查权的制约机制存在着不同的立法模式.尽管如此,通过对国外侦查权制约机制相关立法的比较研究,可以为完善我国的侦查权制约机制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制约制度强调内部监督,而外部监督制约十分薄弱。由于内部监督效果不理想,检察机关在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权力虚置和权力滥用现象。我国应当完善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制约制度,强化当事人、法院和人民监督员对职务犯罪侦查权的监督制约。同时,加强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侦查工作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