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要高校“两课”和中学政治课作为德育主渠道,如何深化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目前教育理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对西安市高校“两课”及中学政治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两课”建设的几点思考韩西钟“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是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两课”教学,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目前看,虽然高校“两课”开设总的情况是好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强音,新时代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理科人才“双创”教育生态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不足。该文立足地方高校理科人才“双创”教育理念和改革方向,结合理科的学科特点、学科资源等优势,以生态教育建设为核心,从教育理念、体制机制、师资队伍以及资源建设等方面推动“双创”教育的健康发展,让“双创”教育生态建设做到可持续、循环、协同、开放,积极构建地方高校理科人才“双创”教育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4.
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高校“双创”教育的有效实施,将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现。转变过于重视专业教学的传统教育理念,让“双创”教育在各专业教育中得以体现,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关起门来办大学显然不合时宜,更好地开展与企业的合作,为人才培养赋能,加快大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的进程,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该文从分析“双创”教育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双创”教学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希望能为同类型高校“双创”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师专走“以师为主,综合发展”道路的思考但冰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样,对教育事业的影响必将超过新中国建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既是...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背景下,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区域特色大学、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桂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从“双创”意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产学研协作、学科竞赛、个性化培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初步总结了其在实施“双创”教育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为地方高校推进“双创”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如何,将对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把大学生培养造就成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总体改革的中心课题。我们认为,跨世纪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多角度、宽视野、全方位施教的系统工程。其中,“三维”教育即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国内外发展经济学家均把斯密的“看不见的手”释为市场经济①,把追求自己利益的人称谓“经济人”,并据此概述了斯密的“经济人”思路要点,②包括市场经济学说。本文认为,上述诠释、称谓、思路要点不符合或不尽符合斯密的本意。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本意是个人利益,而不是市场经济;《国富论》阐述了包括“经济人”在内的“利益人”行为模式;市场经济是“利益人”实现、发展经济利益,“富国裕民”的经济制度和学说。  相似文献   

9.
新文科建设的推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翻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亟须高校培养具备翻译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数字素养、思辨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翻译人才,“数智化”转型为创新翻译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模式。该文立足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存在的问题,从学科整合与专业结构“数智化”建设、课程体系“数智化”重构、课堂教学“数智化”创新、评价体系“数智化”完善、社会服务“数智化”协同和师资队伍“数智化”支持等维度,探索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翻译教育“数智化”转型框架和具体突破路径,以推动高校翻译教育“数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广佛肇经济圈”的“弱势”区域关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银娥 《探求》2011,(1):19-21
改革开放30多年,广州、佛山的市场经济几乎同时起步,两者均是珠三角的强市。在“广佛肇经济圈”中广佛属于经济发达地区,肇庆则属欠发达地区,发展步子落后于其它珠三角城市,成为“弱势区域”。从短板理论看,肇庆的强弱无疑决定着“广佛肇经济圈”的整体竞争实力,因此,“广佛肇经济圈”的建设无疑必须从关注“弱势区域”出发,从政策和制度等层面构筑区域关怀和边缘关怀,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区域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赋予高校的新使命,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探索。基于自身学科专业特色优势,以培养高素质“双创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逐步构建“广谱联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期为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央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已近8年,新的粮食流通体制早已正常运行,可今年学生人高校仍在转“粮食关系”。作为指令性计划经济时期粮食流通体制一部分的国家定价、城镇居民限量供粮政策,仅保留着一个徒有形式的“粮食关系”,显然没有合理性。财政拨款给粮食局,国家定价限量供粮的暗补政策,是计划经济和平均分配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粮食流通决不会再回到指令性计划流通体制上去了。有人认为遇到灾年粮食严重供不应求时,仍需采取财政暗补、凭粮本定价限量供粮,这是用计划经济的观念及手段来看待和…  相似文献   

13.
“专创融合”是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国家创新型人才战略的有效路径。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需要高校、政府、企业以利益共赢为目标组成命运共同体。高校要加强自身建设,构建多元化教师队伍;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政策性保障;企业要主动参与办学,构建教学共同体。该文以共生理论与三螺旋理论为依据,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内外共生的一体化发展体系,加快“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4.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是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艺术类专业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该文通过对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仍然存在“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有待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竞赛结合度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高校艺术类专业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的必要性及“以赛促教”模式开展的意义,围绕“以赛促教”模式开展研究,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渠道,探索高校艺术类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全层协同”发展的教育模式郑金钟,赵锡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层──协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云教育在改革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把教育纳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分级统筹管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统筹规划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  相似文献   

16.
形形色色“市场幼稚病”“市场幼稚病”,顾名思义,是指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出现的对市场体系的一些肤浅认识和种种幼稚无知的行为而言的,幼稚常常是可笑的,它使我们出了许多洋相,闹出许多笑话,做出许多天真的梦来。“市场幼稚病”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将“变形”视为改革。如在精简机构中出现的“翻牌公司”,冠之以“改革”美名,“换汤不换药”,以权谋私。凭借手中的权力发号施令,搞硬性推销,搞强行摊派,巧立名目,层层组组设关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大搞权钱交易,使下属单位苦不堪言,敢怒不敢告将“招商引贤”拍成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三全育人”的骨干力量,在夯实立德树人根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满足学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可以从主体紧密串联、时间无缝衔接、空间充分延展等三个维度,把握辅导员嵌入“三全育人”格局的结构表征。有关部门和高校要遵从分期定位、分层引领、分类设计、分步实施、分项校验的原则,着力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全周期”、价值塑造引领“全媒体”、能力素养提升“全口径”、文化环境建设“全场域”、育人管理服务“全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该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难以适应“专创融合”发展需求、专业教育鲜少能与产业创新趋势紧密对接、缺乏培育平台及长效机制的“两张皮”困境,剖析原因,并以所在高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划分素质养成阶段、纵向开发阶段性教学资源、横向优化实践平台、构建“专创融合”长效机制等“双向互融”“专创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等重要问题,立足衡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目标,探索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新模式、新机制,推动“双创”教育模式的改革,形成“搭平台、重创新、强服务、出成果、育人才”“五位一体”的“双创”教育生态链,助推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等多元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社会需求的方向。目前,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如何在专业教育中实现应用驱动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当下“双创”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了应用型高校“专创融合”教育现状及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先导,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构建了“专创融合”视角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矩阵,以及工业工程专业“双创”教育的实践体系,提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法,不断提升“学研创用”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