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社会道德心理及其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道德心理是社会成员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反映 ,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随社会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处于急剧转型时期 ,国民的社会心理也因此而发生急剧转型。正确认识道德心理发展规律和当代我国社会道德心理的发展和转型问题 ,对构建新型伦理道德体系 ,调控国民社会道德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个体心理和谐的影响因素及其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丽 《南都学坛》2008,28(1):133-135
真正的心理和谐,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人的自我认同感、正确的认知、价值感、成就感、幸福感,不仅仅是心理的无疾、适应社会,从本质上说,内在地潜含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实现程度和状态,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不仅是个人的幸福,更是社会的目的。心理问题虽是个体心理的产物,作为心理状态的情绪表现除了个体的客观状况、生活环境、心理和性格上的原因外,最终的决定因素要追溯到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原因上去。要加强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3.
道德是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道德因素存在于个人的全部生活活动中,从而形成生活方式的道德基础。精神文明对人的思想方式、价值定向、创造潜力以及社会的道德心理气氛等都具有影响。道德关系贯穿于生活方式的所有方面,因此,个人的道德观点在解决迫切的社会任务时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共产主义道德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在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中,都是积极的行为调节剂。人的道德品质化作物质力量体现在社会实际成就中,从而具有社会意义。社会的生活活动是通过道德意识与行为的相互联系而在人的生活活动中由个人再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高燕茹 《南都学坛》2010,30(5):101-104
精神生活是人们满足精神需要、提升精神境界的生活形式。社会变革时期,由于社会结构、文化模式和个人生存境遇的变迁,精神生活不仅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发生疏离,而且面临诸多价值观念的内在矛盾和冲突,遭遇某些认识偏见的阻隔。破解精神生活认识上的误区,是建构和谐精神生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命存在方式是一种有意识的“生活”,它不断叩问、追寻和创造生活的意义,努力提升自身的生存质量,追求人生的幸福。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一个信条草案中曾说过: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的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个人幸福的追求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因为人的存在具有二重性,即人既是“个人的存在”,“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把这两个方面内在地具于一身。所以,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没有个人也就无所谓社会;而个人又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存在,正是在社会中人才获得了其本…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社会在日益走向现代化变革的历程中发生着一系列极为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社会心理生活领域也正经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现代化的变革必然引起现代与传统、新与旧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和剧烈抗衡,从而导致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心理世界的种种困惑、焦虑和不安等情绪反应。原有的借以维护内在心理平衡的传统观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人生观,是指正校大学生对人生目的、意义以及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它是人的社会性、阶级性、民族性和社会集团性在大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因而,大学生人生观是他们籍以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内在尺度,也是他们认识自我、塑造自我的内在标准。它影响、调节着大学生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制约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范围,决定着他们的生活目的和发展方向。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既是一个人求知识、出见识的黄金时  相似文献   

8.
试论社会变迁中的心理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变迁带来的文化撞击,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变化,使人们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冲突和矛盾.造成社会主导价值观失范,消极家庭事件增多,公共权力和规范系统被侵蚀,腐化现象增多和社会凝聚力减弱等个人与社会影响.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剖析,提高国民的心理素质,增强人们的心理适应能力是防止和减少心理冲突的重要途径;实行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是减少冲突、防止矛盾激化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起有力、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是防止和减少心理冲突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对西方社会语境下人的心理提升的抽象概括。个体沿特定的心理需求层次和特殊的通道攀登,在特定的方向并以特殊的动力推动社会的演进,社会又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特定语境下个体心理需求的特殊层次和提升途径。正是西方人所特有的心理需求层次和提升途径,为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同样,也正是生活在其他社会中的个人所具有的不同的心理需求层次和不同的提升途径,赋予其他社会以不同的发展动力和方式。人的"自然-社会、认知-情感"需求层次,为理解中国社会中个人的"自我实现"途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有助于厘清个人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并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比较中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从19世纪40代到20世纪初,在还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人的生活方式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理性化的生活方式转向了感性化或人性化的生活方式;且这种生活方式还迅速蔓延,很快就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包括发展中国家)。本文认为,人的生活方式的这种转变是历史的必然而不是历史的偶然,其转变的内在根据是人的存在方式与生产方式的一致性,即社会实践是人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探源和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屡见不鲜,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主要包括认知模式、哀伤辅导模式、平衡模式、支持和干预技术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教育、支持与训练的社会资源工程模式以及整合的干预模式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焦虑危机、哀伤危机、失恋危机和自杀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体系和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2.
社会大流动导致了传统乡村社会网络的瓦解,它改变了乡村家庭的结构、伦理、功能,也改变了乡村个体的生命历程、日常生活。这突出表现为"时空断裂",即乡村日常生活空间和时间的断裂。就其实质而言,时空断裂是在社会大流动中乡村家庭与个人既有的网络关系、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心理情感、生命意义的断裂。断裂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反而在客观上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个人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被动或主动地采取回应与行动——重构。应在社会、家庭、个人同构的思路下,从国家宏观制度政策设计和个人能动性激发两个方面入手,重构乡村家庭与个人的时空生活。  相似文献   

