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学人     
李培林,1912年生.l蚊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院历史系,现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多年来.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日关系史、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方面的研究,发表的主要著述:论文有《辛亥王命,震撼北疆》、《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进行细菌战的几个问题》、《必须正确认识日本的移民侵略》等如余篇;专著有《军阀列传》、《日军1部队罪恶史》(合著〕、《苦难与斗争的十四年》第三卷(合作主编)等近IO部。在本刊发有《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东北社会形态》门9%年第4期)、《日俄中等国在东北亚角逐的历史膻变》(…  相似文献   

2.
文章考证世德堂本《西游记》、杨致和《西游记传》、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三种版本相互间的关系问题,认为:朱本当成书于万历末期,晚于世本和杨本。朱本是采合世本、与世本祖本同源异流的平话本及杨本而成的三缀本。朱本卷一至卷三和卷五至卷七,取自世本前十五回;卷八至卷十来自杨本;卷四选自平话本。朱本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卷四保存了平话本《西游记》的又一残文,从而可知世本的祖本实为词话本  相似文献   

3.
正史“二十六史”中有12部为吐谷浑列了传记,即《晋书》卷97《四夷·西戎·吐谷浑传)、《魏书》卷101《吐谷浑传》《北史》卷96《吐谷浑传》、《宋书》卷96《鲜卑吐谷浑传》、《南齐书》卷59《河南传》、《梁书》卷54《诸夷·河南传》、《南史》卷79《夷貂·河南传》、《周书》卷50《异域·吐谷浑传》、《隋书》卷83《西域·吐谷浑传》、《旧唐书》卷198《西域·吐谷浑传》、《新唐书》卷221《西域·吐谷浑传》、《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吐谷浑传》等。这部分传记在整个正史中的边疆兄弟民族记载中,占…  相似文献   

4.
王运熙先生的治学历程有三个阶段。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文学史与批评史两大领域。他对汉魏六朝乐府的研究,填补了文学史研究的空白;他主编的三卷本《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是该学科领域的重大创获。实事求是是他治学的基本特色,在治学方法上,他注重实证,注意微观与宏观、文学史与批评史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由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吴以宁研究员点校的《蔡襄集》,已经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6年8月出版。这是蔡襄研究领域新获的硕果,也是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蔡襄集》煌煌巨制650万字,除点校者自撰的前言和后记之外,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宋端明股学士蔡忠惠公文集》、《蔡忠惠集外集》和《附录》。《宋瑞明殷学士蔡忠惠公文集》系以明万历四十三年刊本为底本,共有40卷,依原编分为:古诗3卷;律诗5卷;箴1卷;制法6卷;奏议6卷;《国论要目》与《论兵十事)1卷;书疏1卷;表1卷;状1卷;刽子1卷;书1卷;记1卷;序1卷;启、笺…  相似文献   

6.
1."入为吏部中大夫,历御正、纳言中大夫。"(《周书》卷三二《唐瑾传》,第565页)"纳言中大夫",《北史》卷六七、《通志》卷一五八《唐瑾传》作"纳言、内史中大夫"。按:《周书》本传系后人据《北史》所补,此当脱"内史"二字。2."天和中,以齐驭下大夫使于陈。"(《周书》卷三二《唐瑾传》,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565页)"天和中",《北史》卷六七《唐瑾传》作"天和初"。按  相似文献   

7.
1.“赐武杂彩一百段。”(《周书》卷一九《达奚武传附子震传》,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306页)“武”,《北史》卷六五《达奚震传》、《册府》卷八四五作“震”。按《太平御览》卷八三一引《周书》亦作“震”,则《周书》原与《北史》同,今本《周书》作“武”乃后人所改,此字可回改。  相似文献   

8.
读中华书局本《明史》,得校记三条,今录之以就正于读者。一、卷131《费聚传》(页3582):洪武“三年封平凉侯……明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大战白石江,擒达里麻。”按:“明年”,承上文的洪武“三年”,即为洪武“四年”,误。征云南,擒达里麻,不是发生存洪武四年,而是发生在洪武十四年。据卷2《太祖纪》、卷126《沐英传》、卷129《傅友德传》、卷132《蓝玉传》等记载:洪武十四年九月明太祖命傅友  相似文献   

9.
《南史》80卷,记事起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尽南朝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的兴亡,共170年的历史。《北史》100卷,起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尽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记述北朝魏(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及隋四个封建政权的兴亡,共233年的历史。二史虽为二书,但二书之间相互照应,具有内在联系,将整个南北朝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记述,并且兼及隋朝。《旧唐书·李延寿传》称:“延寿又尝删补《宋》、《齐》、《梁》、《陈》及《魏》、《齐》、《周》、《隋》等八代史,谓之《南北史》,凡一百八十卷。”将《南》、《北》二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名将罗大纲饶勇善战、剽疾如飞,但凡涉及其行事,虽洋洋千言.却从来有两处未得有正确答案,即一是罗大纲何时何地战死?二是罗大纲有否追谥?有关罗大纲死事,多见于清人记载,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卷52《罗大纲传》所附罗大纲之死考证.列有四条:(一)1855年5月.在南京三山江面战而死(据光绪续纂《江宁府志》卷13);(二)1855年6月在江北作战受重伤.抬至芜湖,死于南京(据《余谈》卷8;(三)1855年7、8月,因芜湖失陷,回救时战死(据佚名《粤匪起手根由》);(四)据麦高文1857年1月写的…  相似文献   

