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学的感性化写作是大众文化的唯物形式,是消费社会中精英文化衰落和大众文化兴起的衍生物。感性化写作的产生可以从大众社会话语权力表达的需要、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文学自身发展的辨证法以及读者的娱性诉求等方面加以说明。感性化写作的特征表现在悲观主义的世纪末情绪、爬行主义的媚俗倾向、自然主义的粗鄙趣味以及蒙昧主义的宗教蛊惑等方面。感性化写作不是文学发展的正途,解救之路是恢复文学与哲学的自然关系,培植文学的形而上意味,重建文学的人文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和网络多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质时代的诗歌写作也迅速地发展演变.网络诗歌是大众文化和新媒质发展的产物,是广场性、狂欢化的诗歌写作形态.为了梳理和厘清文学和诗歌,我们需要正确分析和探讨这种新出现的并且也具有相当复杂性的诗歌形态和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大众文化娱乐性、消费性、商业性、流行性等特性以及人们对大众文化价值意义的不同评价,然后从文学活动全面市场化、文学期刊策划频繁、长篇小说独领风骚、审美理想保守媚俗四个方面分析了后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大众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4.
文学的伦理话语权源于文学对社会伦理教化功能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并随社会的变迁而流变.近代以降,社会动荡下的文学更是充当了倡导社会伦理和人文精神启蒙的重要角色.20世纪的中国文学履行着文化启蒙、政治代言、革命鼓号等功能,经历了“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时代变奏而获得了显赫一时的社会伦理话语主导权,但也一度因政治强权和伦理专制而异化、疏离了文学本身.新时期,“新启蒙文学”为时代代言,但旋即在社会大众文化和消费伦理的冲决下走向“死亡”、“失语”.社会转型时期,文学伦理话语权的倡导和回归已然成为当下文学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大众文化审美形象化和欢乐身体化的今天,大众文化语义学维度的审美思考却越来越匮乏甚至一度消失。人的存在确实需要现代经济和技术,但又不能仅限于现代经济和技术:如果说大众文化带有很大的技术“物性”,那么人不是物;如果说大众文化诱惑、满足、填塞着人的日常感性欲望,那么人不仅仅是日常感性的存在;如果说大众文化造就着一个市场秩序似的标准化感受,那么人是不能完全被标准化的。在日常感性得到较好满足的先进国家,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显得很理直气壮,然而,在日常感性相对匮乏的中国大陆,大众文化的具体效益还是相当复杂的。  相似文献   

6.
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其实存在着两种话语指向.一个话语指向是,大众文化因为与商品经济的物化逻辑合谋而对真理实施着遮蔽的策略;另一个话语指向是,大众文化又因其感性化的存在状态而为建构某种新的反科技理性维度的人性秩序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在对新世纪文学十年的抽样分析中,着力考察的是网络文学、青春文学与底层写作等三方面内容.网络文学涉及一个文学媒介化的问题.文学媒介化的结果是:文学生产发生了从符号纵聚合轴上的批评性操作向横组合轴上的粘连操作的位移;青春文学是文学市场化的产物,其文学生产与消费特征可概括为作家偶像化与读者粉丝化;底层写作因借用左翼文学的思想资源与叙事资源,本身已存在着介入性有余、文学性不足等艺术缺陷,而它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也是具有新左色彩的批评家与媒体推动的结果,其文学生产亦具有一些可疑之点.总之,新世纪文学的基本走向是媒介化、市场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它们联手推动着文学生产与消费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无论从道德的观察看多么不可思议,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就大城市、传媒、消费、大众文化景观而言,美学的核心词汇与价值似乎正在重新建构一种社会表象,构成社会生产与消费的文化逻辑.体验、感受和一切围绕着"身体"建构起来的感性经验,日益成为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目标,伴随着充满魅惑的身体表象通过文化传播向一切社会层面扩展,似乎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都被魔法般地感性化了,使自我和社会都沐浴在纯粹感性的光辉中.而美学本就意味着"感性"或"感性学".  相似文献   

9.
在消费文化主导文学艺术生产的时代,余华的<兄弟>深深地打下了消费时代的文化烙印.<兄弟>的畅销,是当前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生产机制的产物,是余华十多年来在先锋文学领地所聚集的品牌效应在大众文化市场的反映.究其作品本身来看,作者媚俗化的写作姿态,"削平"了作品的意义和深度,其名气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已远远大于作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池莉小说与"通俗"的快餐文学、市场化写作机制的联系与区别中,我们可以发现批评界针对大众文化市场上的"池莉热"所展开的"‘池莉热’反思"的批判热潮,在与池莉作品质量及其写作姿态不无联系的同时,更多由批评界在当下急于反对"文学消费化"的批评环境、批评理念、批评标准而来。  相似文献   

