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我在阅读《魏书》中华书局点校本时所作札记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对点校本中的某些讹误衍脱处,择要略作考订,凡属在有关古籍中虽有异文而义可两通者均置不论。今整理出来,以供读《魏书》者参考,并望对《魏书》点校本的更加完善,亦能有所裨益。车驾亲勒六军从中道自驳髯水西北。(《太祖  相似文献   

2.
张岱不仅是著名的散文家、历史学家,而且也是戏曲理论家。称他为散文家、历史学家,因为他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环文集》等散文集和  相似文献   

3.
《旧唐书》于唐史之研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惟书中讹误较多。近年来已有不少同志对此书的校勘发表了专文,我在工作过程中,发觉仍有一些未尽之处,现仅就点校本第九册中的一些问题,选录一部分,以就教于方家。《刘祎之传》:“仪凤二年,转朝议大夫、中书侍郎,兼豫王府司马,寻加中大夫。  相似文献   

4.
人们熟知张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散文家、史学家。他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和《石匮书后集》早已传世,并且脍炙人口。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同时是个对经学有相当研究的人,他有一部经学著作《四书遇》,几乎没有人睹其全貌。最近,浙江古籍出版社将尘埋了三百余年的《四书遇》点校整理,作为浙藏善本书研究丛刊编印出版。这不但是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一个收获,而且对张岱的深入研究、全面考察,乃至为探讨明清之际的学术文化,也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张廷玉《明史.地理志》向以体例严谨、言简意明而著称,堪称正史地理志的上乘之作。但其中的疏漏讹误似亦难免。以《地理二.山东》中的辽东地理为例,经据有关史料校读考证,中华书局点校本之相关部分仍有讹误十余处。其致误原由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6.
清代著名学者焦循所辑《扬州足征录》是重要的扬州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广陵书社的整理本,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但文字、点校存在许多问题,今就其志传部分(卷1至卷12)之讹误,分类进行举正。  相似文献   

7.
《庄子阙误》载录唐至北宋中期《庄子》八种版本的异文,对探讨监本《庄子》的形成和影响、唐宋《庄子》的流传与演变及《庄子注疏》的形成等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蒋门马认为诸本异文皆是据郭注成疏、句法文意“篡改”或“增补”而造成的讹误,不足为据;将其与敦煌写本和高山寺钞本对比,发现异文中有一部分是有来源的,不是抄校者的篡改。梳理诸本之间的关系,发现天台本与监本属于同一系统,张潜夫本是以监本系统的本子为底本而成,文如海本与众本都有共同异文,可能曾参校众本,张君房所校三本则互有参考。《庄子阙误》在记录诸本异文时有不少遗漏和不完善之处,包括《庄子校诠》在内的各点校本都没有注意到;这些遗漏的异文见于《南华真经章句音义》,研究和点校时需要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西湖七月半》作者张垡(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县(今绍兴市)人。明末小品文的代表作家。出身于官僚家庭,为人傲岸,不同于流俗。明亡后,“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隐居剡溪附近的小村里,过着游山玩水、读书品艺一类的生活。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环文集》、《石匮书》等。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生动地记叙了杭州人于中元节(七月半)游逛西湖的情景。寥寥几笔,将达官贵人、豪富无赖和追求风雅的人的情态,描摹尽致。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赞赏的风雅,也不过是当时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罢了。  相似文献   

9.
张廷玉《明史·诸王世表》记载明代亲王、郡王世系,并将各郡王系于对应的亲王之下,收罗宏广,排列清晰,然而讹误、疏漏亦在所难免。今依据相关史料对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诸王世表五》中徽藩世表11则条目进行考疑正误,其中1则含有2条错误。  相似文献   

10.
段熙仲点校本《仪礼正义》是以新式标点整理点校《仪礼正义》的开山之作,自其出版发行至今,向为学界所倚重。然礼书难读,整理点校中难免有所疏失。今以《少牢》篇为例,列举其中所存在的分合失当、书名篇名误标、引文与释语相混、破句等标点失误60余则,略加按断考证,以祈有助于《仪礼正义》的阅读研究和进一步点校整理。  相似文献   

11.
蜀人孙光宪所撰笔记小说《北梦琐言》存在着一些缺陷。该书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又出现了不少讹误。本文在前人校勘工作的基础上,对《北梦琐言》中的部分条目加以校勘,订正了8条讹误。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文史资料辨析,发现中华书局1972年版点校本<南齐书>的标点存在一些不足和讹误之处,予以指正,以此作为此书重新修订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论梦觉道人、西湖浪子的编写心态张建川《三刻拍案惊奇》(亦名《幻影》)的编辑者梦觉道人、西湖浪子究系何人?因考索资料甚少,至今尚无定论。而此书问世后,或许是因某些方面被当政视为“违碍”,故不得广行世间,流传下来的版本极为少见。文学史籍中虽偶有言及,然毕...  相似文献   

14.
近读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北史》之《江式传》,发现几处点校失误。现依次列出,以就教于方家。一、《魏书》第1961页末行:汉兴,有尉律学,复教以籀书,又习八体,试之课最,以为尚书史。点校本《北史》之《江式传》如此,1958年版严氏《全后魏文》卷四十...  相似文献   

15.
秦克诚先生点校的《日知录集释》用力甚勤,也给读者提供了诸多方便,但仍有少量标点讹误,今摘出数十处,同时加以改正,并适当予以说明。对道光十四年嘉定黄氏家刻本《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中的几处原文错误也一并予以指出。  相似文献   

16.
《祖堂集》作为我国古代珍贵的禅宗文献,在近代汉语研究中具有极重要的语料价值。但1996年岳麓书社出版的由吴福祥、顾之川点校的《祖堂集》二十卷本依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失误。文章就该点校本的校点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订正补缺工作,以期在研究中使用的材料更加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17.
《晋书斠注》是吴士鉴为唐修《晋书》所做的一部集注体校注,是目前《晋书》注本中最为完备者。其效仿裴松之《三国志注》,吸收诸家晋史及历代载籍,兼取清代以来学者校勘考订成果,形成自己的校勘特点。其校勘成绩突出,涉及唐修《晋书》之脱讹衍倒之校订,不少成果为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所吸收。但其校勘亦有自身局限性,存在当校未校、校勘不精、据讹校讹等现象。  相似文献   

18.
整理、研究、点校、重版历史民族志 ,需要具备点校的基本知识 ,遵循点校的基本规律 ,懂得民族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 ,了解各类文化事项的历史背景及相关民族的文化传统。贵州人民出版社重版的李宗《黔记》 ,由于点校者的粗心、轻率和武断 ,出现了诸多的不应有的失误。本文以李汉林《百苗图校释》一书为基础 ,通过对李宗《黔记》的“刻本”、“铅印本”和“点校本”三个版本的全面勘核 ,指出“点校本”的代表性失误 ,并分析其致误的原因 ,旨在唤起学术界对民族史志整理工作的特点和难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四年四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点校本《明史》 (以下简称“点校本”)。这部书系采用前此最好的版本,即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武英殿本为底本,进行标点、分段,并且作了校勘,订正了“殿本”中大量的错误。因此,在目前流传的《明史》各种版本中,“点校本”可算是最好的本子了。但是,笔者阅读“点校本”时,发现点校者对“殿本”的一部分错误,尚未予以勘正;而且有的地方标点不当,致使词句含义与史  相似文献   

20.
《唐会要》卷七八《诸史中·节度使》(中华书局1955年标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点校本同)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