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国经历了由传统国家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的艰难转变。过程中,不少历史经验值得人们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深入思考,诸如:民族救亡与国家观念转型的双向互动及其影响如何估量? 外来理论学说与固有思想资源如何在相斥相纳中推陈出新? 国家职能应如何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 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如何界定? 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趋势。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农业都实现了现代化,并且,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提高着。不同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不尽相同,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其资源禀赋独特特征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绝不能照般任何国家的经验。本文旨在在美、日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进行经济学分析。一、农业现代化的两种模式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所谓传统农业,按照舒尔茨教授的界定,就是“完全…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跨国金融机构以FDI的方式进入新兴市场国家,直接影响其国内的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体系稳定性.本文旨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动机和效应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述评,以期全面、正确地评价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FDI的动机和效应.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除了国际因素外,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金融部门和地方政府等外在原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和国家、金融部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 首先,哲学社会科学是提高综合国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国家资源。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知识形态的国家资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日益显示出它的极端重要性;其次,哲学社会科学是提高综合国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资源。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再次,哲学社会科学是提高综合国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文  相似文献   

6.
法治现代化中习惯法地位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法作为规制社会秩序的有效本土资源,在构建和谐社会蓝图时,是不能小视的重要资源。在今天实现法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上,习惯法的地位更显重要,是通过移植西方法律成就中国的法治现代化,还是利用本土资源实现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在此较量中,习惯法当仁不让的扮演着与国家法共同承担维护国家发展和社会秩序大任的角色,这也是利用本土资源实现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搞清楚习惯法的含义、厘清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问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影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六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等几个方面。其中,政治现代化是前提,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文化现代化是标志,人的现代化是核心。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迄今已有约150年的历史。在过去的100多年中,中国的现代化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有一个事实是无可争辩的,即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一个尚未完成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经过近150年的努力,中国现代化还没能完全实现呢?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政治改革的失败与迟缓。它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而这一难题又是和传统文化的阻力、最优模式的误会、方法的错用、社会稳定的不足、市场经济发育不够、人的素质的低下等因素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西部的崛起尤其是中部崛起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资源和能源问题的出现,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当务之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应该成为我国当前全社会的行为定位和价值规范。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制度设置、权力协调与资源分配是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个基本向度。制度设置的现代化不仅要求国家层面加强法制建设,还需要基层社区不断健全"村规民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格局;权力协调模式的现代化要求政府适度归还社区治理的权力,实现对非政府治理主体的赋权,改变社区治理中政府权力一家独大的现状;资源分配体系的现代化则要求社区在实现治理资源共享的同时,提高对治理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治理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社区居民。社区治理的"百步亭经验"成功地践行了这三个基本向度。  相似文献   

10.
金融效率是指金融部门的投入与产出,反映金融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关系.农村金融效率的高低对加快我国现代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效率提升直接关系到我国现阶段农村主要矛盾能否顺利解决.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三农"力度、提升农村金融效率、加速城乡融合发展是目前我国建设现代农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分别从宏观层面、微观视角和市场效率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述评并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为特征的世纪,也是一个以信息资源为重心的社会。在信息化社会,国际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信息资源的竞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水平和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信息浪潮的冲击,高校图书馆应发挥高校文献资源、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信息职能,加大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开展全方位、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一、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文献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学校从事教学…  相似文献   

12.
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两部门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均衡增长路径,并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特别是对二元结构转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部门产出的持续增长可以促进经济二元结构的转化,而提高金融部门效率也可以推进二元结构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落后国家的发展与现代化问题,是当今世界最重大的时代课题之一。而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当代许多落后国家为寻求发展和现代化而作的一种选择。那么,落后国家为什么能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呢?它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而开创出自己独特的现代化进程呢?我们认为,就这些重大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来说,马克思的探索是极富有启发意义的。马克思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创立者,不仅系统地研究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国家把可持续发展提到战略的高度来加以认识,我国领导人也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本文仅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科技成果资源、矿山资源、土地资源现状,指出人力资源、科技成果资源、矿山资源、土地资源流失严重,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以GDP为核心的西方经济学指标体系的影响下,国家各级决策层的现代化指导思想,大多是重增长、轻发展,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产生政府部门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相似文献   

16.
农村现代化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江村作为长三角的农村在整个区域现代化的途程中已出现了广大农民变成了乡村居民、农业的产出比例大大降落、农村的村级社区功能也正在逐渐消褪的现象。是继续加速工业化以便吸收大量外地农民工人口?还是退出乡村工业化队伍重新回归乡村社会?其实际上也是乡村社会发展的一个归宿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走出城市或乡村单一的视角来进行区域社会资源的整合,以寻求一条超越现时利益、超越集团利益之上的追求经济发展的道路,以“科学、技术、社会”相互联结,采用城乡互补、错位发展的策略,实现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别从国家公共治理的价值基础、治理方式、治理者的道德与责任等角度,论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治道”思想。结合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思考了儒家“治道”思想的现代意义。深入发掘儒家传统文化中的“治道”资源及其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与意义,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拓深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学界研究发现,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长并非线性关系。相对于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可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并大幅提高可决系数。基于非线性模型的实证研究显示,资源诅咒命题在中国整个大陆并不成立,但在一些区域是成立的,如东部、华东、华南、长三角地区;资源部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金融部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资源部门,发展金融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在不同区域,发展金融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如将中国划分为七个经济区域,按金融部门对经济促进作用的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东北、华东、华中、华北、华南、西北、西南。  相似文献   

19.
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逻辑要求在现代化启动阶段,国家可以运用国家机器的强大动员力量,将有限的现代化资源动员和集中起来,施于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同时利用国家权威保持政治秩序的稳定。权威政治是后发外生型国家现代化启动的必要条件。然而,中国现代化启动之时,中国政治却过早陷入权威危机和权威真空的境地。国民政府试图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但由于地方分利集团的分利行为和国家政权下沉的失利使得其国家权威进一步弱化和缺失,从而无力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反使中国的现代化陷入了困顿。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治理主体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是由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共同协作编制而成的合作治理网络。在此网络中,各治理主体分工协作,最大限度发挥功能优势,实现社会治理结构优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言说—行动”分析框架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治理主体通过协商民主与合作行动共享治理话语权和行动权力,促进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