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从高师声乐教学的实际以及"主动"、"探究"、"合作"的新型教育理念出发,针对高师声乐教学的现状,提出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探究型教学模式。在解析了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教与学双重视角阐释了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其具体运用,为高师声乐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分析,指出了这一“环套”教学模式多个弊端,同时也提出了调整、改革这一“环套”模式的紧迫性和改革手段。  相似文献   

3.
小教大专声乐课堂教学是为培养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将小组课、集体课、个别课多种课型并存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体现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文章通过对小教大专声乐课教学现状、教学模式比较分析、实施声乐教学模式的设想这三方面内容对小教大专声乐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行的歌唱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在众多有关声乐教学的书籍中,大多提到的是教师如何去教授学生,往往都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阐述如何进行声乐教学。为提高教学效果,歌唱教学中教师应换位思考,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音乐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有着十分灿烂丰富的音乐文化。在音乐文化组成中有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声乐,随着声乐艺术发展,声乐教育在高校内也有着越来越好的发展,并且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声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人文主义思想,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人本回归思想与理念,从而使得在声乐教育过程中真正构建人本回归思想及理念,更好进行声乐教育。  相似文献   

6.
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此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高校声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遵循教育共性规律中的个性化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新的尝试:科学定位,合理预设个性化教学目标;尊重包容,营造民主个性化教学过程;创新实践,积极尝试个性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声乐教育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从我国当前声乐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其前景不容乐观.为此,现代声乐教育者提出将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引入到现代声乐教育当中,以自然化、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现代声乐教育,从而培养出素质与能力兼备的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8.
声乐教育创新的心理学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声乐教育的重要性与面临的问题,提出声乐教育有创新的必要.以先进性、合理性、功效性等创新方向选择准则,明确了当前声乐教育创新方向应是在现代生物学基础上引入与应用当代心理学知识.通过声乐教育发展历史分析,探讨了现今声乐教育中模仿教学方式与机理教学法的内容与利弊,指出我国声乐研究虽仍以声乐技术为主,却已有必要关注歌唱心理问题.论证了声乐教育以现代心理学取代生理学而占据主导地位,使声乐教学法理论实现重大创新的意义,提出在声乐教学研究中引入一般心理因素对于声乐教育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声乐教育事业有充分的成绩可以肯定,但也出现在声乐教育指导思想上偏离现实需要和文化发展的趋势,出现由技术主义等倾向造成的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声乐教育体系和格局的形成。应该在声乐教育实践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解决声乐教育中的方法和文化归属问题,构建科学的民族声乐教育体系及格局,实现声乐教育的自然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各个领域。人们可以更方便、快捷、全面地了解到国内外最新的信息,同时可以相互交流、共同发展。高师声乐教育在我国已经存在发展了很多年,仍以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现如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我国高师声乐教育向更高的目标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与空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数字化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和尝试,打破了传统声乐教学中的由于媒体单一化导致听觉、感觉、思维表现等因素难以很好地结合起来的现状。探索数字化技术与高师传统的声乐教学法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使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进而使高师声乐教学体系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也是师范类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基本依据。传统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类课程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课程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幼儿园保教实践相脱节、声乐教学重技能训练,轻能力培养以及声乐课程评价方式单一。以OBE"产出导向"为指导,准确定位课程目标、重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调整课程评价,使音乐类课程在学前教师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对一"授课模式是音乐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标准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要求。目前高师声乐课堂存在教学形式单一,声乐授课模式陈旧,学生演唱乐感培养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多样性的高师声乐授课课堂,构建先进的高师声乐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快高师声乐课堂授课改革和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高师声乐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和演唱实践中,存在着许多认识和教法上的误区,如培养"歌唱家"的误区、声乐教学"理论化"的误区、盲目追求"高音"的误区、"重技轻艺"的误区、"贪大求洋"的误区、"以我为本"的误区等.这些误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理论上的本位主义和实践中的教师中心.声乐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从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提高艺术修养,才能走出误区,实现声乐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对近年高师声乐教学出现的“师范学生按演员培养”或“师范学生泛泛而教”的两种倾向,结合作者的演唱、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新的见解。认为培养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从专业上严格要求,做到学高为师,还要从各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为使学生将来能成为优秀的音乐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以往迷恋于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纠偏,它把教育看作是主体间的交流,从而确证了教育是人本真的生存方式。把"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高师声乐教学中,旨在研究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以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的方式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音乐艺术领域,美的感受是存在的,在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声乐教学与审美间的纽带,审美教育对学生声乐艺术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学生通过审美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声乐作品中的内涵与寓意,提高声乐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对高师声乐课程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借鉴建构主义理论,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设计合理实践教学体系(调整实践方式、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改进艺术实践教学、健全考核体系)方面,进行了高师声乐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性声乐实践能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立足高师声乐教学现状,以多元化音乐教育的相关理念为理论依托,认为在经济一体化、文化渐趋同质化的今天,高师声乐教学应引入多元文化的教育观,以满足当今社会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同时,旨在以此推动声乐教学的改革,拓展新的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9.
面对21世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命题也进入了教育研究领域.对于特殊学科-声乐学科而言,这一命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声乐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另一方面声乐教学又会使师生关系更加的和谐.这和声乐教学特性分不开,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情感的交流,而且最后教学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声音、情感中得到再现,师生共同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文章从声乐教学的三个特性:声乐知识的传授、情感交流、共鸣交流去阐述,进一步论证声乐教学更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现有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存在生师比过高、教学对象参差不齐、教学模式单一、教材体系混乱等问题。鉴于此,我们应建立高职高专声乐"课程群"教学体系,确立适合高职院校声乐发展的教学模式,实行分级教学、以证代考的教学方式,实现声乐教学内容的有序化,改革专业考核方式,科学评定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