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区域之间的竞争,是不同地域范围内区域间综合实力的角逐,既是其资源、能源、技术、项目等“硬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生态、科技、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其中文化是一个区域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在特定的区域里一点一滴形成的,是当地所特有的,是一个区域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区域的品格的象征。看一个区域有没有吸引力,有没有竞争力,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至关重要。区域文化不仅为区域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可以创造区域经济价值、增强区域服务功能和提升区域形象,因此,区域文化是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体现,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力,研究区域竞争力与区域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丽凤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195-196,199
本文阐述了区域图书馆联盟的概念以及表现特征,并分析了当前区域图书馆联盟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区域图书馆联盟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及其区域竞争力提升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集群内知识溢出主要通过人员流动、企业衍生、非正式交流等途径来实现。集群内知识溢出有利于群内企业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提升创新效率;有利于集群整体提高知识积累水平,激发集群内部的创新活动,提升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集群内部的默会性知识,形成集群区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应对知识竞争的企业联盟范式的转变——产品联盟到知识联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阐述了由知识驱动的竞争理论,分析了显性知识转移、隐性知识整合与产品联盟、知识联盟的相互关系.产品联盟是企业跟踪和获取可转移的知识的方法,无法为企业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知识联盟不但获取显性知识,而且学习隐性知识和创造新能力,它有助于企业通过战略管理来更新它的核心能力或创造新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联盟成员知识特性的知识联盟组织间知识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很少有组织能够拥有组织发展所需的全部知识,通过知识联盟获取组织所需的知识已成为一种趋势。影响知识联盟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因素有很多,知识联盟成员知识特性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详尽阐述了知识联盟成员主要知识特性以及对知识联盟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知识联盟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符正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本文从经济学、战略管理、组织学习理论三个角度讨论了企业知识联盟的特征、形成、治理结构、动态过程及绩效。文章认为知识联盟的核心是学习联盟伙伴的潜藏性知识。知识的转移依赖于企业的学习能力。知识联盟对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有着重大的影响。文章最后联系实际分析了我国企业知识联盟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陈效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1-66
联盟经验被视为缓解国际联盟中知识获取和本土知识保护的重要因素,但是有关联盟经验作用的内在机理和路径还不甚清楚。通过综合冲突观、关系观和能力观探究联盟经验对知识获取和本土知识保护的作用机理和路径,研究发现,联盟经验通过一体化的联盟冲突管理方式的选择、相互信任的建立以及吸收能力和合作技能的提高来缓解知识获取和本土知识保护的矛盾。同时,根据结构观点,在相互信任、联盟冲突管理以及联盟能力三者互动关系上,提出了耗散型互动模式和增强型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述了知识联盟的概念和创造价值的重要性,探讨了知识联盟价值创造的三种逻辑:互补性知识的综合利用、共同创造新知识及学习内化联盟伙伴的知识,并提出了促进知识联盟创造价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雪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9-112
区域图书馆联盟是指一个地区内各图书馆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行业服务联合体。区域图书馆联盟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区域内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是一个区域内各级各类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一般是以地区图书馆学会为中心,下辖各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和其他文献信息机构;二是区域内系统内的图书馆联盟,是将某个区域内同系统的图书馆集中在一个共建共享体系中,实现该区域内该系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区域图书馆联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重视对其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陈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31-34
区域知识创新实际上是知识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部转化和提升的过程。区域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资源占有量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其是否具备有利于知识创新的机制与环境。任何区域要想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打造有利于区域知识主体学习和创新的环境,实现区域知识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王正青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4):174-179
政府、高校、市场是推动大学联盟发展的关键力量.作为新成立的区域性异质大学联盟,重庆市大学联盟具有其内部优势与劣势,面临着特殊的外部机遇与挑战.基于SWOT分析框架,可制定开拓进取型、机会利用型、威胁转化型、弱势调整型等战略,建设高规格平台与高层次队伍、制定地方支持计划与联盟发展规划、争取同行帮助与企业扶助、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同步,推动重庆市大学联盟深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文瑾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5):89-93
"标尺竞争"理论最初用于规制政府行为的研究领域。随着财政分权的发展,该理论被用来分析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与传统的"用脚投票"理论不同,"标尺竞争"着眼于官员行为而非考虑地方福利。用规制理论分析政府官员与选民的关系,为研究地方政府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释。此外,众多实证研究也以该理论为出发点诠释地方政府竞争的作用及影响。本文从标尺竞争理论的发展及财政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入手,梳理解释地方政府间支出竞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省各地级市的土地供应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微观层面的土地交易成交案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13个地级市围绕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竞争行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级市为了弥补差距,在产业供地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同时,江苏省土地供应存在效率损失,即供地最多的地级市,其用地集约度低于全省行业平均水平,产业用地规模的扩张是牺牲了用地效率带来的。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机制创新,推动区域间协调发展,抑制过度竞争带来的效率损失,推动区域间形成良性的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客户联盟的顾客价值创新流程重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客价值创新是实现企业脱离现有竞争区域的有力工具,但在实施上存在着如何结合消费流程和创新机会识别的瓶颈.客户联盟有利于把顾客纳入企业的管理流程内,从而有利于突破这一瓶颈.这需要创新企业组织结构,建立无缝组织模式,把顾客纳入进来. 相似文献
15.
辽宁城市整体竞争力水平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竞争力大小决定着地区综合实力水平的高低.通过对我国部分省份城市整体竞争力的静态的和动态的综合比较,可以看出辽宁城市整体竞争力水平较低.正是城市整体竞争力的下降,导致近年来辽宁地区经济实力的逐步下降.要提高辽宁城市整体竞争力水平,必须一方面加快各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各市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增强城市群体发展意识,提高城市协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顾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33-35,52
当今世界,企业间的竞争已从硬件领域上升到软件层面;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提高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已成为当前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因此,有必要重新确认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特点,深刻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必然性和战略地位,积极探索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竞争“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区域形象设计重要的是明确客体与主体、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的关系,作为接受者的第一主体和作为给予者的第二主体达到一致时,区域建设才受用于区域形象设计。 相似文献
18.
韩静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44-46
21世纪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将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源泉,智力资本管理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当前,智力资本的管理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广泛接受和实践,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将给会计界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作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必定会受到影响而进一步拓展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张树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46-50
本文以两企业的产量决策模型为例,运用博弈论基本理论,定量讨论了二个问题:一是完全信息无限重复博弈条件下企业结盟的可能性;二是由于非理性因素的存在,不完全信息有限重复博弈条件下企业在一定时期联盟的可能性,从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可能从纯粹竞争走向战略联盟。最后,文章通过企业经理决策实验对合作期限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应对"入世"亟待培育"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国章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6-20
"人世"将会对中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在:企业运作的外部环境将发生根本变化;中国企业的"先天不足"将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国内外企业将展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还存在许多困难等.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应对"人世"的根本举措,主要措施包括:(1)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勇敢迎接"人世"挑战;(2)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3)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创建完善的、有竞争力的技术体系;(4)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5)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