13.
道德需要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心理内驱力,个人品德培养应从道德需要入手。然而现实社会中,遵从道德的代价过高而违反道德的代价低;遵守道德的行为没有得到必要的补偿;道德要求起点层次过高导致了个人道德需要不足。营造厚道重德的道德环境;构建低重心、多层次自下而上稳步提升的道德规范体系;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是激发道德需要、促进个人品德培养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青春偶像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青春偶像心理李先锋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社会化是人由生物人演变为社会人的内在心理机制。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个体通过选择性地模仿环境中榜样的心理和行为,习得相应的生活方式。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事倍功半多与失助于榜样学习作用有...  相似文献   

15.
在论述“生活方式”范畴的苏联文献中,制定了许多反映整个社会、社会群体和个人生活活动的方式和条件的社会指标体系。但是,所提出的范畴很少与社会统计学和经济学中所使用的范畴区别开来,而实际上的差别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即体系应包括多少指标。通过对于客观情报的研究和专家的咨询,我们得出了揭示个人、社会群体、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的活动内容的完整的指标。这些指标就是:活动主体的积极性、生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共性和个性都是我们生活方式的特征。共性即生活方式中的社会统一性,是个人生存活动的一种特有现象,它是权力关系和生产关系的产物。个性则是个人特性的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7.
新近不断上演的许多社会冲突事件,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人性内涵,尤其是哪些与中国传统儒道互补文化紧密相关的典型的人格特征。儒道互补人格的形式、内容及其特征受限于儒道互补文化的整体特征,形成了一个二而为一的有机体系。人物心理传记法及心理测量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中国人的人格特征显现出了道中有儒、儒中有道的儒道互补的格局。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王安石和嵇康的比较心理传记学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儒道互补人格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儒道互补人格的变动机制与社会环境、个人独特的性格及内在理想三者间的互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社会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联结方式从"人身依附关系"转向"物的依赖关系",这彻底改变了个人的存在特性,使个人生活价值体系在基本价值关系、重要价值和生活意识等三个方面形成了全新内容。但是,根深蒂固的群体性生活文化、转型期的制度缺陷以及由自上而下的社会转型导致的理性启蒙的不足,使个人生活价值体系的历史性转换遭遇了巨大的困境。走出困境,一方面依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民主法治社会的高度发展、社会的人本化程度;另一方面依赖个人生活的理性自觉以及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失独家庭作为社会中的特殊弱势群体面临着许多困境,如经济压力和负担、精神和心理创伤、夫妻关系危机、社会融入问题、养老和医疗困难等。针对失独家庭的特殊需求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是改善其生活质量和促进其融入社会的关键。在全面分析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基础上,建议构建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个人四位一体的失独家庭社会服务体系。该体系中政府提供政策及制度保障、养老和医疗支持,社区提供场地支持和社区关怀,社会组织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援助服务,个人提供灵活长效的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20.
生存方式的变革与马克思思想的“幸福”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视域中的"幸福",不只囿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它本质上涉及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内的全部生活,即个人的总体生存方式,意味着人的全部本质力量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的确证。资本逻辑语境下的片面的、异化的生存方式遮蔽了人之幸福的根本,唯有彻底变革这种病态的生存方式,代之以全面的、丰富的生存方式,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才具可能。时下社会呈现精神家园失落,幸福迷茫现象,当代人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再次凸显了开启马克思在本质意义上所诠释的幸福思想对人之生存的启示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