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森茂的水彩画近作最近入选九○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并获得本次大展“金马奖”。杨森茂长于水彩水粉,这次展出的作品是他几年来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产物。他的水彩画既大胆地吸取了西方现代流派绘画色彩的技法,又融入了东方人的感觉和气质。他的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水彩画语言分析、梳理,解读中西方水彩语言的比较,结合传统艺术的精髓,得出中国水彩画语言的独特性具有它的必然性,从而提出了既要传承中国水彩语言独特性又要拓展语言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发展中国的水彩艺术。  相似文献   

3.
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能力四者和谐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保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让他们求知若渴、欲罢不能;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让他们有充分的情感体验;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然后通过教师的激疑、设疑、导疑,促使学生思中有疑、疑中有问、问后有悟、悟后再疑;把学生的自学劲头鼓动起来,变"要我学""教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水彩作为一门独特的画种,东西方画家有不同的看法。水彩艺术是世界性的艺术,它有其独特的渊源,先从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来看,水彩从其自身发展角度受到了西方古典传统和现实传统的影响。而从东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来看,中国水彩由于是外来画种,是其对西方水彩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于是受到了西方传统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本民族传统——国画(特别是水墨画)和中国水彩画一百余年传统的影响。水彩画在近现代中国的演变逐渐形成了风格面貌.水彩画作为世界性艺术虽受不同地域环境,社会状态,文化心理,民族素质等的影响存在差异,但是东西方也存在联系、渗透,在多元化的今天还达到了极为自然的融合。最后指出,艺无止境,不应该只满足水彩画已有的成就,但更应该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求变,求新,求精。立足于本民族土壤,开拓水彩画新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5.
彭鹤年 《云梦学刊》2014,(3):112-114
水彩画作为外来画种进入我国已经有一百年多年的历史了,中外画家都是运用光与色的表现手段来增强绘画的视觉艺术效果.水彩画所依赖的表现形式“水中作业”,充分体现了“水与色”、“光与影”的交融,在水与色的融汇中把握好光与色的度,这种“度”就是指水彩画轻盈润泽、淋漓酣畅、惬意明快的“度”.只有掌握好“度”才有“水彩味”.这种“水彩味”是水稀释颜料的效果,是水彩画的个性语言的表达,是其他画种无法企及的晕染、渗化的独特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对英语学科学得不好,根本原因就是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要想他们乐意拿起书本来,从而进一步学好这本学科,我们只有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解铃还须系铃人!”  相似文献   

7.
郭洪瑞 《学术探索》2024,(3):150-156
鲁斯·达恩首倡“作为学习的评价”,推进了评学关系的系统整合。从主要内容看,达恩认为“作为学习的评价”意在指明评价过程即学习过程;强调获取和处理反馈信息是重要的学习过程;认为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是重要的实践表征;同时,立足学生中心,强调关注学生动机上的“好奇区”。从价值意义看,达恩为“作为学习的评价”的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包括:切入学习理论视角,将“作为学习的评价”置于建构主义学习观下;考量了评价理论,将该理念视作形成性评价的拓展;关注了评价实践,使该理念有了实践上的支撑;关注了师生协同,主张该理念事关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此,我们应在教学中注重变革评价功能,推进“教—学—评”的系统整合,重视教学反馈的作用,并关注和培育学生的评价素养。  相似文献   

8.
情绪情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之根本。积极的情绪情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推动力。俄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其它良好的情绪和情感。良好的教学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学方法、学生满怀激情的参与是大学俄语教学成功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9.
水彩画在几个世纪的发展中,在画面的题材及表现等方式上形态各异,流派纷呈.欧洲传统的科学理性的现实主义观念,以及传统的水彩画有着严谨的作画程序、流淌的韵味以及光影的变换等,形成西方传统水彩画写实主义的主导地位.而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历史、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艺术手段到具体的表现方式都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现代东、西文化的交融令现代水彩绘画语言呈现出更加多样性,所以水彩画的语言与表现形式也日益扩展,达到了更高的层面.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导论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必修的专业知识课程,但其内容概括性强、抽象、难懂,是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论文基于问卷调查和本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建议调整现有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整合有代表性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启发性和探索性;调整教学各个环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加专八、考研和其它学生需要的教学点,增加课堂互动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言和语言学本质,从根本上改变其对课程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克服畏学情绪。  相似文献   

11.
《南方论刊》2013,(Z1):63-65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因而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看了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学习毛主席著作展览,又学习了一次活的毛泽东思想。他们的先进经验,值得我很好地学习。他们学习的特点是,为革命而学,活学活用,真正地把毛泽东思想学到了手,用到了家。如何把他们的经验用在我的学习中去,真正把毛主席思想学到手呢?我体会到必须紧紧抓住下面三条:  相似文献   

13.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任何一门课的前提条件。它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课堂讲授若机械刻板地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枯燥乏味,学生无兴趣听,一堂课漫长难熬,往往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这种提不起学生兴趣的课,必然影响学习效果。寓教于趣,“启其蒙而引其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就能促发他们积极思维和探索创新,增强求知欲。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会非常重视学的学习兴趣。讲课常常是从有趣开始,使之向志趣发展。通过“有趣——乐…  相似文献   

14.
梁小洁 《南方论刊》2013,(5):109-110,107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一直采用的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强。在新课改形势下,"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教学目标只限定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而没有关注到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以及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情感得不到沟通,教学效果的实质就很难得到体现,导致很多大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紧张、害怕甚至产生厌恶情绪,影响了他们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因此,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实施情感教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为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师们正积极进行课堂教 学的改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改革课堂教学应自始至终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使课堂生动活泼,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区别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生素质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校的历史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管理落后、教练学内容繁杂、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简单等。然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第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力学教育课程理念,第二是发展和优化教学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色彩构成是设计专业基础课,目前各院校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大都还是沿用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教师在授课方式上,大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学生还是使用传统的颜料和手绘来完成设计练习作业,费时、费力。如何能让学生更有兴趣、更有效率地学习色彩构成、掌握色彩设计的知识,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色彩构成课程实行数字化教学的可性行分析和实践等方面,探讨色彩构成课程数字化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邓莉文 《云梦学刊》2004,25(6):99-100
大多数《色彩构成》教材存在内容片面的现象,学生也因此而困惑。我们拟从西方科学、理性的色彩理论学、中国民族民间色系统及观念色系统、色彩与形的关系、色质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建立起学生对色彩的全面认知,并对《色彩构成》教材中的不足作出补充与释疑。  相似文献   

20.
浅谈职校语文课与专业课的有机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爱民 《南方论刊》2006,(1):67-67,58
在职业技术学校的教程中, 只有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结合起来,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由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使其出现与职技开设的专业课交叉的地方,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语文学科与专业结合起来的前提条件,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善于选择有关专业知识方面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