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帅 《家庭科技》2023,(4):25-27
<正>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美和艺术的认知,而在美术教育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能进一步地帮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国家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底蕴和审美能力。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艺术手法和思想精神,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美术技能训练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试论高师院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美术教育是对非美术专业的学生所进行的美术教育,它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培养意志,增进健美,提高审美能力、生活趣味以及促进专业的发展等。也就是说公共美术教育是实现美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应该指出:公共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是不尽相同的,其主要区别是,专业美术教育更注重美术知识和技巧的教育,而公共美术教育则更注重于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但是,当前人们对学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性质、内容、形式以及规律…  相似文献   

3.
钟有康 《南方论刊》2004,(12):58-59
审美作为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果。美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增强人的审美意识,提高人的综合素质。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作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大多会走上教师岗位,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栋梁之才的重任,他们的思想品质、审美情趣、文化艺术素养、综合素质能力决定着他们教育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杨梅清 《南方论刊》2008,(9):112-112,111
美术教育新课标要求为学生服务,要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要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也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美术教学,就是要给孩子创造一种利于思考和探究的良好氛围,让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在绘画天地自由驰骋。所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来源,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图书馆是中小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场所。因此,图书馆作用的发挥对学生素质教育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与学校图书馆合并后的社会文化公益设施的县级图书馆要改变陈旧的管理思想、服务方式,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充分发挥教育、知识信息等优势,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胡新 《社会科学家》2001,16(1):90-91
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 ,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美术教育的目的 ,其一是培养专业美术家 ;第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 ,其中的重点是美术欣赏教育。这便使得美术教育既要培养出美术的创作者 ,又要培养美术作品的消费者。  一、美术教育的特征美术教育的特征 ,包括空间直感教育 (即培养美术灵感 ,美术直感与造型感觉能力 )、启迪诱发教育(即培养道德情感、人格魅力 )和情感享受教育 (即培养审美欣赏意识与能力 )。1.美术教育的空间直感教育特征美术教育的空间直感教育特征是由…  相似文献   

7.
石兰荣 《兰州学刊》2012,(9):208-210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阶层在"社会圈子"中担任的角色具有多元性。他们传播知识,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他们是道义的人间化身,注重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载道的艰巨任务;他们按照"道"的标准批评社会,把参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与改造当成不可推卸的责任。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阶层进行知识创造与传播活动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8.
美育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美知识、审美技能、审美情趣和审美精神四者当是当代美育之基本内涵 ,四者应均衡发展。当代美育应走出只重门类艺术知识和技能教育 ,忽视审美情味和审美精神培养的误区。同时 ,面临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美育又不能只限于学校 ,美育的对象与范围不能只限于青少年学生。当由传统的学校学生素质教育走向社会 ,面向全民 ,使美育成为当代社会公众素质教育之一部分 ,当服务于大众健康文化生活与精神幸福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生巨大的历史性变革,并由此引发了文化艺术、思想观念上的一系列变化,在这一变化中普通美术教育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机。素质教育最根本的属性是全体性,它保证全体公民应具备的基础文化素质,并努力使这种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带动整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提高。如何掌握普通美术教育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就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普通美术教育的性质普通美术教育是一种基础美术教育,所谓基础美术教育,区别于专业美术教育,是素质型的。按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我国所有公…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应是“知识人”与“文化人”的结合。艺术教育使人在“内敛”的同时,又有“外显”态度和方法;获得的“动物性”的幸福,而又不违“社会性”的要求;在“实力”的基础上,增加了“魅力”,提高竞争力。非艺术类专业的艺术教育是成为艺术“消费者”的条件,其形式可以是简易、活泼、轻松、通俗的,应当更多地有“民间意识”,而在艺术内容上则要坚持严格标准,要用大学的文化取向引导社会文化趋向,而非相反。艺术教育要“扬优”与“护短”结合,注意发现学生的天赋、背景和爱好,指导他们形成个性专长。隐性课程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显著,要主动创建优质的环境,放大、校正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明清之际士人群体对西方科技的态度及历史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之际处于社会转换中的中国知识群体,虽然对传入的西方科技抱有某种包容心态,但由于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对西学的惰性同化作用,以及知识群体对待事物的功利性的政治与道德趋向,他们把西方科技仅仅定位在对儒学价值观的操作性手段的补充意义上,无法体认和借鉴吸收西方科技背后深刻的文明内涵,致使中国社会错失了一次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2.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系是培育我国中学美术教育人才的摇篮和基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从素质教育角度看 ,美术教育以开发学生的美术素质 ,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淘冶情操 ,激发学生学习活动与创新能力为其特征。从教育最高目标看 ,美术教育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赖杰忠 《南方论刊》2009,(7):104-105
本文从分析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入手,发现在高州存在400多年的木偶戏是民间的艺术宝库,但人们似乎并没有发现其与美术教育的必然联系。本文试图利用高州的地区优势,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构建起一种开放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美术课程并落实于教学实践,主要是从高州木偶的艺术特色以及它的制作过程等方面来阐述利用木偶艺术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相似文献   

15.
动态式对话教学是具有开放的知识结构的外语教师把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艺术、审美艺术和个性特点随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外语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在把握教学目的和重点的前提下,在学习课本“静态”知识之外,有意识地起疑学生,开展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国内外理论界尚无统一认识。笔者认为,所谓文化产业,是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以充分发挥文化知识功能为主要内容,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文化服务而获取利润的文化法人实体的总称。文化产业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如信息、出版发行、艺术演出、电影电视等等。本文仅从文化产业中的一个分支——艺术产业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广东省文化产业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师美术教育与艺术院校的美术教育不同,高师美术教育应该有自己的定位,那就是突出“师范性”,增强“文化感”,使“美术学”深入到教学中来,改变以“技术”为上的教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田野是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对话空间。田野调查的对象是在一区域中共享某种地方性知识的文化共同体,而民俗学者的田野工作即是从他们那里学习这些地方性知识,藉此研究这一文化共同体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进而呈现文化的多元样貌,同时反观自身文化,重新审视全社会共享的历史传统和当下现实,提供理解、面对及处理世界和人生问题的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19.
审美艺术活动并非康德以来的美学所宣称的是一种文人雅士无关痛痒的、审美的趣味性活动,而是一种与科学研究一样的人类的知识生产活动。文章首先从哲学解释学出发论述了知识的本质是境域性的,而非传统客观的、价值中立的;然后从这一知识观出发论述审美艺术活动何以达成真理性知识,为艺术活动在整个知识生产中的地位和艺术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的重新认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学术》2007,(5)
文化,汉族,1959年12月生。198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美术教育与国画专业,同年留校敦煌学研究所,从事敦煌艺术研究。1991年至1992年入中央美术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