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子昂有《感遇》诗38首,这是文学史常识,似毋庸置疑的。近读黄熙年等点校的《古唐诗合解》(岳麓书社1989年版),却有陈子昂《感遇》诗24首之说,令人感到意外。《古唐诗合解·感遇》评笺云:“《感遇》诗十有余篇,今从合选登其二,以见其寄托之远,洗华从璞,自具初唐之骨。”校点者在这条评笺后加编者按云:“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四首,此处所录系第二、六两首。”  相似文献   

2.
《草》(又名《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之一。除《白香山诗集》、《全唐诗》、《唐诗别裁》收录了它之外,《唐诗三百首》、《唐诗选读》等普及读物也都选录了它。它是一首流传较广、影响很深的诗。这首诗以其特有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得到历代文学界的赞誉。关于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有三种看法:  相似文献   

3.
杜甫的《望岳》是一首流传广、影响深的唐诗。该诗第四句“阴阳割氏晓”一些唐诗选本多作如此解释:阴:山之北为阴;阳:山之南为阳。“割昏晓”:山之南北坡把泰山分割为昏晓两面。有影响的《唐诗鉴赏辞典》也解释成: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对诗的一些文句的解释,虽然人言言殊,但我总觉得上述的解释不妥。《说文解字》中指出了“阴”与“阳”两字的本义,确如上面某些引文所述;“阴”:山之北;“阳”:山之南。解释词义,追本溯源,不失一法。但这只是在追究词的构成,而不是认定这个词语在该句乃至该诗中的特定  相似文献   

4.
《江楼夕望招客》是白居易在唐穆宗长庆三年(八二三)任杭州刺史时写的一首诗.大概因为诗里有点“闲情逸致”的色调,所以一些“唐诗”选本没有选入它.有的“白居易诗选”也没有选到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下册.(1978年版)编入了此诗,我觉得编者在取舍问题上,是颇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5.
译诗不能只满足于达意 ,还必须求传神 ,做到形神兼似。“融入”和“化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的途径 ,然而 ,“融入”和“化出”是离不开原文的语境的。本文从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的静、动态对等和转换切入 ,通过对一首唐诗和一首元曲译文的分析 ,探讨其化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中的第四首,是唐代七绝中广为传诵的名篇之一。但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和词句的解释,却很有些不同的看法。 唐汝询《唐诗解》(卷三十六)认为这是一首厌战的诗:“苦战久矣,然不破楼兰终无还期,悲何如耶!”他把“黄沙百战穿金甲”理解为“苦于久战”;把“不破楼兰终不还”理解为“不破楼兰终不得还”。从而得出结论,说这是首抒发久战思归而又终无还期的感情极其悲愤的诗篇。  相似文献   

7.
韦庄诗在晚唐盛名卓著,从三点可以说明。一是饮誉“秦妇吟秀才”可证;二是唐人选唐诗中,韦穀所选《才调集》在唐人选本中规模最大,遍选唐代名家诗歌千首,独韦庄入选63首,居全集之冠,足证影响很大;三是据诗人自云:“我有歌诗一千首,……斑斑布在时人口”(《乞彩笺歌》)。他对自己的诗歌十分自信,确实也看出时人是十分喜爱韦诗的。韦诗在艺术上有如下两点特色。  相似文献   

8.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原注:崔九即殿中监崔涤,中书令湜之弟)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世传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题为《江南逢李龟年》。清代孙洙(蘅塘退士)把这首诗选入《唐诗三百首》,旁批云:“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少陵七绝此为压卷”。黄生云:“此诗与《剑器行》同意,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沈德潜云:“含意未申,有案无断。”亦重其著意于言外。这首七绝一向脍炙人口。首二句追忆在名王巨卿间的胜会,三句点出相逢的地点,结句  相似文献   

9.
欠额翻译与上下文增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唐朝诗人金昌绪一首《春怨》,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与众不同的章法,和十分鲜明的民歌特色,传为千古绝唱。有人赞它“篇章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著一意不得”(王世贞《艺苑卮言》);有人夸它“一诗蝉联而下去,以此为法”(沈德潜《唐诗别裁》),足见其在古典诗歌中的地位。正因如此,此诗是较早被译为西方文字的唐诗之一,也是译本较多的一首古诗。其中,较早流行的一个译本出自Bynner之手:  相似文献   

10.
1970年的暗恋     
贾平凹 《社区》2004,(8):59-60
在80年代中,我写过一首小诗,名为“单相思”。诗是这样写的:世界上最好的爱情/是单相思/没有痛苦/可以绝对勇敢/被别人爱着/你不知别人是谁/爱着别人/你知道你自己/拿一把钥匙/打开我的单元房间。这首诗是为了追忆我平生第一次爱上一个女子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对于杜甫《无家别》中“携”字的理解,学界意见不一。通过检索“携”在唐诗中的含义和用法,认为在这首诗中,“携”当训“携带”之意。  相似文献   

