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锋 《人才瞭望》2008,(7):77-77
对个人来讲,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才代表将来。对企业更是如此。打造学习型的组织、学习型的团队成为很多企业的口头禅和时髦词汇。打造学习型组织、团队的理论也大行其道,甚是热闹。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搞学习型组织,像搞运动一样,刮一阵风,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这些企业的做法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没有建立团队学习的能真正落地的长效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是思政工作有效开展的骨干力量和学生日常管理教育的组织实施者,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立学习型团队,营造知行合一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提升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实效。笔者在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基础上,论述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背景意义和内容特征,从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搭建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成长平台、构建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04,(4):58-58
《学习型人才》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编著,连玉明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共27万字,2003年1月第一版。本书的意义在于创造学习的氛围和条件,在于启迪读者、倡导学习,在于唤醒弱者与智者的共鸣。本书是《学习型社会》书系丛书中的一本,本套丛书共六册,其它还包括:《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督导管理———授权和培养员工的艺术》(第五版)[美]唐纳德·C·莫斯利,利昂·C·麦根森,保罗·H·彼特瑞著,刘庆林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共68万字,2003年6月第一版。本书是一本优秀的督…  相似文献   

4.
贾建锋  黄山 《人才瞭望》2005,(11):89-90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圣吉教授于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融合了团队管理、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识科学、群体深度讨论与模拟演练游戏等,而发展出一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学习型组织,使人们能够在工作中建立共同愿景,从而活出生命的意义。时至今日,这本书仍在中国畅销,且在圣吉理念的引导下,许多企业都提出了建立学习型团队的目标。然而,经过几年的尝试,很多企业发现自己距离圣吉描绘的组织蓝图还很遥远,于是企业管理层开始发问了:一个好的理念为什么执行起来如此困难?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改善心智模式,提高文化素养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眼光的新课题。通过创建学习型研究所、学习型科研室、学习型家庭、  相似文献   

6.
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学习型组织与五项修炼》。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他提出了企业发展竞争靠的是“学习”而不是传统所说的‘’人才”,这种反传统的论点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认同C因为21世纪是强调构建“学习社会”的世纪。这乍一听来,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但天涯飓尺,仔细想想,“学习社会”已在眼前。可以这样说,学习社会需要学习型组织(企业),学习型组织(企业)需要学习型劳动者,只有学习型劳动者,才能使劳动力(人力)资源再生。一、学习社会与学习型组织(企业)当信息化与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时,欧盟着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税务机关”是税务机关适应知识经济、知识税务要求的一种崭新运作模式,是一种从事教育管理的“学习型组织”。它以人们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使学习成为一个终身教育过程,使税务机关成为与社会教育系统相统一的集合体。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把工作与学习、个人自学与组织学习、知识更新与实践创新三者紧密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河南籍作家朱传志推出的新书<大团队>备受关注,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负责人朱建纲在推介该书时说,朱传志提出了"人才团体"的概念,他通过讲述中国150年人才团队的历史,梳理出一个很新的视角,即要以团队的眼光来看待人才,从团队的角度来联络、培育、发掘和使用人才,团队的力量可能比个体相加更大.并认为这也是中南出版传媒集团看重这本书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有效地创建成功的学习型组织成为现代管理的主题。企业要想创建学习型组织,至少要完成三项工作。一是企业必须从建立适于学习的组织结构入手。学习型组织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其管理层次比传统结构要少得多。例如,当某跨国公司围绕信息沟通调整组织结构时,发现12个管理层次中有7个可以剔除:这些被剔除的层次不是权力层次、决策层次或监督层次,而是信息的中转站。强调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尽量减少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可以使组织更适于学习和建立开放性思考方式。除此而外,项目管理、团队工作、界面管理以及并行工程等都有利于组织开展系统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组织理论传入我国以来,很快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不少单位着手创建学习型组织。郑煤集团是河南省国资委2003年批准的首家创建学习型企业试点单位。以“学习、创新、超越”为理念,以人为本,开发人力资源,稳步建立学习型企业,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型组织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发展理论,绝不是只教我们学习方法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导入与实践,是个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相似文献   

11.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从整体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建设学习型政党就要营造积极的政党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与长效机制,并建设先进的政党文化。  相似文献   

12.
"翻译腔"(translationese)也称翻译体,是初学翻译者经常犯的错误之一,在现有的很多方面的译文中都有此类现象,连现有的翻译教材也没能幸免。本文列举了现有中学英语教材中经常出现的"翻译腔"的三种表现形式,指出学生长期学习这种带有明显翻译腔的例句的危害,并找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使命。要变传统服务型高校图书馆为现代学习型高校图书馆,推动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变;要为学习型社会提供终身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要通过创建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型组织推进学习型社会发展。高校图书馆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它肩负着教育、培养、塑造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终身学习、学习型组织等理论,论述了学习型统计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学习型统计课堂建设的难点和问题,结合统计学教学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就像是提起电灯的发明就必然要提到爱迪生一样,提起四机厂新产品的开发就必然要提到麦克先生 曾经有一种说法: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后,是"老乡"(乡镇企业)滋润,"老外"(外资企业)吃香,"老板"(私营企业)潇洒,就是"老大"(国有企业)难受.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新世纪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要形成全 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实现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 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通过把 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来引导整个社会 向学习型迈进,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 “21世纪的中国应处处成为人人皆学之 邦”的伟大构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笔者认 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最基本的应该做到 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袁清曾撰文《竞争,开发属于你的"蓝海战略"》,谈了他学习美国哈佛商学院出版的《蓝海战略》一书的体会.所谓"蓝海战略",其要义是,在目前过度拥挤的产业市场中,硬碰硬的竞争只能令企业陷入血腥的"红海"(已知市场空间)中,与对手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额;而企业要赢得明天,不能仅靠与对手的竞争,更要开创自己的"蓝海"(新市场空间),走上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18.
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题讲座,是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的具体举措,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什么要加强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躬身实践.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国各地提出建立"学习型城市",众多企业则在为早日成为"学习型企业"而不断努力……当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传入我国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管理者了解和接受的时候,创建"学习型组织"成了风靡全国的流行词。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企业劳动用工总体上已初步规范,逐渐市场化调查结果显示,77.0%的企业已经建立了招聘制度,但24.4%的企业是执行不力的;83.0%的企业实行劳动合同用工管理,但也有18.1%没有严格执行。(一)招聘会是企业发布就业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企业人员招聘的渠道主要是“招聘会”、“媒体广告”、“人才交流中心”,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60.4%、46.3%、42.8%,其他分别是"校园招聘"(33.6%)、"朋友介绍"(24.3%)、"职业介绍所"(19.8%)、"猎头公司"(7.3%)。开放式调查表明,企业还有以下招聘渠道:企业网站、国内大型招聘网络、人才网站、企业附近广告栏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