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者的回答     
《领导文萃》2007,(4):160-160
最困难的事。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认识自己难,认识自己的不足更难。”  相似文献   

2.
“财商”继“智商”和“情商”之后,是对现代人的一种新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财商”即一个人对金钱的认识和态度,对金钱运动规律的掌握与运用,是一种聚财生财投资理财的能力,它包括观念、知识与能力三个层面的涵义。观念是指对金钱、财富及创造财富的认识和理解过程;知识是指投资理财所必需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09,(12):56-56
主要做法 在学习上求深入在调研上下功夫 组织开展领导干部“百人百场”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百人百课”宣讲活动。针对少数党员干部对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不要,能不能,怎么样科学发展”的问题上存在认识模糊,  相似文献   

4.
《决策探索》2011,(23):85-85
“远亲不如近邻”,很遗憾,如今近邻已成陌生人,走不进彼此的心。最近,中国青年报一项大型调查表明,超八成人感觉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其中40.6%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邻居,12.7%的人“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  相似文献   

5.
玲珑小国     
囚徒说:“我们国家这么小,人人都认识,我逃到哪儿去?”“那么,为什么不逃到外国去呢?”囚徒说:“你这个人,世界上哪个国家比我们好?”  相似文献   

6.
一位诗人曾说过:“走路有两个法子:一个是跟着前面的人走,信任他是认识路的:一个是走自己的路,相信你自己有能力认识路。”孙甚林无疑属于后者。有人说,重庆南方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其领路人孙甚林的每一次“认路”都非常准确。  相似文献   

7.
许亮 《决策探索》2005,(4):70-70
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上“天人合一”思想,随着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人、神合一,天人合一,天心合一。  相似文献   

9.
“电灌+人灌”弊端尽显 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由于传统的教学组织过程从教材出发,千方百计地演绎教材的设计意图,不但没有因此产生革命性的教学变革,反而形成了“电灌+人灌”的电子黑板教学模式。造成“双灌”模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观念认识的误区,认为信息资源建设就是课件、教案、多媒体素材的简单累积。  相似文献   

10.
西方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丛林”中的学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彭锐  刘冀生 《管理评论》2005,17(8):58-62
随着知识管理概念的兴起,知识管理研究呈现出发散状趋势,给人一种理论“丛林”的感觉。对组织知识管理学特性的不同认识是形成理论“丛林”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根据对知识特性的认识和研究焦点的不同,将知识管理理论分为工程学派、过程学派、实体学派和系统学派。  相似文献   

11.
《决策探索》2010,(4):49-51
西方的一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好口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组建企业集团似乎成了企业健康、业务兴旺的标志。然而,企业集团的发起者们并非都对企业集团的意义有着明确的认识,一些人认为它不过是铺“大摊子”、“大场面”、“大声势”,是扩大政治影响的手段。在此认识基础上组建的企业集团往往就是企业的“并堆”,是生产要素的随机组合与简单叠加,它不仅不能产生应有的集团效应,而且还会玻坏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制约集团经济的发展壮大。因此,对组建企业集团的意义应有一个明了的认识。1.企业集团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在我国,由于…  相似文献   

13.
杨俊 《决策探索》2014,(22):31-32
最近,一些地方对养老保险采取“运动式”征缴扩面的做法引起关注,一些人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因此,有必要理性、客观地认识养老金缺口的含义和意义,消除认识中的误区。我国养老金存在缺口吗?首先必须了解养老金缺口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杨德 《经营管理者》2010,(2):108-108
“速记记录了声音,见证了历史。我要让史多的人认识速录,运用速录,投入速录,让速记提升现代办公效率,让企事业单位树立起高效的对外办公形象,把中国的速录文化很好地延续下去,这是一个速记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新视野     
以人为本中“人”的基本含义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首先应弄清楚其中“人”的基本含义。对此,我国理论界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社会全体人员或所有个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人”为本。这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因素,但都不全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人”是一个集合名词,它是包含所有个人、群体和整个人类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以人为本所讲的“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即马克思所说的“每个…  相似文献   

16.
决策者说     
《决策》2008,(8):7-7
外地企业到重庆投资,不怕手续麻烦,却特别担心当地的潜规则,最怕“不花钱不办事,花了钱乱办事。”扭心重庆讲人情、讲关系;担心不认识人,会受排挤。重庆市正致力于建设一个包容性的法制氛围,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法治的公平环境,以免去不应有的“商务成本”和“人际关系成本”。各方面的企业到重庆即使举目无亲,  相似文献   

17.
对如何认识商业在发展与改革中的地位,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副会长万典武说,中国一贯有“轻商”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商业得到蓬勃发展,猛烈地冲击着“轻商”思想。但是,近几年随着国有资产大量退出商业领域和国家商业行政机构的精简撤并,不少人产生一种错觉,误认为政府对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
  《分一分(一)》是“认识分数”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该单元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解决简单分数的意义,学会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简单分数的加减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关于数的认识的有一次扩展。在本单元,分数被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来认识,由于这种认识与平均分的经验分不开,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分数有一定的了解,“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常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用什么符号来表示。为此,根据《课程标准》对数学的认识--处处着眼于数学与人的发展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本课设计从学生熟悉的“分饼”的生活情景出发,引导认识“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认识1/2表示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必要性,充分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操作和交流,在操作中体验、领悟和消化知识,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理解分数更深层的意义,和学习分数大小比较等知识打基础。  相似文献   

19.
梁吉绍 《科学咨询》2007,(12):47-47
俗话说:“没有‘悟性’的人是不可能学好任何东西的。”“悟性”,一般来说,是指学生感悟理解题目已知条件、间接条件和顿悟解决的基本方法。能力的提高,探究能力的增强,都离不开思维的核心——“悟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正视“悟性”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解题“悟性”,下面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1实践,谈一谈我的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20.
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得罪人的问题,有的人能正确对待,在工作中做出了优异成绩;有的人却错误对待,他们在工作中的业绩总是一般化。究竟如何认识“得罪人”这一问题,这是每个同志,尤其是每个领导干部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