12.
关于张祜《题金陵渡》的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诗人张祜长于官怨诗.然而他的羁愁诗《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却成为绝句名唱,为后代很多选本所收录.诗中的“金陵渡”在何处?“瓜州”指哪里?唐宋已有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争议有增无已.我翻阅了解放后,特别是近几年出版的关于这首诗的十多种注释,计有三说:  相似文献   

13.
钱国宏 《山西老年》2011,(10):42-42
我是吟着“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走进韩国雪岳山国家公园赏枫的。据韩国朋友讲,韩国秋季赏枫的景点颇多,但唯以雪岳山最为驰名。我们去时是10月中旬,恰是雪岳山枫叶最红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香菱做诗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虽是一句俗话,然而却包含着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读到《红楼梦》香菱学诗一节,对此颇有所悟。香菱要求黛玉教她做诗,黛玉一口苔应,遂推荐一些好诗让她去读。香菱决心下定,乃“诸事不管,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钅义)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读了王维的诗,又去借杜诗,并要黛玉给她出个題目,实践一次,为了学会做诗,她“茶饭无心,坐臥不定”,宝(钅义)讥笑她:“何苦自寻烦恼了”她笑着回荅:“好姑娘,別混  相似文献   

15.
翻译难,译诗尤难。用现代规范的诗的语言,来再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唐代诗歌艺术的风貌,更是难上加难。人民文学出版社却知难而进:编辑李易同志约请海内知名的唐诗专家、新诗家、诗词作家、研究及教学人士150余人,大胆、谨慎地开始了探索,相当成功地将一本42万余字的《唐诗今译集》奉献在读者面前。《编辑说明》指出:“这将有利于引导唐诗初读者去窥探唐诗的宝藏,有助于唐诗爱好者去进一步欣赏唐诗的精粹;而古典诗歌研究者也会从其中受到新鲜的启发,新诗创作者也会从其中得到传统的借鉴,”读完全书,我认为它于此确有所开拓,确能使广大读者得以从一个新的角度一窥唐诗的风采。以诗译诗,不仅要透彻理解原作,把握原诗的意境、风格,而且要采用恰当的现代诗的语言和形式表现出原诗的神韵。因此,成功的译诗都必然是一次高水平的再创作。例如,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  相似文献   

16.
“霜叶红于二月花”好在哪里一、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这首诗的可贵就在于: 1.他打破了一般人看来天经地义的想象机制。在一般人的想象中,花肯定比叶子美好,而杜牧却说,叶子比花更美。在一般人看来,秋天肯定不如春天美好,而杜牧却说,秋天比春天美好,不但是比  相似文献   

17.
沈文凡教授等所著《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三百首》全新的注本。“全新”是指在文学总集注本中有意识地发掘具体某一作品的“接受小史”研究。以文学总集中“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这是迄今为止学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接受史研究所未及的,是文学接受史研究的模式与事例的创新。“接受小史”,“是指后代诗人从创作上继承、借鉴三百首中名篇的情况。这是‘名诗’和‘名句’传播和被接受的过程”。模式或事例创新,体现在“作为创作者的接受影响和摹仿借用”。是揭示《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对后代作家的影响史,以及后代作家对《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名句的“摹仿借用”。本书有两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一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篇的影响史:二是揭示后代作家“摹仿借用”唐诗名句的影响史。  相似文献   

1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绝句《清明》,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杏花村”也因此而闻名。妙在经这牧童遥遥一指,竟指出不少争议来。《清明》诗里的“杏花村”,究竟该指哪里,笔者试图对此略呈管见。《清明》这首诗,在唐人编的《樊川文集》、宋人编的《樊川集·别集》、《外集》、清人编的《全唐诗》里都未曾收录。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新唐诗三百首》,选录了这首诗,并附有简短的说明:杜牧这首《清明》诗,最早见于南宋谢枋得编的《千家诗》,谢枋得认为是杜牧的作品。明代诗论家谢榛在其《四溟诗话》中也认为是杜牧的作品,清人冯集梧在  相似文献   

19.
一、议论诗的存在是文学史上的客观事实如果说,以抒情为主的诗,是抒情诗;以叙事为主的诗,是叙事诗;那么,以议论为主的诗,可不可以称它为议论诗呢?苏轼有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清人纪昀说:“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而集者强收入集。”他还问:“千古诗集,有此体否?”陈迩冬先生反驳说:“这首诗实是好诗,也就是我所说的新诗。正因为‘千古诗集’中无‘此体’。它把‘无理’写出了哲理,有禅偈的机  相似文献   

20.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近年来见到不少对这首诗的考证和分析文字,真可谓注家蜂起.其中关于“江枫渔火对愁眠”,究竟是什么“对”什么,就有四种不同的解释:①《唐诗三百首新注》:“江枫,江边的枫树.对愁眠,愁眠人(实是因愁而未能眠)与渔火相对.”据此,相对的是双方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