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任何人都有局限性,在历史转变时期更是如此关于局限性问题,应当说不是新问题,因为这是实际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大量现象,不能不为人们所承认。古人就说过:“井(?)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意思就是:不能和井底的蛙谈海,是因为它受到居地的限制;不能和夏天的小虫谈冰,是因为它受到季节的限制。苏东坡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都很可以用来说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然而,这毕竟是指由于时间、空间  相似文献   

2.
71 苦努节     
《中文信息》2007,(12):112-114
蚌扎是勐先乡哈尼族最集中的一个地方,被人们称为“哈尼铺席”(哈尼语音译为:哈尼寨子),哈尼寨子在宣德街对门勐先河畔,临山而居住。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他们杀猪、穿新衣、这天他们不再做洗计,因为这天是他们一年一度的节日——哈尼族的“苦努节”,“苦努节”又称六月二十四或称新米节,是一个庆祝新谷成熟,新米上市的节日。蚌扎山寨有74户396人。  相似文献   

3.
谐趣胡适说:“陶潜与杜甫都是有诙谐风趣的人,诉穷说苦,都不肯抛弃这一点风趣。因为他们有这一点说笑话做打油诗的风趣,故虽在穷饿之中不至于发狂,也不至于堕落。”(《白话文学史》) “诙谐风趣”确乎是杜诗的特色之一。不过杜甫是否做打油诗?他在穷饿之中是否发狂?这就需要实事求是地探究一下了。打油诗是诗歌的一种通俗形式,多半是纯粹的文字游戏。唐代张打油《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笼。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升庵外集》)它除了表现处处堆着雪的杂乱形象和顺口溜的音调以外,究  相似文献   

4.
天使岛诗歌的作者,大都是1910年间赴美华人。他们以诗歌的形式,吐身受之苦,抒心中之悲,叹祖国之贫弱,吊同胞之身亡,呼吁我华人:发愤振作,共图祖国之富强,以报拘禁之仇,雪受辱之耻。它是20世纪前期赴美华人的血泪史诗,是中国近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5.
玄学家虽都弘扬“自然”,反对违背人的本性的道德以及践行过程中的有意行为,但对真正的道德并未否定,并且认为有进行道德教化和人格培养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又为可能性所支持,因为人具有“向善之心”,都“自思善”。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人具有智愚等材性的差别,即使后天的努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本性的状态,但就人自身而言,他无法超越自己的“分”。基于这一思路,成圣进程问题的探讨受到了无视,在客观效果上,刚是“圣道难成”。  相似文献   

6.
“闻朱”,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稍有了解的人便都知道,这是指闻一多和朱自清。为什么要把他们紧密联系为一体呢?很容易想到的理由是:闻朱二人相知甚深,政治倾向相近,一般都被认为是由“右”向“左”转变的知识分子之典型,当然更由于一篇现代史上的著名文章,称赞闻朱反蒋反美的“骨气”。“闻朱”不可分的印象就这样奠定下来了。于是,在后来的许多文章和专著中,常要把闻朱二位并在一起,有人著有《闻一多朱自清论》,有人为他们二人合编了一本《闻朱年谱》。曾经有一个时期,因为文学、学术以外的原因,闻朱被塑造成为并肩战斗的同志和战友。  相似文献   

7.
穆加发 《快乐青春》2011,(11):45-46
老鸽子带着一群小鸽子觅食,撞进了猎人布下的网里。老鸽子说:“我们现在各自挣扎是没用的,只有大家向同一个方向飞,把网带走,才有希望脱险。”于是所有的鸽子都按老鸽子的指挥飞,它们果真把网带到空中了。一只乌鸦看到了,便想跟着看看结果会怎样。  相似文献   

8.
<正>《仪礼》是《十三经》之一,是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礼制和儒家礼学的一部最重要的典籍。但此书极为难读难懂,就连唐朝的韩愈都曾慨叹“余尝苦《仪礼》难读”(《韩昌黎集》卷十一:《读仪礼》)。清人凌廷堪也曾说过,读《仪礼》若“不得其经纬途径,虽上哲亦苦其难”(《礼经释例·序》)。正因为如此,不少人明知此书之重要,却对之望而却步,因此甚渴望有一部好的白话注译本,以帮助一般人都能读懂它。然而建国以来,还从未有人做过这项工作。前不久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杨天宇同  相似文献   

9.
<正> 宋钘、尹文是稷下学宫的一个重要派别,也是先秦诸子中一个较重要的派别,在“百家之学”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因为宋钘、尹文都没有著作传世,就使他们在哲学史上成为“一节脱了节的连环扣”(郭沫若:《青铜时代》,第269页)。因此,找到这一“脱了节的连环扣”,弄清宋钘、尹文的派别属性和学术渊源,就成为学术界普遍重视的问题。但直至现在,学术界对此似乎尚没有定论。主张他们是黄老学派(道家的一个支流)的学者有之,主张他们是墨家学派的学者有之,主张他们是名家  相似文献   