11.
文化研究作为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现实的理论总结与回应,呈现出"关注领域集聚化"和"研究论题深入化"的显著特征。在广度拓展上,视觉文化、媒介文化、大众文化等成为当前国内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地,社会的视觉建构、美学的媒介生态学等成为文化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在深度挖掘上,文学与图像、审美泛化、大众文化价值观等论题内部的复杂关系、内在机制及操作方式等得到新的揭示与开拓。在广度与深度上的进展与探索,为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周保欣 《人文杂志》2006,1(4):91-96
当下中国文学面对转型社会复杂矛盾和价值冲突,苦难叙述呈现出多元特征,同时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明显规避,具体表现在作家叙述苦难时的回避生活、超越社会、拒绝普遍和远离当下等艺术倾向.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分层过程中作家群体的"中层化",以及启蒙话语失败后知识群体的精神困顿,文学写作缺乏悲悯情怀和进入现实的合法性渠道,从而无法对现实发言.当代文学现实性严重不足,导致苦难叙述存在大量的泛化、软化、俗化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的全球化传播既产生出文化全球化,更激起了民族文化的反拨.英国文化批评家利维斯批判大众文化,以确立英语语言的经典地位、梳理英国17世纪的传统文化、倡导文学教育等方式建构精英文化在当前社会的主导作用,构建了英国文化在面临美国大众文化侵袭下的民族文化模式,为全球化本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影响个体生命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条件。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和普遍的文化现象,不仅成为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生成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场景,而且推动了青少年生命价值观向世俗化、平面化与多元化方向发展。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相比,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具有独有的特征:影响内容现实化;影响领域生活化;影响时空交错化;影响方式感性化;影响过程潜移默化。对此,教育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借鉴大众文化的传播模式,回归教育本真,凸显生命关怀,推动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陈尚荣 《学术界》2007,(4):93-97
文艺消费在90年代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使得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在80年代建构的文学"共享"空间发生了裂变,文学艺术消费的"分众化"就是这种裂变现象之一.当代文学期刊的改版和文学图书的策划以及"新新人类"写作和80后"青春写作"等文学现象即是这种"分众化"消费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轻逸与期许——微博文学的写作特征探析及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文学作为一种新型文学形态,有着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写作特征:碎片化的文本结构,表现为碎片化的书写方式和碎片化的阅读模式;自恋化的情感表达,表现为个性化书写塑造自我镜像,与粉丝互动完成情感倾诉;大众化的写作景观,表现为庞大的参与群体和娱乐化的写作旨归.微博文学是传统文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但在走向繁盛的道路上,微博文学的发展还需要文学批评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孙秀昌 《河北学刊》2003,23(2):126-130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私人化"写作,有其合法的本土语境和全球语境.它的出现,推动了文学的多元发展,丰富了文学的话语表达,更新了文学批评观念,拓宽了意义生成的空间,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但由于"私人化"写作不断向"欲望化"、"肉身化"滑落,导致了审美价值的畸变,并陷入商业操纵和男性窥视的双重陷阱,从而走向了女性解放的反面.  相似文献   

18.
贺宁杉 《学术界》2007,(5):207-210
小说是英国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发展的新模式,它一反过去旧文学表现贵族生活的传统,主要描述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他们的精神境界、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表达了这一时期大众文化的审美理念,说明了这一时期的大众文化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9.
1930年代的上海曾出现过短暂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审美的转变,社会呈现出了浓厚的商业气息、浓郁的文化色彩.当时的上海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在社会发展环境、大众传媒、市场经济体制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而和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文化相比较,在文化结构、文化受众、文化形态上又有着许多不同.上海的市民文化只能说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前奏.  相似文献   

20.
刘文辉 《江淮论坛》2010,(5):173-178,76
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逻辑与现代传媒语法的"合力"作用下,文学审美伦理的传统向度在社会语境的置换中失却规约性,开始由"唯审美"的终极超越性滑向"泛审美"的日常经验性,表现出奔赴世俗、走向休闲、陷于颓废的叙事症候。在文学审美伦理失据的"人文精神"溃败时代,文学审美精神不仅在"人文精神"的文化大讨论中以及一些传统作家坚贞的文学写作中继续传递,而且还在作家与大众文化"合作"的"触电"写作中,以迂回的"曲线"姿态进行审美的精神表达与价值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