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富珍  陈萍 《职业时空》2008,4(7):122-122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发展和上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行业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实施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开展较早,并且已较为成熟,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等,这些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校企合作办学。近年来,我校汽车整容工艺及装备专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对产学研结合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校企互惠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理事动态     
《职业》2012,(14):15
盐城技师学院召开政校企合作暨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日前,盐城技师学院隆重召开政校企合作暨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院长吕成鹰出席会议并颁发聘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副所长王德江,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会副主任郭庆生,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职业教育出版中心副总经理朱步贵,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人事部部长陈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工程实训中心副主任、教授雷云涛,三一重工集团人力资源本部招寻聘部长胡坤丽等出席了会议。院长吕成鹰在致辞时说,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与优势,结合焙烤行业特点在毕业顶岗实习中试行了现代学徒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行业快速发展要求进行实习指导的方式、方法以及校企合作下产学研实习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华  卢晓光 《职业》2008,(33):21-22
<正>坚持产学研结合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近年来,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在产学研合作机制、切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就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现实意义及发展模式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苑士学 《职业》2014,(27):99-100
"产学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技师学院办学模式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作者学校与天津三英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实践出发,介绍了学校数控加工专业与天津三英"产学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成果。  相似文献   

6.
陆小荣 《职业时空》2009,5(5):76-77
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学生就业与学校的生存发展,我们与有关企业一起,进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并取得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效果。文章介绍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与具体措施,并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职业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面临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职业院校应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校企合作,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行业精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产学研结合项目和现代学徒制;拓展服务领域,满足多样化需求五条具体路径,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宗明建 《职业时空》2008,4(8):100-100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推行的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就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依托企业办学、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正是实践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而校企合作的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学校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它能够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对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作为国家战略措施的产学研合作逐步走向"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交互作用的新时代。在"三螺旋"合作模式中,每一个螺旋线上的机构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在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均衡下,相互合作,相互促进,产学研合作在螺旋式提升中发展。我国产学研结合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理念亟需更新、角色定位不明确、体制不完善、人才培养不足等突出问题,所以必须在强化三螺旋合力,创新合作模式,政府强力介入,加快人才培养等方面寻求突破口。通过加强"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交互作用,深化我国产学研结合,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则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本文从教学层面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孟治国  汪清明 《职业时空》2009,5(2):154-154
职业学校通过试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培养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实现了工学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应用和互动;企业人士参与学校建设和教学创新,令企业和学校在产学研的合作中共同受益,成为技能人才的劳动者要在生产实践中提高、更新技能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企业人士的再教育和在校生教育的融合也是一项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刘加勇 《职业》2014,(12):37-39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最为有效的、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学校从职业教育的使命出发,通过多年来积累的十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13.
结合自动化专业,实施了一种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由四个阶段组成:建立开放性平台,淘汰选拔学生;拓宽专业,加强实验课题锻炼;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产学研结合,重视竞赛。多年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莫虎  王文玲 《职业》2015,(3):23-25
本文从深刻认识中职学校“产学研”一体化的丰富内涵入手,对“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创新激励机制、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的精神和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焊接系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兄弟科室的大力帮助下,开拓创新,积极推行“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与威海兴友塑胶、台基塑胶和多普瑞电子等三厂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开设注塑专业;与山东岱银新宇集团合作开设纺织专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尝试了校企联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本人有幸全程参与和组织了本次“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对我校现有的“半工半读”模式谈一下初步认识,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6.
旅游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教育”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艳红 《职业时空》2005,(18):54-55
近年来,我国旅游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迅猛,2004年全国旅游高职院校招生数量、在校生规模、毕业生人数等指标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居于低层次,在办学条件、投资水平、生源质量、社会认可、院校声誉等方面与其他高等院校差距较大。因此,高职旅游院校必须淡化学科性教学,强化职业技能,按照社会、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要求开展“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特色赢得市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订单式培养”能够实现旅游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满足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学生素质偏低、实践能力不足、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等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为企业培养合适的人才,减轻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压力。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并为该模式的运行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机制,以期这种模式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云虎 《职业》2015,(7):102-103
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学生素质偏低、实践能力不足、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等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为企业培养合适的人才,减轻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压力。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并为该模式的运行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机制,以期这种模式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师跨专业的社会技术服务能力平台的建设,探讨高职院校师生专业与企业项目合作的社会技术服务开发与实施,以提升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技术服务能力,提高师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0.
陈国强 《职业》2017,(3):51-52
近年,国家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政策,推动职业教育进一步实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整合了学校与企业单位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讲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取得实践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改变了我国现行的单一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校与社会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在与社会进行联系的过程中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