10.
1.失踪者再现神秘海域 1981年8月,一艘英国游船在“魔鬼三角”百慕大海区失踪,8年后又在同一水域出现,而船上的6个人都安然无恙。 这些人对流逝的8年时光毫无察觉,仅以为是一霎间。当调查人员询问他们有什么际遇时,他们都无法回答,因为他们都以为“刚才”没干什么。  相似文献   

11.
女人最需要关心的年纪,是更年期,此时正值孤立无援的境地,大凡这个年纪的妇女,都有着程度不同的失落感。而男人的境遇又好得了多少?只不过晚来10年罢了。60岁的男人比50岁的女人更苦,因为还要面临退休,他们遭受的心理冲击会更猛烈。所以男人和女人的另一半都是“老伴”,以前他们有福同享,此刻他们应有难同当。  相似文献   

12.
“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这是宋代诗人姜特立、陆游对杨万里诗的赞评。他们都是同时代人,对杨万里的诗如此推崇,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杨在当时诗坛的影响和地位。 杨万里(号诚斋)的诗,在当时的影响之所以如此之大,就因为他能够跳出江西诗派的框框套套,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3.
李鑫 《家庭科技》2010,(5):36-36
中国畸形的“和为贵”传统文化培养了一大批畸形“好人”。这些人性格软弱,从来都不敢表达自己不好的情绪.他们或她们对人际关系很看重.但是又不懂得人际相处之道。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种简单化的人际交往方式.就是尽量对别人好.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尽量委曲求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们的文化也支持他们这样做,认为这就是善良的人。这也就是女性当中所谓传统的“贤妻良母”和男性中的“老好人”。  相似文献   

14.
台湾省籍第一代老作家钟肇政先生,是台湾文学奠基者之一;他的代表作《台湾人三部曲》(以下简称《台》),是台湾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钟肇政生于农村,爱农村,写农村,连外貌也象个农民,可谓之农民作家。他从长期执教于农村的父亲那里,自幼接受了中华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由于身受亡国奴之苦,立志当个“伟大作家”,决心以笔作武器,以时代见证人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控诉日寇的滔天罪行,肃清“皇民化”的流毒,同情农民疾苦,歌颂他们的斗争,描绘传统习俗和乡土景色,以抒发他的感情和愿望。他的著作为台湾乡土文学建立了健康淳朴的民族风格,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他坚持现实主义道路,写作态度认真严肃,不  相似文献   

15.
牙牙 《中文信息》2005,(6):55-58
“现在有很多外国人利用旅行者的身份在中国大批量收购民间的工艺品.甚至用集装箱运到国外、”管祥麟说.“有很多偏僻的少数民族村落.连我们这些专门考察民间文化的人都很难找到。但当我到那里时.很多村里人就问我是不是韩国人或日本人因为包括美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和日本人.韩国人早就已经到过那里了、这让我很震惊.没想到他们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相似文献   

16.
看看日历,好像一眨眼的工夫,又要过新年啦!不过,同学们还是开心不起来,不出意料的话,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肯定要写写“冬天”了。哦,同样不出意料,估计很多同学的作文开头也要“撞车”了。请看:每一个季节都有特色,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天的高远,冬天的凝重。在这些季节中,我最喜欢的是冬天。  相似文献   

17.
正夏天,人稍微活动一下就大汗淋漓,口干难耐。有一部分人甚至一年四季都会感到明显的口干,到了夏季更是"雪上加霜",他们基本上是水不离身,甚至吃东西也需要喝水帮助下咽。这一部分人很有可能是患上了一种风湿病——干燥综合征,这种  相似文献   

18.
一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 ,两个哲学史上的革命家 ,一个在 2 0世纪通过对“忘在状态”的揭示追根究底地批判了西方千年之久的形而上学传统 ,一个在 1 9世纪以人在感性活动中的异化揭露了一切既往的“哲学真理”和其他“意识形态”都是这种异化的观念的回声。在这两位思想大师之间虽有时间上的百年之隔 ,虽在哲学的述说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 ,但他们各自所发动的革命 ,是同一性质的思想大事变 ,并且都是对人类当代状况及其根本问题的击中要害的阐明。因而 ,他们之间在思想上的相遇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他们的哲学革命都是对形而上学藩篱的挣脱 ,所…  相似文献   

19.
聂勇军 《快乐青春》2011,(10):48-50
母亲吃了大半辈子苦,落下了满身伤病,早早从工厂退了休,在家里安顿着我们的起居饮食。 这几年随着我们年岁增大,结婚生子,又买了新住房,纷纷离巢而出,只留下老母亲一人孤零零地窝在鸽子楼里。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过去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而,现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所有,几乎每一个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告贷无门,最后忍辱负重,不惜腆颜事敌,终获成功。流风所及,甚至一篇普通的中学生作文也总是喜欢讴歌母亲的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