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由精神洋溢在鲁迅《摩罗诗力说》的字里行间,并以鲁迅式的独特阐释给人们以重要启示。针对中国缺乏自由精神的病状,鲁迅开出了药方:建立自由意识,争取自由权利,在斗争而非逃避妥协中保障强化自由。同时,鲁迅立足社会,从文学的感化作用提出自由精神的实现途径。鲁迅对于自由精神的推崇和追求超越了时代局限,对我们今天依然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自治和学术自由一直是大学崇高的精神追求。2 0世纪初 ,大学精神在中国的高校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建国以后 ,大学先是成为意识形态的工具 ,后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大学精神的丧失无疑是 5 0年高教发展的最大失误 ,重建大学精神是中国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新的时代又赋予大学精神以新的内容 ,新世纪的大学精神应包括学术自由、理性精神、人文精神与创新意识等四个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所处的时代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时代。那时,自由既是精神世界的主导倾向,也是人们内心生活的迫切要求。适应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这一需要,黑格尔把高扬人的尊严、确认人的自由置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核心地位。他不仅从本体论上证明自由乃是绝对精神的本性,美本身便是自由,而且把审美关系理解为主客体和解的状况,把所谓和悦静穆的自由境界看作是美感不同于人类其他一切意识活动的一个重要而鲜明的特征,认为“无论就美的客观存在,还是就主观欣赏来说,美的概念都带有这种自由和无限”,这中间的谬说当然是一目了然。但也毕竟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以及某些经过精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精神的思想内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学精神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由师生为主体共同创造的关于大学教育的价值体系和信念体系。人文教化精神、科学探索精神、学术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基本思想内涵。从本源上和本质上看,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通过教化使人的德性和智力得到发展和完善,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根本使命和追求的终极目标。科学精神就是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精神。大学坚持的科学精神包括探索意识、批判意识和宽容意识。学术自由是指大学教师有发表、讨论学术意见而不受干涉和惩罚的自由,保持思想独立和人格独立是学术自由的重要体现。大学精神既是一种价值信仰、精神理念,也体现和渗透于大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中。  相似文献   

5.
庄子以一种逍遥自在的超脱心境,在幻想中开辟了绝对自由的、理想的精神空间,表现了时代的觉醒意识。但庄子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更多的是源于人类抹之不去的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庄子在探讨生命哲理的同时,又以原始的死亡意识渲染着生命的神秘。  相似文献   

6.
庄子任性逍遥的艺术精神与孤标傲世的生活态度影响了两千年来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目前,众多现代知识分子对庄子思想中的批判意识及独立自由精神这一层面的理性认同已毋庸置疑.然而,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对庄子的批判意识及独立自由精神的体认与接受中,鲁迅堪称楷模,他能真正以整个生命与理性融通庄子思想.在文化品格构建中,庄子思想中的批判意识和独立自由精神始终会是重要的一极.  相似文献   

7.
魏晋旅游文化繁荣之二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这时代游人之多、游踪之广、游绩之丰,可谓中国旅游史上的一个高峰。魏晋旅游文化的繁荣原因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旅游主体个体生命意识的全面觉醒和旅游客体自然审美意识的觉醒奏响了魏晋旅游文化的乐章  相似文献   

8.
《春江花月夜》的情感基调是在美好生活的基础更上有高一层追求,反映了唐人对生活深情的期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深邃的宇宙意识,表明唐人普遍的深层的精神追求:意境澄澈深远,表明健康发展的时代赋予了诗人浪漫而开阔的思维空间,是自由的精神境界的深层表征;体制形式上的自由创新,是唐人精神上的自由奔放在组织篇章上的自然表露。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为吴承恩保留下来的资料的“片断”入手,分析认为吴承恩与那些同辈的、不同辈的文化人相比是幸运的。一是《天启淮安府志》“破例”为吴承恩在官修的志书中留了一笔,这应该是由于吴承恩的身份和《西游记》的影响;二是吴承恩的墓因被盗而被发现,获得了确定吴承恩身份的重要资料;三是由于吴承恩头骨的存在,人们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而不断增加对吴承恩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展现了一幅由自由、信仰、伦理诸意识形态生长、交锋、融汇的精神图谱。从意识形态角度说,包括自由意识层面、信仰意识层面和社会伦理意识及整体面,三种意识形态融和、取经、以取成和才能成为精神逻辑的必然选择。《西游记》通过以取成和①的精神实践,创构出中国式的精神开放格局。  相似文献   

11.
春秋诀狱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对中华法系的法律思想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拟从西汉时期法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春秋诀狱的提出过程的具体分析,指出春秋诀狱实际上就是统治者治国思想的巨大转变在法律思想上的具体体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法治的完善和社会制度的巩固,但却也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学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往往会陷入矛盾冲突之中,这些冲突的实质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之间的冲突。科学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应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理智发展与专业技能培养、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显性影响与隐性影响的辩证统一,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法治理念产生于古希腊城邦的“生活模式”以及文化精神和公民政治共同体,其表现为自由、平等、正义等理性精神,是城邦公民政治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作为人类政治文化的智慧,是古希腊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学作品从古希腊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意识,它与生命意识、命运意识、悲剧意识等紧密相联。孤独意识产生的主要根源是个人自由意志的不可能实现。在不同的时期,这种孤独意识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但都与自由意志的不可能实现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阶梯。而健全和谐的道德人格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基础和精神支撑,它的基本要求是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和谐、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的和谐、自主意识和宽容意识的和谐、传统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任务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结合高校改革发展的实际 ,在广大师生员工中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对内对外的宣传力度 ,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 ,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为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7.
美育在体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身体美、技巧美、精神美的内涵和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都通过美育来反映。所以体育教师的美学修养与自身素质的加强也是不可忽视的。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精神美、道德美、意志品质美、情感美等方面的修养。  相似文献   

18.
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善用意识流手法,在其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她娴熟地运用了多视角叙述、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时间蒙太奇等多种意识流技巧,生动、逼真地揭示出了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复杂的内心思想,多角度地塑造出了韦瑟罗尔奶奶立体的、丰满的艺术形象,充分展示了意识流技巧在其小说中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志怪小说是魏晋小说的主流形态,它的基本表述手法是记录、写实,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表现出明显的不自觉性。但这不等于说志怪小说中没有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透过小说的具体内容,我们会清晰地发现,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深深潜藏在小说文本之中,这种审美意识就是饱含着魏晋时代气息的情感与愿望,具体表现为对自在自为的生存状态的向往、对长生的希冀以及对大千世界的神往。  相似文献   

20.
意识可能是目前最难说明的现象之一。与意识相关的心智、智能、自由意志范畴等不仅是哲学谈论的话题,也是自然科学必须介入的领域。哲学上关于意识的种种学说,如果仅仅停留在哲学层面,恐怕只能是哲学家们的自娱自乐了。要解开意识之谜,没有科学的介入是不可能的。从混沌学、生物进化论和皮尔士符号学视角给意识以解释,得出意识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是一种奇怪吸引子系统和符号表征系统,意识与心智、智能之间的关系具有某种同一性,可以科学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