11.
旄头之国     
《魏书·崔浩传》:浩与太史张渊辩论世祖北伐事,曰:“臣观天文,比年以来,月行奄昂,至今犹然;其占三年,天子大破旄头之国。蠕蠕、高车,旄头之众也。”(《北史》卷二十一《浩附传》同)《颜氏家训归心篇》:“昂为旄头,匈奴之次。”颜亲:此皆本之《史记》为言,《天官书》:  相似文献   

12.
《知不足斋丛书》本《归潜志》卷十页六下:“[赵秉文]大安中(公元1209—1211年),出刺宁夏,[李]屏山以诗送之。”据此,或以为“宁夏”一词始见于大安年间,实则不然。大安是金卫绍王年号,时金势已衰,元兵南下,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九月,居庸关失守,“夏人乘其兵败,侵略边境”(《金史》卷一三四《西夏传》)。金、夏邦交开始恶化,赵秉文盖于是时出使西夏,以缓和金、夏之间的紧张局势。唯金卫绍王无实录,《金史》卷一一○《赵秉文传》失载,而此期宋、元资料又无可稽考,这条资科固可补史传之缺,但“宁夏”一词突如其来,殊难置信。《归潜志》作者刘祁,《金史》卷一二六《文艺传》下附其事迹于其父《刘从益传》末,但云:“为太学生,甚有文名,值金末丧乱,作《归潜志》.以纪金事,修《金史》多采用焉。”  相似文献   

13.
1.“津启庆之为行台左丞,典参谋议。”(《周书》卷三九《辛庆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697页)
  “典”,《北史》卷七〇《辛庆之传》作“与”。按:古代无“典参谋议”的说法,“与参谋议”较为常见。繁体“与”作“与”,“典”与之形近,盖为其形讹。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工作,是在周恩来逝世以后一步步开展起来的。21年来,周恩来研究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我回顾、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编辑出版了《周恩来选集》上下卷,周恩来关于经济、外交、军事、统战、文化、教育等方面论述的专题文集,以及《周恩来书信选集》、《周恩来早期文集》等;二是撰写出版了反映周恩来一生的《周恩来传》、《周恩来年谱》;三是出版了不少回忆周恩来的书籍;四是出版、发表了许多专题性研究的著作和文章。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信息中心统计1976-1997年出…  相似文献   

15.
《卷十·顺帝纪》(明二年正月 )辛未 ,镇军将军、雍州刺史张敬儿克江陵 ,斩攸之子光琰 ,荆州平。(中华书局 1974年 10月版点校本 ,第 196页 )按 :“光琰” ,本书《沈攸之传》、《通鉴》卷 134、《建康实录》卷 14、《南史》之《沈攸之传》、《张敬儿传》、《南齐书》之《高帝纪》、《张敬儿传》皆作“元琰”。考元琰 ,沈攸之之长子 ,明元年末 ,沈攸之起兵往攻京师 ,元琰留守江陵 ,至是为张敬儿所杀 ,事详见本书《沈攸之传》及《通鉴》卷 134。此“光” ,乃“元”之形讹。《卷十六·礼志三》晋武帝咸宁五年十一月己酉 ,弘训羊太后崩 ,宗…  相似文献   

16.
《全唐诗》杂考(十七)胡可先卷五一四朱庆余《上江州李史君》,注:“一作员外。”按“史”为“使”之讹。李使君即李渤,见新、旧《唐书·李渤传》。渤为江州刺史在长庆二年至三年,见郁贤皓《唐刺史考》。又朱庆余有《陪江州李使君重阳宴百花亭》诗“江州李使君”亦为...  相似文献   

17.
《明史》卷五○《礼志四》云:其辨孔子不当称王者,止吴澄一人而已。嵇璜等撰《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八《学校考·祠祭褒赠先圣先师录后》)、秦蕙田撰《五礼通考》(卷一二○《祭先圣先师》)、孔继汾撰《阙里文献考》(卷一四《祀典第三之一》)、李申撰《中国儒教史》(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30页)等沿用其说。按,吴澄误,当作吴沉。吴沉,元末明初人,事见  相似文献   

18.
<正> 日刊《东洋史研究》第三十九卷(1980年6月)载石田米子著《近期日本对中国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一文。该文脉络清晰,内容详尽,重点突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摘要编译如下。一、战后日本对辛亥革命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19.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太延五年(公元439年)以太子拓跋晃为监国,授其以执政权力和皇位继承权力,但结果却导致了一场父子相残的悲剧——正平元年事变. 一、正平元年事变的真相关于正平元年(公元451年)事变,《魏书》卷九十四《宗爱传》中有记载,日:“恭宗(拓跋晃)之监国也,每事精察,爱天性险暴,行多非法,恭宗每衔之.给事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等任事东宫,微为权势,世祖颇闻之.二人与爱并不睦.为俱道盛等案其事,遂构造其罪.诏斩道盛于都街.时世祖震怒,恭宗遂以忧薨.”《北史》卷九十二《恩幸·宗爱传》所载与《魏书》同.而《宋书》卷九十五《索  相似文献   

20.
日本大东出版社计划发行研究中国历史的丛书——《敦煌讲座》。此书共十三卷,今年已出版了其中的前三卷:“敦煌的自然和现状》、《敦煌的历史》及《敦煌的社会》。第一、二卷由榎一雄编,第三卷由池田温编。目前、日本文学、历史研究等各界正掀起研究“丝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