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汉语成语"倾城倾国"的语源和语用角度,结合文本的细读,探析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叙事设置。张爱玲通过演绎一个现代"倾城"的"传奇",表达了她对诸多历史"倾城倾国"事件的质疑,对古老的"红颜祸水"思维定势的颠覆,也正是通过这一艺术化的解构过程,张爱玲表达了她的现代女性观。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小说中出现的母亲大多是有悖于伦理常识的形象,她们构成张爱玲式的"巫母群像",这种母亲形象表现出张爱玲对传统母性观的批判。此倾向的形成,与张爱玲对其母亲的情绪记忆密切相关。同时,张爱玲对母性的批判也暗含着她对女性及人性层面的理性思考与感性期待。  相似文献   

3.
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中,中西方小说家在其作品中渗透着对人的本质的思考和对女性的关注.从人性观和女性观出发,剖析劳伦斯和张爱玲的作品中人性观和女性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家。其女性意识的基础是对二元对立的两性观的突破。她既透彻地揭开了女性在家族制度与父权文化压迫中的绝望经验,也戳穿了女性独立追寻生命自由的虚妄,以写实与象征的手法证实了她们无法拥有一间绝对属于“自己的房间”的现实;女性在痛苦阅历中或疯狂复仇,或沉淀经验历练生活智慧,使苦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精神成长的资源,但最终却无法以胜利者的强悍姿态宣告自己的未来;她们对人生价值的最终确定是在两性建构的命运共同体和人类经验话语中完成的,而这正是张爱玲小说中女性获得精神成长的体现。张爱玲是将“性别政治复杂化”与她的历史观、写作观达成统一,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女性主义政治的悖论。  相似文献   

5.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张爱玲散文色彩语言的运用特点,并分析了她的色彩观。  相似文献   

6.
苍凉观既是张爱玲的人生观,也是她的文艺观,本文主要分析了张爱玲苍凉观形成的原因及内涵,并分析了其小说中与这种苍凉观相应的传达机制:参差对照的艺术手法,张爱玲的小说借助这种手法表达出了最深刻的苍凉  相似文献   

7.
主要论述了张爱玲与英国作家毛姆在人性观、世界观以及艺术取向上的异同,并 且试图通过这种比较,将张爱玲放入20世纪文学的大语境中去体味她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是中国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不断觉醒的年代.张爱玲就是一位女性意识极强的作家,她的文学创作中就呈现出一种真正的女性化写作的风貌.张爱玲女性意识成因中的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独特的个人经历形成了张爱玲独特的、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体验。然后结合文本阅读 ,详细地分析了在其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人性观、审美观的影响下 ,张爱玲在小说中冷静地掀开生命那件“华美的袍子” ,残酷地描绘了人生的虚无荒诞 ,呈现了人性的自私丑陋。从而阐明 ,张爱玲的独特的小说世界来自于她独特的心灵世界 ,并由张爱玲这一个案引起人们对小说创作理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中,中西方小说家在其作品中渗透着对人的本质的思考和对女性的关注。从人性观和女性观出发,剖析劳伦斯和张爱玲的作品中人性观和女性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能说张爱玲是伟大的,却可以说张爱玲是深刻的;不能说张爱玲是最重要的小说家,却可以说她是最具有西方现代精神特征的小说家.张爱玲选择苍凉这一审美基调来感悟人生、阐释生命,充分显示了她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怀疑,在此意义上,张爱玲构建起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而是现代的属于人的生存意义上的悲剧观.因此,苍凉所显示出的是悲剧的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是20世纪一位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有着浓浓的孤独感,呈现一种孤独悲剧式的风格。文章从其个体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分析其作品艺术风格的形成,再举作品中的具体事例加以论证,运用综合分析,文献研究,归纳梳理的方法全面呈现张爱玲孤独苍凉式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以她卓越的创作与翻译成就成为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国内对张爱玲的研究明显偏重于她的创作。本文拟以张爱玲译作《海上花》为个案,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这一文本进行解读,以期对其翻译观进行梳理,抛砖引玉,为张爱玲翻译研究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的女性意识非常强烈,其女性主体意识自然流露于文本之中。她始终忠于自己的女性特质,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身边琐事取材,写家庭、爱情、日常生活,还原女性的历史真相,揭示出女性的空洞与荒凉。本文试从张爱玲的叙事策略入手,分析她如何在小说文本中表现女性主体性,从而实现其反父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张爱玲笔下,女性情感荒芜苍凉到了极致她对人性的深刻剖析震动了当时的文坛她的小说是关于人性的哀歌,作者母爱的失落亲情的沦丧和爱情的虚无三个方面解读张爱玲笔下女性的情感世界,进而分析张爱玲在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运用技巧.张爱玲是一个色彩大师,她对色彩的运用已经到了唯妙唯肖,妙笔生花的程度.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色彩不但突出了人物性格,还表达了人物的感情与处境,并且推动了情节,深化了主题.在她的笔下色彩浓淡相宜,皆成文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张爱玲对人性有着特殊的认识和把握,她的凡俗性、物质性、情欲等人性现在其文学世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尤其是对<金锁记>中的女主人公曹七巧的塑造,更是鲜明而深刻地体现了上述人性观.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的影响和作家童年的创伤性体验让张爱玲的作品中有着独特鲜明的女性意识。她用苍凉老辣的笔触构筑了一个独特的"女性世界",采用对照的写法,以女人的强悍来对照男人的懦弱,其作品表现出来的"强女人,弱男人"模式体现了张爱玲强烈的男性批判意识,是她的女性主体意识的外化。  相似文献   

19.
儿童时期父爱缺失的情感创伤让张爱玲一生都在寻求弥补,仇父与恋父相反却又相成地贯穿她全部的创作和人生,一面是对父亲形象的丑化和贬抑,一面又在自我的情感世界中寻求父爱的伟岸和包容。张爱玲对父爱的追寻在贬抑母性却又表现母性中悖反而生。作为个体的女性,张爱玲在对父爱的谴责中理性而冷静地剖析着女性的命运悲剧,而又在父爱的追寻中,有意且自觉地彰显着女性的自省意识。她在追寻父爱的依靠,也在追求女性的独立,张爱玲用她自己的人生选择和自我创作诠释了女性应有的社会姿态,其作品书写更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意识表达浓墨重彩的重要结点。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人性世界的荒凉冷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对女性可悲生存处境的感知与体察。在她的人物画廊里,最能体现其深厚功底的是她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她以一个女人的细腻敏感,以一个天才作家的包容力与悟性,把她眼中所见的民国时代的形形色色的女人活画了出来,为现代女性文学增添了风格独异的一页。张爱玲小说的出现,恰恰是几十年后对“五四”女性文学的新的拓展。她不同丁玲们擅长表现大时代的喧嚣生活中飞扬的一面,而是写出了一个沉稳笃实如子百年泪泪东流去的江水一样恒长的历史状况。这些活跃在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们,是生活在古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